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 /美图|《人生之路》前三集有感
练小河
《人生之路》前三集看完,感觉心里满满的,多了好奇,多了回忆,也和父母多了一些人生的话题。那是他们意气风发的年代,而我对那时并没有太多记忆。但无论岁月如何变迁,有些东西是共同的,时至今日依然能共鸣。
我看过原著《人生》,也看过电影版《人生》。从新版前三集的表达来看,我感到剧版的人生扩展了高加林的人生厚度。原著和影版的高加林偏重现实主义的表达,而剧版的高加林则是现实主义+理想主义的。尤其在前几集的表达里,高加林的理想主义者形象是非常鲜明的。 前三集的核心事件是围绕高考展开的,戏剧矛盾集中在高明楼和高加林之间。怎么说呢?前两集的高加林就像一只充满理想的天鹅,期待着一飞冲天;而高明楼像只老奸巨猾的老狐狸,眼睛虽小但是小眼睛一骨碌他就浑身都是心眼子。老狐狸为了儿子高双星的出路,为了自己的面子和私欲,一直在搜寻捕猎对象,逐渐地那双小眼睛就把高加林给盯上了。而高加林沉浸在自己的理想中,毫无察觉。 我很喜欢理想主义者高加林,虽然理想主义者带着些天真,但是理想主义者一旦去实践去奋斗,就会魅力无穷。有个很特别的点,非常戳动我,就是高加林说到为什么想去上海时,非常出乎意料地提到了因为那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我们今天回过头去看那段开天辟地的历史,那群希望改变中国的人其实都是理想主义者。泪目……不自觉就想起陈晓曾经饰演的瞿秋白,有那么一瞬间看得我有些恍惚,仿佛那一刻高加林和瞿秋白重叠了。

高加林的理想可以升华到家国情怀这样的高度,这是他作为文人的情怀和傲岸。但他的理想也有现实的一面,对高考的想法卑微到只是不想种地,不想永远被土地束缚住,这是他作为农民子弟的窘迫和无奈。纵使才情万丈,要突破那页农业户口,何其之难?
前三集里有两场雨戏,可以说把高加林身上的理想和现实表达得淋漓尽致。高考前,高加林拽着高双星去看报纸上的时政内容,却意外遭遇一场夏夜雷雨,此时的高加林却哈哈大笑,书生意气地在雨中大喊起温庭筠的《咸阳值雨》,“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还似洞庭春水色……”那是他对高考的信心,对未来的憧憬,一个理想主义者的快意豪情尽在诗中。偏偏卡在“晓”字上,想不起那句“晓云将入岳阳天”,又似乎隐隐在暗示他的这番豪情终究会烟消云散。
而当史上最难的数学考完,一下子击溃了高加林的自信时,又是一场夜雨,他却一言不发,默默呆坐在雨中,和之前那场雨时判若两人。现实的磨难狠狠撕碎了理想,此时的高加林大约只能是“肠断白蘋洲”了。
陈晓在这两场戏里的情绪表达都是我喜欢的风格,放得开,又收得住,特别是形体姿态的分寸感,一直是我很欣赏的。他在雨中吟诗时笑得眉眼弯弯,为了和天公比声量,用尽力气喊出诗句,满屏一股子书呆子的傻气;而当数学考完后,他失魂落魄坐在雨中,明明心绪翻涌,却除了呼吸仿佛什么力气都没了。



这几集里还有个身姿特别打动我,就是高加林被迫参加高明楼家双喜临门的喜 宴,他背对着大家独自一人倚靠在窑洞口……那个心碎的身姿一下子戳动我,瞬间眼泪就落下来了。(是的,我比刘巧珍哭得还要早,我这时候就绷不住了)现在回想起来,这个姿态真是绝妙!不是低头蹲着,也不是坐着望天,而是堪堪地勉强站着,倚靠着土墙,仿佛一个无辜被罚站的小男孩儿,既脆弱又倔强,他和背后的欢声笑语那样格格不入,他像一个多余的人,无处躲藏。但他想不通,他不甘心,他愤怒,他怨恨,他不想认命!他无法接受这样的现实,却又无可奈何。陈晓把高加林当时那种被各种情绪极度撕扯的挣扎感,用一种静态的身姿表达出来。颇有些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

这种意境,在第三集里也有。那只老狐狸高明楼,高加林的痛苦他都看在眼里。他做贼心虚,其实一直留意着高加林,怕他察觉,怕他发现真相。他之所以要搞双喜临门,其实是用婚礼的喜庆,降低双星考上大学的存在感;他去找教育股长,恐怕也是为了隐瞒高加林考上大学的信息,因为县里知道高加林,领导也见过高加林,村里出了大学生这件事只能在村里范围内知道。 所以高明楼憨厚慈悲的外表下,其实非常虚伪自私,他就这么眼睁睁看着高加林痛苦不堪几近崩溃,他一个加害者却还装作大恩人,去上门说什么会帮着找营生。他心里是有愧疚的,但也仅此而已。
一个理想主义者最重要的一步,就这样被一个特别现实的老狐狸给绊倒了。这场戏高加林的哭戏,面无表情,无声无息,却哭得让人心碎。他的理想如他的眼泪,晶莹剔透,珍珠般美好,但掉入黄土便不过是转瞬即逝的斑驳。唉,虚负凌云万丈才,半生襟抱未曾开!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Q2⭐·顺遂如意聊天楼··【催产中】 (股神)
- 访谈/活动|【同行眼中的陈晓】评价汇总 2.0楼 (郭襄)
- 二创/剪辑|【陈晓博文】早期博客,亲笔留言,画作及微博长文 (郭襄)
- 影视 /美图|晓晓又帅出新高度啦 (momo)
- 成语接接接接龙楼 (奔跑去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