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思考|关于律所就业的一些思考
来自:逃目
一、“市场”发挥着关键作用
在法学院学习的时候,本人总有一种执念就是觉得各方面经历越丰富越能找到好工作,于是努力刷绩点、刷多段实习、刷英语成绩、刷课题经验还有刷模拟法庭等等。的确简历丰富有利于找到好工作,但是起到关键作用的其实是市场。
就业的逻辑并不是升学的逻辑。升学的逻辑是学校信息是透明的,每年法学院招生人数、招生时间是比较固定的,基本上是分数高的同学能够去更好的法学院。然而在就业市场,信息并不是透明的,我们并不知道哪些律所正在招人,并不知道招人的人数、招人的时间、招人的具体要求(个人观察律所招聘实习生的各种XX计划其实并不是真实的招聘需求,是否有留用岗位也不好说,各种XX实习计划应该更多地理解为市场宣传行为…),因此找到好工作有很大的随机性。
和三四年前比,律所、公司对应聘者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生逐渐变成招聘门槛,也是由市场供需关系决定的。由于经济下行,招聘需求没那么大,就业市场变成了雇主市场,雇主有资格在海量应聘者间挑挑选选,自然要求越来越高。
二、如何找到律所工作
律所留用实质上很简单,1.需要有一个真实的工作岗位需求(就是hc),2.老板觉得实习的同学能够胜任这个岗位的工作,然后就可以成功留用。为什么现在很多同学都不能够留用,其实并不是因为能力不到位,更多的是因为没有真实的工作岗位需求(不过有些缺德老板在这种情况下还会pua说是实习生能力不行…)。所以实习没有留用也不用过多怀疑自己,更多还是因为市场行情不好,市场行情才能决定有没有工作岗位需求。
因此,要成功获得律所留用也可以从上述两方面考虑。
(一)确定有真实的hc
首先可以从就业公众号、学校公众号、招聘信息群、直接投递官网邮箱、直接投递合伙人邮箱等多种方式找到招聘信息。然后打探是否有真实的hc。业务扩张的情况下往往有真实的hc,另外就是人员流动,比如团队有中高年级律师离职,往往也有真实hc。
(二)让老板觉得你可以胜任工作
能够拍板发offer的往往是老板(不过也有少数情况老板并不直接管理人员招聘,这时候就需要判断谁是拍板的人)。从一开始简历筛选,到实习(或者试用),到最后正式入职,都需要让老板认同你是合适人选。简历筛选环节,需要了解老板的偏好,例如,外所或者海外业务多的合伙人偏向英语好的应聘者,诉讼业务一般要求过法考(或者社招有律师执业证)的应聘者。不同岗位对于应聘者的要求差异较大,了解老板偏好比较直接的方式就是看合伙人自己的背景、团队其他律师的背景、团队的业务背景。实习或者试用环节,需要让老板看到自己的工作。有时候跟着junior辛辛苦苦打工,但是老板对自己没有印象、也没有了解自己的工作,在最后可能也不能留用,因为团队junior没啥话语权。在获得工作的路上还是需要向上管理。
三、即使是毕业后还是能找到不错的工作
就业季真的挺折磨人,在希望和失望之间反复徘徊,因为各种原因本人也是毕业即失业,有一段时间感觉很崩溃很无奈,但是平复心情慢慢投简历后最终也找到了满意的工作(表现为工资还不错,work life balance,业务领域个人比较喜欢,老板同事都很nice)。正如前文所言,招聘具有较大随机性,身边也有很多朋友是毕业后找到不错的工作的。
希望看到这里的uu都能最终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成功渡过灰暗的找工作阶段~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上海恒都律所 笔试 (Yain Holmes)
- 职场相关|求助非法本港硕llm就业 (ECHO)
- 职场相关|小银行风控合规岗和上市公司法务岗如何选择 (吾飞鱼)
- 成都金诚同达 (豆友53A6OKZEvs)
- 在校疑问|请问非法本法硕方向选择重要嘛 (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