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打卡 | 《南北战争三百年》

少东家在这儿

来自:少东家在这儿
2023-03-20 21:18:33 福建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少东家在这儿

    少东家在这儿 楼主 2023-03-20 21:42:14 福建

    2023-03-20 进度 66/1021 早期骑兵战术特征:骑射与游击。先秦到汉初,游牧族和中原的骑兵战术特点都是骑射和游击,不能充当主战角色,也无法击败步兵主力。虽然受到社会制度、科技水平的制约,但骑兵作用已初露峥嵘,成为战场上不可或缺的角色。

  • 少东家在这儿

    少东家在这儿 楼主 2023-03-21 21:51:58 福建

    2023-03-21 进度 102/1021 汉匈战争随着对阵双方对于骑兵的使用互相学习,战术方法不断升级和适应。汉朝骑兵成为战争的主力,最终突入大漠深处。

  • 少东家在这儿

    少东家在这儿 楼主 2023-03-22 22:42:16 福建

    2023-03-22 进度124/1021 经过汉武帝、宣帝时对匈奴的大规模战争,汉军骑兵战术逐渐从骑射向冲击转变。西汉骑兵面临的主要对手是擅长骑射的匈奴游牧族骑兵,到王莽、刘秀时期的内战中,参战各方都是以步兵为主力的中原军队,这和秦末大起义到刘邦建汉的战争很相似。但不同的是,两汉之交的骑兵已经继承了对匈奴战争中摸索出来的冲击战术经验,并开始尝试用这种战术对中原步兵作战。

  • 少东家在这儿

    少东家在这儿 楼主 2023-03-23 22:19:46 福建

    2023-03-23 进度 149/1021 在新莽末、东汉初的战争中骑骑兵的重要性上升,运用也更为广泛。到东汉末军阀混战和三国时期的割据战争,骑兵对步兵的冲击战术运用更广。随着战术的演变,开始出现擅长骑马冲击作战,经常冲杀在战场第一线的一代名将,一改战车衰退后,将领只要安于后方指挥的局面。铁骑是一开始用于称呼东汉末马铠骑兵,这类词语文学化的趋势,就是用这种词来称呼并没有马铠的普通骑兵。

  • 少东家在这儿

    少东家在这儿 楼主 2023-03-25 22:04:02 福建

    D5 2023-03-25 进度 169/1021 汉末三国时骑兵冲击战术正在走向成熟,汉末至三国前期的战争促进了骑兵战战术的完善。但到三国中后期,各政权的骑兵运用能力都发生了衰退。吴、蜀骑兵战术水平下降是因为缺乏战马和骑兵人才;魏晋则是因为政治趋于保守,以及对北方民族采取漠视、排斥的态度。

  • 少东家在这儿

    少东家在这儿 楼主 2023-03-26 23:14:33 福建

    D6 2023-03-26 进度 189/1021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中国。此时北方及西北游牧族大量内迁与汉人杂处,伴随着骑兵在战争中重要性的上升,骑马文化逐渐渗入中原的社会生活中。但这一时期西晋上层在迅速士族化,新士族阶层重文轻武,沉溺于玄学清谈和奢靡的生活。这造成了西晋军备的废弛和军队战斗力的下降。 八王之乱时,鲜卑、乌桓骑兵被大量运用于中原战场。当司马越一派终于把惠帝抢到手中,成为“八王之乱”的最后胜利者,但此时内迁到并州的匈奴刘渊部众已经起兵,中原正在成为胡马奔驰之地。

  • 少东家在这儿

    少东家在这儿 楼主 2023-03-29 21:35:16 福建

    D7 2023-03-29 进度211/1021 中国马镫发明的脉络:汉代骑兵采用冲击战术后,用戟或矛作战需要加高马鞍保持稳定;马鞍变高后,上马困难,导致长沙西晋墓陶俑三角形单马镫的出现;这种作为上马辅助工具的单镫,到十六国时进化为双马镫,使骑兵拥有了比高马鞍更能保障其稳定性的手段。至此骑兵冲击战术也完全定型,骑兵正式成为压倒步兵的陆战主力兵种。到隋唐时期以至今日,因为双马镫早已普及,马鞍的造型反而又变得较浅,因为马镫已经为骑手提供了足够的稳定,不再需要过于高且笨重的鞍桥了。 4世纪初,冲击作战已经成为骑兵最主要的战术,骑兵的武器也从戟进化为马槊。

  • 少东家在这儿

    少东家在这儿 楼主 2023-03-30 21:03:30 福建

    D8 2023-03-30 进度246/1021 游牧族骑兵在被纳入中原军事体系之后战斗力极强,甚至超出中原本土骑兵;但当游牧族本身与中原政权作战时,却大都遭遇失败的结局,或至少难以入塞占领汉地,而只能短暂再现冒顿帝国与西汉对峙的形势。到西晋末期,内迁游牧族在社会、政治结构层面完成“中原化”转型之后,才取得了对中原军队的骑兵优势,从而进入十六国时代。 战法战术的变革不是单纯的军事技术移植问题,更有复杂的社会、政治因素。

  • 少东家在这儿

    少东家在这儿 楼主 2023-03-31 23:17:09 福建

    D8 2023-03-31 进度 270/1021 古代中国游牧族对中原农耕社会形成的压力,以及中原骑兵由此产生的对冲击战术的倚重,都远远高于其他文明。因为中国处在亚欧大陆东部,农业社会与游牧社会都拥有各自广阔的发展腹地—中原汉地与蒙古草原,两种文明的形态都比较纯粹且规模庞大、发展水平较高,由此产生的冲突非常剧烈,交流也格外频繁。反观其他地区,比如中亚农业文明的核心区较小,游牧族一直对农耕社会保持压倒性优势,或者在西欧,广袤的森林充当了农业文明和游牧文明的过渡缓冲地带,都难以形成两种文明之间硬碰硬、大规模、长时期的剧烈战争。

  • 少东家在这儿

    少东家在这儿 楼主 2023-04-02 20:20:03 福建

    D10 2023-04-02 进度 300/1021 在4—6世纪,骑兵战术已经完全成熟定型,之后再未发生历史性变化。 十六国、北朝时期的北方政权,正常步骑兵比例在2:1到3:1之间。如果北方草原之路被切断,骑兵比例就会大大降低。这个比例到唐朝初年仍基本稳定。

  • 少东家在这儿

    少东家在这儿 楼主 2023-04-03 22:28:48 福建

    D11 2023-04-03进度 337/1021 南方政权的骑兵数量少,在对北方战争中往往捉襟见肘,不堪应付。但如果能利用北方军队疏于防范的麻痹心态,对其发动突袭,也往往能获得一定战果。 由于江南地区水网纵横、丛林较多,并不适合大规模骑兵的集结和展开,所以江南战事都以小规模骑兵的灵活运用为为主,从未发生过北方政权间惊心动魄的大规模骑兵会战场面。

  • 少东家在这儿

    少东家在这儿 楼主 2023-04-05 20:44:16 福建

    D12 2023-04-05 进度 396/1021 步兵是出现最早、存在时间最长、战术形式也最稳定的兵种。书中结合史书战例及考古材料,研讨中国冷兵器时代的步兵战术问题,从列阵队列特点、军队心理因素、军阵的发展变化来说明。

  • 少东家在这儿

    少东家在这儿 楼主 2023-04-06 20:20:25 福建

    D13 2023-04-06 进度440/1021 自先秦至汉末,多数大规模战争都发生在以中原为中心的北方地区,但三国和东晋南北朝的分裂时期,江南地区长期存在割据政权,南北间战争及南方内战很多,出现了一些与北方不同的步兵战术。步兵使用的武器上,南方军队比较明显的特征是多使用短兵器,尤其以战刀和盾牌组合为主。长柄的矛、矟、戟等兵器使用较少。

  • 少东家在这儿

    少东家在这儿 楼主 2023-04-07 22:23:18 福建

    D14 2023-04-07 进度509/1021 南北对峙大背景下,地理环境,特别是江河的阻隔作用,往往首先引起人们的注意。与地理环境有关的是季节因素,北方军队主要选择冬季枯水期进行南伐,晋灭吴和隋灭陈之战都是在冬季展开;而南方军队则多选择夏季涨水期进行北伐。但地理、季节因素只是军事行动需要考虑的诸多因素之一,并非决定性因素。战争胜负的背后,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政治模式的竞争,集权、高效的政体才能成为胜利者。在此基础上,统帅的军事素养、战略运筹能力是最直接的决定因素。同样是南军北伐,桓温失败而刘裕成功,原因便在于政治规则和统帅素质。

  • 少东家在这儿

    少东家在这儿 楼主 2023-04-08 16:00:45 福建

    D15 2023-04-08 进度567/1021 陈是南朝的最后一个朝代,它的对北防御形势和之前的东晋宋齐梁历代都不相同:以前,南方政权基本能将边防线维持在淮河或者更北。只有330—340年代、510—520年代,寿阳先后被石赵和北魏占领,南北争夺区域南移至江淮之间,但随着石赵崩溃和北魏内乱,东晋、梁又将战线推进到淮河以北。 陈朝前期二十年(550—560年代)一直忙于抵抗北方侵袭,借长江勉强维持立国局面。570年代,陈宣帝对北齐发动北伐,成功将战线推进到淮河以北。但随着北周灭齐统一北方,周军又迅速将陈军驱逐到长江以南。不久隋代周,陈、隋之间隔江对峙,颇与东吴西晋时相似,直至589年隋灭陈完成统一。

  • 少东家在这儿

    少东家在这儿 楼主 2023-04-09 16:53:09 福建

    D16 2023-04-09 进度580/1021 在4—6世纪南北政权之间的战争中,江河并非只起到了分割南北的作用。作为交通运输手段,水运在前现代战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南方军队北伐都要自长江进入淮河,再从淮河流域北上进入黄河。自春秋末期吴国就开凿了邗沟,沟通长江和淮河水系。

  • 少东家在这儿

    少东家在这儿 楼主 2023-04-10 22:41:22 福建

    D17 2023-04-10 进度603/1021 晋军数次北伐,在从淮河向黄河推进的过程中,需借助沟通黄淮间的航道进行运输。原来隋唐大运河不是隋炀帝的锅,他只是几百年开挖的运河疏浚打通。

  • 少东家在这儿

    少东家在这儿 楼主 2023-04-11 22:11:42 福建

    D18 2023-04-11 进度 656/1021 东晋末年,刘裕率军相继攻灭南燕和后秦。这两场战事是南方政权对北战争的最高峰,主要表现在:(一)战前综合考虑了地理、季节、兵种、补给等诸因素,计划严密周详;(二)针对北方的骑兵优势,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对抗手段;(三)从统帅到士兵都有较高的素质,纪律严明,作战积极性高。 刘裕集团在短短二十年间,连续攻灭了孙恩卢循天师道军、桓玄朝廷、谯纵政权、南燕政权、后秦政权,在内部铲除了刘毅、司马马休之等离心势力,其军事成就堪称三百年间南方政权的顶峰。 刘寄奴真是战神,要是多活几年,北魏也得灭了。

  • 少东家在这儿

    少东家在这儿 楼主 2023-04-12 22:54:21 福建

    D19 2023-04-12 进度 690/1021 拓跋伐燕之战,拓跋氏在进占中原时,已实现了向骑兵冲击作战模式的转型,但军队的组织形式、作战方式还保留着草原时期的诸多特征,并未完全适应中原地区的战争。这主要表现在:兵种以骑兵为主,兵员以“全民皆兵”的部落成员为主;后勤方面缺乏统一、有效的保障体系,难以维持持久的攻城战。这使得北魏军队在河北地区的战斗旷日持久、极端艰苦,且未能最终消灭慕容鲜卑。

  • 少东家在这儿

    少东家在这儿 楼主 2023-04-13 22:49:38 福建

    D20 2023-04-13 进度 715/1021 北魏进占中原之后的半个世纪里,一面要巩固对中原的统治,进行从草原到汉地统治方式的转变,同时也面临着与周边诸多政权的战争,所以在这一阶段北魏的战略目标、战术形式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 少东家在这儿

    少东家在这儿 楼主 2023-04-15 22:32:17 福建

    D21 2023-04-15 进度 799/1021 从423年太武帝拓跋焘即位,到494年孝文帝元宏迁都洛阳,这时期北魏仍建都平城,逐步巩固了对黄河以北地区的统治,吞并了周边的北燕、赫连夏、北凉等割据政权,并试图向河南、淮北地区推进。与此同步的,魏军对南方作战的军队中的步兵比例越来越高,这是北魏军队走向“中原化”的标志之一。

    终于21天了

  • 少东家在这儿

    少东家在这儿 楼主 2023-04-16 16:32:40 福建

    D22 2022-04-16 进度870/1021 北魏已成为一个完全汉化的鲜卑政权,战争模式实现了“中原化”的完全转型:兵种上以步兵为主,骑兵为辅;战术上野战和攻坚战、城垒防御战并重;后勤补给模式上以后方运输为主,不再依赖战场劫掠。同时完成南北统一已然成为政权维续的终极政治目标,虽然因六镇起义和河阴之变导致北魏的终结,但继起的西魏、北周和东魏、北齐政权,仍是按照北魏建立的军事模式继续完成统一任务。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180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