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单位|对知识进行常规的记学用之后不代表真的“掌握”(一个例子)
momo
特殊案例如下:
A高中的时候成绩还可以(佐证案例是高考600分)理科生,但是自从A上大学以来,这些知识都已经完全没有印象。
有的时候A去家教,由于完全没有印象,只能临时拿起来重新学习。A已经完全记不得任何的高中知识。
进入大学,A成了一名文科生,每门课上积极参与,在课堂上和老师对答如流。每当期末考试,提前几天背诵,然后闭卷考试快速运用。也能拿到不错的成绩。凭借如是技能,A成功卷到了保研。
然而保研复试时,A却发现自己成了一名草包,即当老师问A问题的时候,A仍然用自己的、通俗的语言、思路回答,专业名词一个都说不出来,所有的专业课程都被A遗忘。
A震惊地发现,学了很多,背了很多,用了也很多,但是肚子里还是没有“货”。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主流采用赫尔巴特五段式教学法、项目式教学。我国的教育评价通常是过程性评价与那个啥评价(就是以学生考试成绩作为评价那个评价)。其实仔细想想,我的经历算不算对主流教学法和评价方式的攻击?到底是我的学习出了问题还是教师的教出了问题,还是说评价体系出了问题……
其实我个人觉得还是学习出了问题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校园单位|一个小思路:辅助你找到你的“天命职业” (心可溯源)
- 校园单位|用我3次收入翻倍的打工经历告诉大家:机会来时请敢... (马豆玲)
- 自然规律|身弱的人更要... (张蓝雨)
- 家庭家族|我们其实都在重复着家族业力的代际循环,现在觉察... (日光瘾)
- 社会规律|我发现了人的四重认知境界,大多数人只在第一层,... (空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