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话题 >
社会规律|大多数的自称“对事不对人”,本质上是打着“对事不对人”的旗帜既对事又对人
社会规律|大多数的自称“对事不对人”,本质上是打着“对事不对人”的旗帜既对事又对人
三栏法忠实用户
有些人喜欢说“我这么说,是对事不对人,你不要往心里去啊”
可是你听到这种话,总容易感觉对方在阴阳你
我想,如果真的对事不对人的话,不应该尽量让自己的发言里少一些带主观情绪的发言、多一些对于客观真相的描述吗
举个例子
我昨天做实验的时候,看到桌上太乱了,于是拍了张照、发到课题组群里,问桌上那几个玻璃片是谁的,要不要了、不要的话就丢了、要的话就放好
因为我无法判断人家到底是要还是不要,不能随意处理那些东西
为了避免这句话显得很命令式很没来由、像故意找事,玻璃片的主人听了不乐意、不愿意听我的,我特意补充了我说这话的原因“桌上东西太多了”
我忍住了,没说“桌上太乱了”
因为后者是对于事情的主观判断,而前者是对于事情的客观描述
虽然后者是由前者生出的情绪,但每个人的感受都是有主观性甚至片面性的,只能代表TA个人的感受
就好像几年前那个梗“有一种冷,叫 「你妈觉得你冷」”
同理,实验室的桌上会乱,肯定是因为最后放置玻璃片的人不觉得乱--但我觉得
我和他,不同的两个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感受--带主观意见的发言容易引起纠纷的原因
所以说,如果真要表达“对事不对人”的意思,说“对事不对人”是没用的,要用其他言语来真正地传递这种想法
那么,为什么强调“对事不对人”的话,反而容易让人觉得对方在“打着对事的幌子对人”呢?
很简单
不要想粉色的大象,之后闭上眼
睁开眼的你,是不是会发现闭眼后第一个想的就是粉色大象?
你越强调不要做什么,人家越容易想到什么
粉色大象这个,是心理学上一个比较有名的neta了,可以用来说明很多事情,就比如我这个标题里的话
所以说,真的对事不对人的话,应该将这句话藏起来不说,用其他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这种意思,才能做到既不伤人又达到“改变他人”的效果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社会规律|用deepseek给身边朋友看了人生剧本,我发现个人选... (78shizi)
- 校园单位|一旦尝试过长时间不上班,就再也不想上班 (唐凤凤)
- 讨论/管理|钱不会再回来,还有年轻的你的时间 (已注销)
- 校园单位|打工人真的没有不可替代性 (镭神大魔王)
- 讨论/管理|互联网让很多人都自我意识过剩 (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