思考及感悟|我发现了我讨好型人格的主要原因
进四出六
从小我很崇拜我的父亲。大家在我面前夸赞父亲最多的,就是爸爸口才特别好,而且情商很高。奶奶说从小爸爸就是孩子王,长大后他的朋友和人脉也非常广。或许我就是那时候种下的‘慧根’(误区),想要向爸爸学习,也想变成受人喜欢的人。再加上常常被家人教育在家靠父母,出门就要靠朋友。所以在我的观念里:朋友!!(也叫人脉)是非常重要的资源。 我高考考完,爸爸请来以前的初中校长(我的物理老师,也是我爸的多年好兄弟)帮我选填志愿。那时候心比天高,第一想法就是要走出四川,去外省,去更大的天地。等我交了志愿表,我的校长才意味深长地说,其实读哪个高中,读什么大学除了教学水平以外,更重要的是能决定你以后的同学们都是什么阶层,什么水准。也就是说,大学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社交,为自己储存人脉。虽然那时候不以为然,一心只想才不要为了同学就憋在省内,就想到外面去看看。但是校长这句话,依然在我心里留下了痕迹。 然后,很多很多次,听长辈,同辈都在传输的信息就是,这个世界光有能力是不够的,没有关系很多事就是办不成。哇哦,关系,关系,人脉,人脉,脑子里的重要概念就是,真的要多交朋友啊。 偏偏我这人,从小娇生惯养,大学之前没住过校,大一在宿舍还憨憨地问室友,为什么你们洗衣服手不疼啊。(那时候真的蠢,以为洗衣服是拿衣服跟手的皮肤揉搓,洗两件手自然就会秃噜皮)可想这么一个没有基本生活技能的拖后腿的室友,是不会讨人喜欢的。所以大一重新分寝室的时候,我果然就成了剩下的那一个。并且,大一也的确没交到什么朋友,因为突然背井离乡的我有点懵,太多太多都不适应。负能量满身,还很爱给别人添麻烦,如果遇到善良的同学,就想一直依赖别人,没有意识到所谓的边界感。那时候特别挫败,觉得自己混得实在是太差了,从学习成绩优异的优尖生(书呆子),变成了被大家嫌弃的大废物。再加上外貌焦虑等等,我直接申请了休学。 休学一年在家。我依然找不到怎么交朋友的最优解,反而觉得是我太胖了,才会被嫌弃。所以从心理层面,我还是没有长大。 一年结束后,我回到学校,我发现自己还是跟室友相处不来,在寝室找不到丝毫归属感。幸运的是,我遇到了我的老公(当时的男朋友),他用他的温暖和爱让我渐渐适应了学校,也让我暂时不再惧怕独自去生活。虽然,我依然很焦虑,觉得这大学白念了,一个朋友(人脉)都没交到。 读研后,我又到了上海,需要住校。男朋友开始在杭州工作,所以不能来上海陪伴我。我又被打回了原型,这一次我不得不直面自己,那就是:我!真的!不讨人喜欢!我也真的!情商很低!曾经交好过的几个女生,也陆陆续续跟我不好了。直到毕业,我不得不承认,这一次我依然!!没有交到真心朋友(人脉)! 研究生毕业,回川工作,我先是去了一个法院做辅助工作人员。我以为,我吸取了过去的教训,至少职场可以稍微有所进步。结果,结果就是很明显。觉得官场里的每一个人都是不能得罪的,都要好好去“维护”(其实是讨好)。因为很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果然变成了讨好型人格(就是个软柿子),还经常因为同事领导不经意的不高兴患得患失,遇到不舒服,不平的事情也不敢正面对抗。终于啊,终于,这次抑郁症彻底爆发。别说人脉了,我这次连自己(这么无能的自己)该不该活着都产生了强烈的质疑。不堪重负,辞职。在家蹲了三年,郁郁寡欢,责备,无奈,对父亲愧疚,有段时间我觉得我这种情商的人真没必要去工作,因为工作就是在慢性自杀。 直到今天下午,我一如既往地闲逛B站,脑子里突然蹦出两个字“人脉”。去你娘的人脉,我老公这么高情商的人(哪哪都吃得开)也没见他因为过去同学的人脉获得多少好处。他现在的工作和收入,完全是他工作以后自己努力的成果。去你娘的人脉,因为家境比较好(相比较县城老家的同学们),我才常常被当做人脉吧?因为学习法律,来找我咨询离婚的都好多个了。去你娘的人脉,以前用心讨好过的人,在毕业以后其实根本没有联系,人家结婚都没叫你。 我以前以为我的讨好型人格是从父母那里习得的,此时此刻突然顿悟,我之所以要去讨好,不过就是因为那些同学,同事,在我眼里都是神圣的,比我高一个阶层的,不能得罪的,要尽量去吸引(假装自己很强)来获得喜欢的,绝对不能失去的“人脉”。反观我现在硕果仅存的朋友(大部分是发小,初中同学),他们是见过真实的我的,我也未曾用心去讨好过的人。 很遗憾,30岁我才明白这一点。念大学以后,我社交的出发点一开始就是错的,我很功利,导致我虚伪且脆弱,对“人脉”的盲目追求,让我心力交瘁,最后还得不偿失。“人脉”到底是什么?我想到了最近看有村架纯演的《千寻小姐》里面的一段话:我们在人类的面孔下,其实都生存着一个来自各种星球的外星人。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和我们来自同样星球的那个人。要寻找到这样的人,需要主观和客观上的各种天时地利人和,需要性格相投,需要时机恰当,需要三观契合,需要场所合适。。。绝对不是真的靠自己主观地去讨好,就能达成的目标。我更愿意相信这是命运(缘分)来掌管的内容。而且这个人能不能与你走近,往往在你见他第一眼就能感觉。我以前抛开了这些复杂因素,把积累人脉看成上大学的重要任务,却忽略了我是否真的做了我自己。有的人,我明明就不喜欢,却勉强自己,委屈自己,牺牲自己,去讨好她。其实我是不是真诚的,对方也一定会有感觉。有的人一旦意识到,她对我好像很重要,反而会更加变本加厉地对我进行利用。事实是,我毕业后从来没跟这些人有过什么深入的联系,她们也的确并没有成为我的人脉,让我获得什么好处。那么,过去我所做的那些卑躬屈膝,畏首畏尾,都是徒劳且可笑,又自损且活该的。 我真的很想对我的长辈,还有小时候在教育我的老师真心说一句。“人脉”应该是有用的,但是“人脉”没有“我自己”重要。当我活好自己,给自己赋予价值,让自己成为对他人“有用”的人的时候,人脉自然就会出现。此外,比起“人脉”,但我更想要的是那个真的和我来自同一个星球的“朋友”以及身边人的尊重(喜欢是很难的,尊重就够了)。 不要伪善,更不要讨好,我要树立自己的边界。研究生没有朋友,我接受就好。但是至少我自己是我最好的朋友!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思考及感悟|负面情绪往往是了解自己的入口 (DZ喵喵)
- 当我接纳了原相机后置的自己,我收获了自由 (强者叙事)
- 实用小贴士|状态好起来的3个要诀 (水水)
- 思考及感悟|警惕过度旁观博主的人生 (一只鹅)
- 实用小贴士|当情绪翻涌时,比“想开点”更有用的事 (yannie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