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粉是个商业骗局。。。
-
易楚 (日日新) 楼主 2012-04-06 09:43:37
哈哈,本来已经不想回复这个帖子了的。。。 先说亮氨酸吧,日常的健康食物中已经含有足够的亮氨酸了,谷物、豆类、肉类。而过多的亮氨酸。。。坏处太多了。。。 有人跟我说,现在的健美运动员,皮肤都好差,跟施瓦辛格时代的没法比。这不是没有原因的。 P.S.亮氨酸可以非常容易地转化为葡萄糖,当然可以补充肌肉中的糖原,但是也于是。。。 再说激素吧。从外界补充激素是个敏感的话题。。。事实上,身体的激素有自己的调节逻辑。比如大量摄入高升糖的碳水化合物,会导致胰岛素高峰。所以一般建议人在训练后,立即补充30g(有的建议更多)高升糖的碳水化合物。 而很多人,尤其是早期的健美运动员选择在早上锻炼身体,是因为在凌晨,人体的激素分泌最旺盛。那时的猛男们,可真不是靠激素顶起来的。 补充激素,肯定有用,当然有用,只要你把自己当做饲养场里的动物。。。健身是一生的事业,不要为了明天的好天气,而破坏了未来的大气候。 要增肌,当然需要充足的蛋白质,但是究竟需要多少?是每磅体重1g甚至2g,还是0.5g,甚至更少?这个差别太大了。 那么多蛋白质,它们的结局都是什么?
-
★ddx★ (微信 fitviaddx 微博在我的主页) 2012-04-06 12:58:00
你同意还是不同意,亮氨酸是增肌必需的?
自然界含有亮氨酸太多了,这是什么话,如果可以轻易获得足够的亮氨酸,就不必吃很多补剂了。日常饮食我们不必担心亮氨酸的缺乏,但是增肌就必须考虑这个。
还有,我从来没有在bb论坛中听过亮氨酸的害处,麻烦你仔细说说。
优质蛋白质进食越多增肌越快,因为蛋白质本身是肌肉增长的促进剂。至于吃多少蛋白质,看你想肌肉长的多快。至于吃多少,完全应该看实践。理论因为理论恰好是无法论证大量蛋白质对于增肌无用的。因为理论恰好证明大量优质蛋白对于增肌有用。
至于什么亮氨酸会转化成碳水化合物这种胡言乱语,完全不用担心,因为,碳水化合物本身就是摸索的,你会根据身体的反馈来调整碳水化合物的进食量的。
-
易楚 (日日新) 楼主 2012-04-06 13:43:17
你同意还是不同意,亮氨酸是增肌必需的? 自然界含有亮氨酸太多了,这是什么话,如果可以轻易获 你同意还是不同意,亮氨酸是增肌必需的? 自然界含有亮氨酸太多了,这是什么话,如果可以轻易获得足够的亮氨酸,就不必吃很多补剂了。日常饮食我们不必担心亮氨酸的缺乏,但是增肌就必须考虑这个。 还有,我从来没有在bb论坛中听过亮氨酸的害处,麻烦你仔细说说。 优质蛋白质进食越多增肌越快,因为蛋白质本身是肌肉增长的促进剂。至于吃多少蛋白质,看你想肌肉长的多快。至于吃多少,完全应该看实践。理论因为理论恰好是无法论证大量蛋白质对于增肌无用的。因为理论恰好证明大量优质蛋白对于增肌有用。 至于什么亮氨酸会转化成碳水化合物这种胡言乱语,完全不用担心,因为,碳水化合物本身就是摸索的,你会根据身体的反馈来调整碳水化合物的进食量的。 ... ★ddx★我当然同意这个了。。。 哈哈,“分子生物学知识”,那些都是对的,但是并没有解决“多少”的问题。 不知道你说的“轻易获得”是什么意思,现代人不健康的饮食中,亮氨酸的量当然不够,但是健康的饮食就绝对足够了。每100g大豆含有近3g的亮氨酸,牛肉、花生、鱼肉都含有超过1.5g的亮氨酸。 亮氨酸是必需氨基酸的一种,这个谁都知道。增肌需要这个,但是需要多少?500g牛肉中含有多少亮氨酸,人类肌肉中的亮氨酸含量又是多少?生成肌肉组织的过程又需要利用多少亮氨酸? 不要想着“越多越快”,超过一定的量,你根本使用不了,你不是一台瘦肉生成器,事实是,你每天无法都长出100g的肌肉(大部分是水分)。。。更别说需要多少克蛋白质,其中又有多少亮氨酸了。。。 Bill Pearl说的量,每天每磅体重补充0.5g蛋白质就足够了,无论你训练得多么刻苦,那么有人补充的量是这个量的4倍的话。。。。他当然也有效果。但是,我们明白的。。。 至于亮氨酸的坏处,我想说,因为你上的是bb的论坛。。。。 http://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69)91206-9/abstract 看看这个呢?(高粱和玉米中的亮氨酸过多,都会导致糙皮症。。。)
-
易楚 (日日新) 楼主 2012-04-06 13:46:04
我还是直接贴上来吧: 这种文字,bb论坛上当然不会有。 The traditional view of the pathogenesis of pellagra is that it is a nutritional deficiency disease caused by the consumption of maize, a staple which is deficient in tryptophan and in which nicotinic acid is present in " bound " form. But cases of pellagra seen in populations whose staple is " jowar " (a millet with tryptophan content close to that of rice) throws doubt on this hypothesis. Jowar has an abnormally high leucine content, as does maize. L-leucine was found to interfere with tryptophan and nicotinic-acid metabolism, and leucine supplements induced " black tongue " (the canine equivalent of pellagra) in dogs. Leucine seems to act by distorting the nicotinamide-nucleotide pattern of red blood-cells, though total nucleotide levels are not affected. Supplements of this aminoacid seem to exacerbate the mental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pellagra. Pellagra may, therefore, be thought of as a human nutritional deficiency disease mediated by leucine imbalance. The disease could be brought under control by identification and selective propagation of strains of jowar which are low in leucine.
-
Ariovistus (这里是签名) 2012-04-06 14:02:37
都没搞清楚lz的论点是什么 一直在说不吃蛋白粉可以很健康,蛋白粉的骗局在哪里?谁跟你宣传了蛋白粉是必须的?lz所列举的那些特例在世界范围内的运动员占了多少比例?以前运动员不吃这个也有好成绩?那你没看到现在运动员水平比以前运动员水平高了多少?lz不要把运动员与普通健身着的需求来回偷换,至于特例关羽,李广这些特例一抓一大把。蛋白粉使用最大人群还是运动员,商业骗局毫无意义
-
易楚 (日日新) 楼主 2012-04-06 14:11:58
现在又说论证没用了?好吧。 有人一天补充20克,我要说的是,有人每天只需要3克。而且还非常强壮。(当然不是那种变态的块头)。 你先把分子生物学知识拿出来,然后突然跳到宏观上说,就是这个了,大量吃吧,有效就行。。。什么逻辑呢。 蛋白粉的历史有多少年?单独提出支链氨基酸,尤其是亮氨酸的历史,又有多少年? 我举的例子多是在此之前的。 不知道你的实验结果在哪儿? 再提醒一下,吃得过多当然是有用的。。。
-
★ddx★ (微信 fitviaddx 微博在我的主页) 2012-04-06 14:13:15
易楚 2012-04-06 14:01:06
蛋白粉本身没有对错。。。我要说的是量的问题。。。
你提供的那个量肯定是不足的。当一天吃120克蛋白质之后,再多吃效果可能不如前面增加的明显,但是不代表没有效果,有人就是喜欢提供多吃蛋白质多长一点。在这种思维之下,才有一份含有90多克蛋白质这种变态增肌粉。如果没用,谁会去吃它。
如果反对吃大量蛋白质促进肌肉生长,我可以提供一个理由,蛋白粉让肌肉快速增长,但是却不好维持,一旦停掉蛋白粉导致蛋白质进食大量降低,肌肉很容易就掉了。
还是少吃点蛋白质,让自己的肌肉容易维持。代价也很简单,就是肌肉长的慢点。
-
易楚 (日日新) 楼主 2012-04-06 14:18:14
都没搞清楚lz的论点是什么 一直在说不吃蛋白粉可以很健康,蛋白粉的骗局在哪里?谁跟你宣传了蛋 都没搞清楚lz的论点是什么 一直在说不吃蛋白粉可以很健康,蛋白粉的骗局在哪里?谁跟你宣传了蛋白粉是必须的?lz所列举的那些特例在世界范围内的运动员占了多少比例?以前运动员不吃这个也有好成绩?那你没看到现在运动员水平比以前运动员水平高了多少?lz不要把运动员与普通健身着的需求来回偷换,至于特例关羽,李广这些特例一抓一大把。蛋白粉使用最大人群还是运动员,商业骗局毫无意义 ... Ariovistus好吧,我第三次重申我的观点。。。 不吃蛋白粉可以达到非常发达的地步。。。我所说的骗局在于,大量的文章和“专家”建议健身者每天摄入200g左右的蛋白质。于是,你发现只有吃蛋白粉才能解决了。。。 现在运动员的水平高了,这里面的因素非常复杂,包括以前的运动员在营养学知识上的匮乏。而且,我说的就是普通健身者,既然还没有运动员的极端要求,就更不需要受蛋白质补剂的蛊惑。。。
-
易楚 (日日新) 楼主 2012-04-06 14:24:02
易楚 2012-04-06 14:01:06 蛋白粉本身没有对错。。。我要说的是量的问题。。。 ==== 你提供的 易楚 2012-04-06 14:01:06 蛋白粉本身没有对错。。。我要说的是量的问题。。。 ==== 你提供的那个量肯定是不足的。当一天吃120克蛋白质之后,再多吃效果可能不如前面增加的明显,但是不代表没有效果,有人就是喜欢提供多吃蛋白质多长一点。在这种思维之下,才有一份含有90多克蛋白质这种变态增肌粉。如果没用,谁会去吃它。 如果反对吃大量蛋白质促进肌肉生长,我可以提供一个理由,蛋白粉让肌肉快速增长,但是却不好维持,一旦停掉蛋白粉导致蛋白质进食大量降低,肌肉很容易就掉了。 还是少吃点蛋白质,让自己的肌肉容易维持。代价也很简单,就是肌肉长的慢点。 ... ★ddx★那我们基本上没有什么分歧了。 至于究竟是0.5g每磅的量,还是你说的量。。。 我相信在这个问题上,比尔·玻尔比我们研究得都多。只是他的声音在这个商业的社会中,显得太孤单了。 能有他的一半身材,我相信很多人都会满足了。
-
★ddx★ (微信 fitviaddx 微博在我的主页) 2012-04-06 14:28:49
易楚 2012-04-06 14:18:14
好吧,我第三次重申我的观点。。。 不吃蛋白粉可以达到非常发达的地步。。。我所说的骗局在于,大量的文章和“专家”建议健身者每天摄入200g左右的蛋白质。于是,你发现只有吃蛋白粉才能解决了。。。
不管你主张什么,你论证的知识是不对的。肌肉增长的效果完全可以自己观察,效果决定一切。是否采用多吃一倍蛋白质来取得额外20%的肌肉增长,选择权应该在增肌者自己。
单纯从肌肉增长效果方面,否定蛋白粉也是不对的,同样吃120克蛋白质,包含吃蛋白粉的肌肉增长速度快一些,因为蛋白粉提升血液氨基酸水平快。
肌肉增长存在周期,一个生长周期大概两个小时,然后有两个小时生长速度变慢,使用乳清蛋白粉刚好可以启动肌肉生长周期。
-
易楚 (日日新) 楼主 2012-04-06 14:38:20
易楚 2012-04-06 14:18:14 好吧,我第三次重申我的观点。。。 不吃蛋白粉可以达到非常发达的地 易楚 2012-04-06 14:18:14 好吧,我第三次重申我的观点。。。 不吃蛋白粉可以达到非常发达的地步。。。我所说的骗局在于,大量的文章和“专家”建议健身者每天摄入200g左右的蛋白质。于是,你发现只有吃蛋白粉才能解决了。。。 ==== 不管你主张什么,你论证的知识是不对的。肌肉增长的效果完全可以自己观察,效果决定一切。是否采用多吃一倍蛋白质来取得额外20%的肌肉增长,选择权应该在增肌者自己。 单纯从肌肉增长效果方面,否定蛋白粉也是不对的,同样吃120克蛋白质,包含吃蛋白粉的肌肉增长速度快一些,因为蛋白粉提升血液氨基酸水平快。 肌肉增长存在周期,一个生长周期大概两个小时,然后有两个小时生长速度变慢,使用乳清蛋白粉刚好可以启动肌肉生长周期。 ... ★ddx★我们在这方面没有分歧。 以前的健美运动员,肌肉增长肯定没有现在的快。但是论最终结果,身体的平衡美和身材的维持,却比现在的好。 追求速度当然是个人的选择,但这也是“商业”的把柄所在。而且除了速度之外,它不能提供更多的益处,更别提那些坏处了。
-
Sugar Daddy (勇猛无敌Muay Thai) 2012-04-07 03:37:14
没有足够的大重量训练你一天吃一吨蛋白粉也不会长1g肌肉,肌肉生长靠锻炼,营养,充足休息,缺一不可
没人说你非得吃蛋白粉,事实上你完全可以从其他食物中获得足够蛋白质,比如鸡蛋,比如豆制品,比如瘦肉。问题是其他的食物里除了蛋白质还有更多的脂肪,碳水,胆固醇等。你除了吸收那些蛋白质也吸收了很多并不需要的营养。
这就好像有人喜欢走路上班,有人喜欢骑车上班,有人喜欢开车上班,同样的路看你自己需要,没有哪个是正确哪个不正确。
说什么蛋白粉伤肝伤肾的,蛋白粉被“发明”并应用已经100多年了,麻烦找出一个医学报告可以证明某个身体健康的运动员或者普通人经年累月正常服用蛋白粉而造成肝肾损伤的例子来。原来我调查过这个课题,记得几十年来各国医学院和研究所等针对蛋白粉做过的调查以千计,没有一个能说明正常的蛋白粉服用会对健康人造成损害的。您既然这么肯定,一定是有看过这方面的报告,麻烦给个链接出来,谢谢!
至于楼主所说,“以前的健美运动员,肌肉增长肯定没有现在的快。但是论最终结果,身体的平衡美和身材的维持,却比现在的好。”,这点我同意,但是这根蛋白粉不蛋白粉有毛相干?现在健美界及其浮躁和极端,又没说你也要浮躁和极端。而且你觉得有了蛋白粉就可以让肌肉增长提高很多吗?你也太看得起蛋白粉了。
-
Sugar Daddy (勇猛无敌Muay Thai) 2012-04-07 09:48:37
您觉得吃supplement会减寿,同时自己又在吃,请问为什么?
另外,请教下您说长期吃supplement会影响寿命的出处在哪里?谢谢!
-
易楚 (日日新) 楼主 2012-04-07 22:42:06
1. 没有足够的大重量训练你一天吃一吨蛋白粉也不会长1g肌肉,肌肉生长靠锻炼,营养,充足休息, 1. 没有足够的大重量训练你一天吃一吨蛋白粉也不会长1g肌肉,肌肉生长靠锻炼,营养,充足休息,缺一不可 2. 没人说你非得吃蛋白粉,事实上你完全可以从其他食物中获得足够蛋白质,比如鸡蛋,比如豆制品,比如瘦肉。问题是其他的食物里除了蛋白质还有更多的脂肪,碳水,胆固醇等。你除了吸收那些蛋白质也吸收了很多并不需要的营养。 3. 这就好像有人喜欢走路上班,有人喜欢骑车上班,有人喜欢开车上班,同样的路看你自己需要,没有哪个是正确哪个不正确。 4. 说什么蛋白粉伤肝伤肾的,蛋白粉被“发明”并应用已经100多年了,麻烦找出一个医学报告可以证明某个身体健康的运动员或者普通人经年累月正常服用蛋白粉而造成肝肾损伤的例子来。原来我调查过这个课题,记得几十年来各国医学院和研究所等针对蛋白粉做过的调查以千计,没有一个能说明正常的蛋白粉服用会对健康人造成损害的。您既然这么肯定,一定是有看过这方面的报告,麻烦给个链接出来,谢谢! 5. 至于楼主所说,“以前的健美运动员,肌肉增长肯定没有现在的快。但是论最终结果,身体的平衡美和身材的维持,却比现在的好。”,这点我同意,但是这根蛋白粉不蛋白粉有毛相干?现在健美界及其浮躁和极端,又没说你也要浮躁和极端。而且你觉得有了蛋白粉就可以让肌肉增长提高很多吗?你也太看得起蛋白粉了。 ... Sugar Daddy好吧,我给个链接: http://www.medicinenet.com/script/main/art.asp?articlekey=50900 当然,你说你调查过这个问题,也许上面那些研究文章不能入你的法眼。这个无所谓。 但是有一点,蛋白质是氮和能量,这两者不会凭空消失。。。 蛋白粉不是被“发明”出来的,而原本是一种工业副产品,到了后来,随着运动营养学的发展和人们对“肌肉”的文化崇拜,这种东西才和健身联系起来的。 的确,过量摄入蛋白质,只是旧健美界和新健美界之间的差别之一,但是不能忽略这个差别。
-
Sugar Daddy (勇猛无敌Muay Thai) 2012-04-08 02:17:46
。。。。。。我真无语,这篇2002年的文章不是写给以增肌为目的的人群的好不好?那些跑长跑的,跳操的女人你叫她们吃高蛋白饮食有用吗?她们的目的又不是增肌,也没有用大重量去刺激肌肉。况且这篇文章里也不断在强调蛋白质对身体的作用。她只是说“多余”的蛋白质对身体没好处。废话!喝水喝多了还能水中毒死人好不好?
你要是真心想知道为什么健身界主流认为"足够“的营养(包括蛋白质),大重量训练和充足睡眠是肌肉增长缺一不可的三个要素,网上关于这方面的study几十年来不知道有多少。我不知道你为什么有意看不见。如果你想了解想调查,不去看医生,运动科学教授,营养学者,大学研究所,医学院等专业人士和部门所作的,有数据有对比的报告,反而拿这种非主流,只有结论没论据,主题不清的一篇小网文来作为”证据“,是不是有点儿不太负责?
再说明一次,直到今天,世界各国几十年来做过无数次调查和病理报告也没有发现一例非过量的蛋白粉摄取致使任何健康人肝肾病变的例子。如果你有请马上提供链接我会发给Men's Fitness杂志编辑,我相信有很多人会很感兴趣。
还有,一个不做大重量无氧训练的人没必要多摄取蛋白质,吃了也没用。别说蛋白粉,就是每天类固醇狂打,不练照样半点肌肉不会长。而且在所有的补剂里面,蛋白粉是最普遍最低端最基本的东西了。别一说起蛋白粉就好象毒品似的。
最后,给您点儿例子,看看蛋白粉摄取量和肌肉增长的关系,类似的调查你去google下看看有没有几百页?
Cliffnotes: The protein RDA was found to be too low.
"...It seems reasonable to conclude that the lowered rate of whole-body and perhaps muscle protein turnover that appears to occur in healthy adult subjects when intakes of indispensable amino acids approximate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figures, would probably diminish the individuals capacity to withstand successfully a major stressful stimulus. Again, for those reasons, we view the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rate of body protein turnover in healthy adults, which permits them to more closely approach or even achieve amino acid balance at currently accepted amino acid requirement intakes, as an accommodation. Thus we further conclude that these international requirement intakes are probably not sufficient to maintain a desirable or adapted state."
(Young VR., Marchini JS. Mechanisms and nutritional significance of metabolic responses to altered intakes of protein and amino acids, with reference to nutritional adaptation in humans. Am J Clin Nutr 1990;51:270-89) Emphasis added.
Tarnopolsky and others documented the effects of two diets in a cross-over study on 6 male body builders training 1.5-2 hours/day. Nitrogen balance was determined after a control diet and after consuming the experimental diets for 3 days. A high-protein diet of 1.05 g/kg/day resulted in a slightly positive nitrogen balance in the body builders, while an even higher protein diet of 2.77 g/kg/day resulted in a more positive nitrogen balance (.62 g/day vs. 10.9 g/day) (Tarnopolsky, MacDougall, Atkinson, Blimkie, and Sale, 1986). The researchers concluded that body builders are able to maintain nitrogen balance on a dietary protein intake of less than 1.05 g/kg/day but that higher protein ingestion leads to a more positive balance.
More recently, in a second study headed by Tarnopolsky, strength training males with at least 2 months of weight lifting experience served as the trainees. The average age of the 7 strength training participants was 21.6 years. The workout routine was executed 4 times/week yielding a weekly physical activity duration of 9.7 hours/week. All subjects was involved in three different experiments, each of 13 days. Each experimental period was preceded by an ad libitum washout diet period of at least 8 days. A low-protein group consumed the Canadian RNI of 0.86 g protein/kg/day. A moderate-protein group received 1.4 g/kg/day while a high-protein group ingested 2.4 g/kg/day. Energy was consumed in the amount of approximately 43 kcal/kg/day. Sweat losses of nitrogen were estimated based upon other studies. The low-protein group was shown to be in a negative nitrogen balance of -2.4 g N/day/day. The moderate-protein group had a modest positive balance of 0.7 g N/kg/day. Finally, the high-protein group revealed the highest retention of 3.8 g N/kg/day. Using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earch team calculated an appropriate protein intake ("requirement" plus 1SD) to be 1.76 g protein/kg/day. They noted a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nitrogen balance method and other techniques they employed, and they recommended that future studies utilize nitrogen balance in conjunction with additional techniques (Tarnopolsky, Atkinson, MacDougall, Chesley, Phillips, and Schwarcz, 1992).
-
易楚 (日日新) 楼主 2012-04-08 10:49:44
。。。。。。我真无语,这篇2002年的文章不是写给以增肌为目的的人群的好不好?那些跑长跑的,跳 。。。。。。我真无语,这篇2002年的文章不是写给以增肌为目的的人群的好不好?那些跑长跑的,跳操的女人你叫她们吃高蛋白饮食有用吗?她们的目的又不是增肌,也没有用大重量去刺激肌肉。况且这篇文章里也不断在强调蛋白质对身体的作用。她只是说“多余”的蛋白质对身体没好处。废话!喝水喝多了还能水中毒死人好不好? 你要是真心想知道为什么健身界主流认为"足够“的营养(包括蛋白质),大重量训练和充足睡眠是肌肉增长缺一不可的三个要素,网上关于这方面的study几十年来不知道有多少。我不知道你为什么有意看不见。如果你想了解想调查,不去看医生,运动科学教授,营养学者,大学研究所,医学院等专业人士和部门所作的,有数据有对比的报告,反而拿这种非主流,只有结论没论据,主题不清的一篇小网文来作为”证据“,是不是有点儿不太负责? 再说明一次,直到今天,世界各国几十年来做过无数次调查和病理报告也没有发现一例非过量的蛋白粉摄取致使任何健康人肝肾病变的例子。如果你有请马上提供链接我会发给Men's Fitness杂志编辑,我相信有很多人会很感兴趣。 还有,一个不做大重量无氧训练的人没必要多摄取蛋白质,吃了也没用。别说蛋白粉,就是每天类固醇狂打,不练照样半点肌肉不会长。而且在所有的补剂里面,蛋白粉是最普遍最低端最基本的东西了。别一说起蛋白粉就好象毒品似的。 最后,给您点儿例子,看看蛋白粉摄取量和肌肉增长的关系,类似的调查你去google下看看有没有几百页? Cliffnotes: The protein RDA was found to be too low. "...It seems reasonable to conclude that the lowered rate of whole-body and perhaps muscle protein turnover that appears to occur in healthy adult subjects when intakes of indispensable amino acids approximate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figures, would probably diminish the individuals capacity to withstand successfully a major stressful stimulus. Again, for those reasons, we view the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rate of body protein turnover in healthy adults, which permits them to more closely approach or even achieve amino acid balance at currently accepted amino acid requirement intakes, as an accommodation. Thus we further conclude that these international requirement intakes are probably not sufficient to maintain a desirable or adapted state." (Young VR., Marchini JS. Mechanisms and nutritional significance of metabolic responses to altered intakes of protein and amino acids, with reference to nutritional adaptation in humans. Am J Clin Nutr 1990;51:270-89) Emphasis added. Tarnopolsky and others documented the effects of two diets in a cross-over study on 6 male body builders training 1.5-2 hours/day. Nitrogen balance was determined after a control diet and after consuming the experimental diets for 3 days. A high-protein diet of 1.05 g/kg/day resulted in a slightly positive nitrogen balance in the body builders, while an even higher protein diet of 2.77 g/kg/day resulted in a more positive nitrogen balance (.62 g/day vs. 10.9 g/day) (Tarnopolsky, MacDougall, Atkinson, Blimkie, and Sale, 1986). The researchers concluded that body builders are able to maintain nitrogen balance on a dietary protein intake of less than 1.05 g/kg/day but that higher protein ingestion leads to a more positive balance. More recently, in a second study headed by Tarnopolsky, strength training males with at least 2 months of weight lifting experience served as the trainees. The average age of the 7 strength training participants was 21.6 years. The workout routine was executed 4 times/week yielding a weekly physical activity duration of 9.7 hours/week. All subjects was involved in three different experiments, each of 13 days. Each experimental period was preceded by an ad libitum washout diet period of at least 8 days. A low-protein group consumed the Canadian RNI of 0.86 g protein/kg/day. A moderate-protein group received 1.4 g/kg/day while a high-protein group ingested 2.4 g/kg/day. Energy was consumed in the amount of approximately 43 kcal/kg/day. Sweat losses of nitrogen were estimated based upon other studies. The low-protein group was shown to be in a negative nitrogen balance of -2.4 g N/day/day. The moderate-protein group had a modest positive balance of 0.7 g N/kg/day. Finally, the high-protein group revealed the highest retention of 3.8 g N/kg/day. Using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earch team calculated an appropriate protein intake ("requirement" plus 1SD) to be 1.76 g protein/kg/day. They noted a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nitrogen balance method and other techniques they employed, and they recommended that future studies utilize nitrogen balance in conjunction with additional techniques (Tarnopolsky, Atkinson, MacDougall, Chesley, Phillips, and Schwarcz, 1992). ... Sugar Daddy唉。。。当然是给增肌为目的的人看的。。。 Seems like everyone at the gym is doing it: filling up on protein to bulk up those biceps. But it's a misconception. Eating extra protein actually doesn't do much toward boosting your muscle mass and strength. 你这个问题我在上一页里已经跟人讨论过了。。。 这种文章是有很多的,每天每磅体重2g甚至更多的蛋白质,想说明这个观点,文章有很多很多。我知道这些。 我们回到宏观上来看,好不好? 我们是动物,不是外星生命。当所有的动物都能靠所谓的“低蛋白质饮食”来发展出适合自己物种的最优化的身体时,为什么我们需要多出那么多倍的蛋白质? 然后,还会有人不断地拿出各种实验、文献来证明每天每磅2g的蛋白质。我要说的是,为什么比尔可以用“那么少”的蛋白质发展出那么优秀的身体?还有很多例子,我之前举过。 你的那些科学论据,只会迷惑大众,还有自己。回到宏观上、整体上来想这个问题吧。 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发现自己不得不吃补剂了呢?
-
易楚 (日日新) 楼主 2012-04-08 10:53:01
这个我承认,包括蛋白质对肾脏的伤害,的确还不是一个定论,有待进一步的研究。但是蛋白质对肾脏无压力,就更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了。 过量蛋白质对身体的伤害,在各种补剂中应该是最轻的。 但是这种伤害,无论大小,并不是我反对每天摄入那么多蛋白质的主因。根本上,我们不需要那么多,也用不了。
-
易楚 (日日新) 楼主 2012-04-08 11:02:28
。。。。。。我真无语,这篇2002年的文章不是写给以增肌为目的的人群的好不好?那些跑长跑的,跳 。。。。。。我真无语,这篇2002年的文章不是写给以增肌为目的的人群的好不好?那些跑长跑的,跳操的女人你叫她们吃高蛋白饮食有用吗?她们的目的又不是增肌,也没有用大重量去刺激肌肉。况且这篇文章里也不断在强调蛋白质对身体的作用。她只是说“多余”的蛋白质对身体没好处。废话!喝水喝多了还能水中毒死人好不好? 你要是真心想知道为什么健身界主流认为"足够“的营养(包括蛋白质),大重量训练和充足睡眠是肌肉增长缺一不可的三个要素,网上关于这方面的study几十年来不知道有多少。我不知道你为什么有意看不见。如果你想了解想调查,不去看医生,运动科学教授,营养学者,大学研究所,医学院等专业人士和部门所作的,有数据有对比的报告,反而拿这种非主流,只有结论没论据,主题不清的一篇小网文来作为”证据“,是不是有点儿不太负责? 再说明一次,直到今天,世界各国几十年来做过无数次调查和病理报告也没有发现一例非过量的蛋白粉摄取致使任何健康人肝肾病变的例子。如果你有请马上提供链接我会发给Men's Fitness杂志编辑,我相信有很多人会很感兴趣。 还有,一个不做大重量无氧训练的人没必要多摄取蛋白质,吃了也没用。别说蛋白粉,就是每天类固醇狂打,不练照样半点肌肉不会长。而且在所有的补剂里面,蛋白粉是最普遍最低端最基本的东西了。别一说起蛋白粉就好象毒品似的。 最后,给您点儿例子,看看蛋白粉摄取量和肌肉增长的关系,类似的调查你去google下看看有没有几百页? Cliffnotes: The protein RDA was found to be too low. "...It seems reasonable to conclude that the lowered rate of whole-body and perhaps muscle protein turnover that appears to occur in healthy adult subjects when intakes of indispensable amino acids approximate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figures, would probably diminish the individuals capacity to withstand successfully a major stressful stimulus. Again, for those reasons, we view the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the rate of body protein turnover in healthy adults, which permits them to more closely approach or even achieve amino acid balance at currently accepted amino acid requirement intakes, as an accommodation. Thus we further conclude that these international requirement intakes are probably not sufficient to maintain a desirable or adapted state." (Young VR., Marchini JS. Mechanisms and nutritional significance of metabolic responses to altered intakes of protein and amino acids, with reference to nutritional adaptation in humans. Am J Clin Nutr 1990;51:270-89) Emphasis added. Tarnopolsky and others documented the effects of two diets in a cross-over study on 6 male body builders training 1.5-2 hours/day. Nitrogen balance was determined after a control diet and after consuming the experimental diets for 3 days. A high-protein diet of 1.05 g/kg/day resulted in a slightly positive nitrogen balance in the body builders, while an even higher protein diet of 2.77 g/kg/day resulted in a more positive nitrogen balance (.62 g/day vs. 10.9 g/day) (Tarnopolsky, MacDougall, Atkinson, Blimkie, and Sale, 1986). The researchers concluded that body builders are able to maintain nitrogen balance on a dietary protein intake of less than 1.05 g/kg/day but that higher protein ingestion leads to a more positive balance. More recently, in a second study headed by Tarnopolsky, strength training males with at least 2 months of weight lifting experience served as the trainees. The average age of the 7 strength training participants was 21.6 years. The workout routine was executed 4 times/week yielding a weekly physical activity duration of 9.7 hours/week. All subjects was involved in three different experiments, each of 13 days. Each experimental period was preceded by an ad libitum washout diet period of at least 8 days. A low-protein group consumed the Canadian RNI of 0.86 g protein/kg/day. A moderate-protein group received 1.4 g/kg/day while a high-protein group ingested 2.4 g/kg/day. Energy was consumed in the amount of approximately 43 kcal/kg/day. Sweat losses of nitrogen were estimated based upon other studies. The low-protein group was shown to be in a negative nitrogen balance of -2.4 g N/day/day. The moderate-protein group had a modest positive balance of 0.7 g N/kg/day. Finally, the high-protein group revealed the highest retention of 3.8 g N/kg/day. Using linear regression analysis, the research team calculated an appropriate protein intake ("requirement" plus 1SD) to be 1.76 g protein/kg/day. They noted a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nitrogen balance method and other techniques they employed, and they recommended that future studies utilize nitrogen balance in conjunction with additional techniques (Tarnopolsky, Atkinson, MacDougall, Chesley, Phillips, and Schwarcz, 1992). ... Sugar Daddy你说给你个链接,我就给了,说明这种声音是有的。但是那篇文章并不是我想用来支持我的。(P.S.里面建议的量是0.36g每磅体重) 因为压倒性的其他的声音太多了。 我想说的就是,我们不需要那么多的蛋白质摄入。超过几倍的摄入,会提升肌肉增长的速度,我们都承认这点。 但是长远来看呢,健身是一生的事业。 不像很多运动员,只需要在短期内达到一个状态顶峰就行了。
-
Sugar Daddy (勇猛无敌Muay Thai) 2012-04-08 12:32:55
选一组人,同样的训练量,同样的营养和睡眠,不同的蛋白质摄取,一段时间以后看muscle mass的增长,1.5到2g/体重被证明是增长最快的,你仔细看看上面我贴的就知道了。这种有名有姓有出处,网上可以查到的论文多了去了。所以说1.5到2g这个数字不是有人拍脑袋拍出来的。
我只跟你说,所谓的0.36g是不可能和2g的效果一样的(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你就是说不是那我也没办法。
最后再强调一下,”超过几倍的摄入,会提升肌肉增长的速度,我们都承认这点。 “这种说法不对。蛋白粉这种东西只是起到修补运动中损坏的的肌肉的作用,你不练光吃,或者运动量很少而多吃,是一点儿也不会增长你肌肉的。事实上没有光靠吃就能长肌肉的东西。但是你训练量很大,如果营养不足,或者休息不足的话,肌肉会很少增长或者根本不增长,这个也是普遍被确认了的。
你贴的那篇文章,你去google下那个作者的背景,她根本不是在讨论增肌的问题。何况她的论点很搞笑:过量蛋白粉摄取会造成脱水?理论上会脱水,问题是有人曾经因为摄取蛋白粉而脱水的?稍有点儿运动常识的都回补充水分好不好。她还不如注重讨论过量蛋白粉会给肝肾造成额外负担比较吓人。
-
爱吃面 2012-04-08 13:52:00
选一组人,同样的训练量,同样的营养和睡眠,不同的蛋白质摄取,一段时间以后看muscle mass的增 选一组人,同样的训练量,同样的营养和睡眠,不同的蛋白质摄取,一段时间以后看muscle mass的增长,1.5到2g/体重被证明是增长最快的,你仔细看看上面我贴的就知道了。这种有名有姓有出处,网上可以查到的论文多了去了。所以说1.5到2g这个数字不是有人拍脑袋拍出来的。 我只跟你说,所谓的0.36g是不可能和2g的效果一样的(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你就是说不是那我也没办法。 最后再强调一下,”超过几倍的摄入,会提升肌肉增长的速度,我们都承认这点。 “这种说法不对。蛋白粉这种东西只是起到修补运动中损坏的的肌肉的作用,你不练光吃,或者运动量很少而多吃,是一点儿也不会增长你肌肉的。事实上没有光靠吃就能长肌肉的东西。但是你训练量很大,如果营养不足,或者休息不足的话,肌肉会很少增长或者根本不增长,这个也是普遍被确认了的。 你贴的那篇文章,你去google下那个作者的背景,她根本不是在讨论增肌的问题。何况她的论点很搞笑:过量蛋白粉摄取会造成脱水?理论上会脱水,问题是有人曾经因为摄取蛋白粉而脱水的?稍有点儿运动常识的都回补充水分好不好。她还不如注重讨论过量蛋白粉会给肝肾造成额外负担比较吓人。 ... Sugar Daddy骂人哥, 这次我不能同意你了。 过度蛋白质摄入会造成脂肪堆积, 也就是说体重增长中的很大比例是脂肪而不是我们想要的肌肉。 我觉得LZ所说有一定的道理, 或许是此文章的标题有歧义, 但是LZ的意思是肌肉增长大概用不到比如2G这样的蛋白粉摄入量。
-
易楚 (日日新) 楼主 2012-04-08 14:59:09
选一组人,同样的训练量,同样的营养和睡眠,不同的蛋白质摄取,一段时间以后看muscle mass的增 选一组人,同样的训练量,同样的营养和睡眠,不同的蛋白质摄取,一段时间以后看muscle mass的增长,1.5到2g/体重被证明是增长最快的,你仔细看看上面我贴的就知道了。这种有名有姓有出处,网上可以查到的论文多了去了。所以说1.5到2g这个数字不是有人拍脑袋拍出来的。 我只跟你说,所谓的0.36g是不可能和2g的效果一样的(其他条件一样的情况下),你就是说不是那我也没办法。 最后再强调一下,”超过几倍的摄入,会提升肌肉增长的速度,我们都承认这点。 “这种说法不对。蛋白粉这种东西只是起到修补运动中损坏的的肌肉的作用,你不练光吃,或者运动量很少而多吃,是一点儿也不会增长你肌肉的。事实上没有光靠吃就能长肌肉的东西。但是你训练量很大,如果营养不足,或者休息不足的话,肌肉会很少增长或者根本不增长,这个也是普遍被确认了的。 你贴的那篇文章,你去google下那个作者的背景,她根本不是在讨论增肌的问题。何况她的论点很搞笑:过量蛋白粉摄取会造成脱水?理论上会脱水,问题是有人曾经因为摄取蛋白粉而脱水的?稍有点儿运动常识的都回补充水分好不好。她还不如注重讨论过量蛋白粉会给肝肾造成额外负担比较吓人。 ... Sugar Daddy只顾得说我的说法不对,谁的说法中有“不练光吃”的预设? 我说过了,我贴的那篇文章,只是为了“给你一个链接”,我不想用它来支持我的观点。过量的蛋白质摄入会造成肾脏压力,这个说法却是很普遍的,就我现在能想起来的,施瓦辛格、比尔·玻尔、Joshua Clark等健身书作者都表达过这样的观点。 那么多的不能积累在体内的氮元素(如果停在了体内,人一个月就可以长出100磅的肌肉了),主要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的,当然,也有可能,“肾脏对此毫无压力”。 你调查过很多,我们可以相信你。但是,于是我们就可以摄入那么多蛋白质了吗? 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用不了。 其他情况相同的情况下,摄入2g的人,会比摄入0.5g的人,增长速度快多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比如3年之后,两人的水平又会差多少?在两人都到了中年、老年之后,水平又会差多少?
-
Sugar Daddy (勇猛无敌Muay Thai) 2012-04-08 15:37:35
蛋白质变成脂肪?蛋白质摄取后氨基酸在肝脏内会被分解成glucose,keytones和别的一些元素,但是我记得到今天现代医学还没找到蛋白质能被转换成triglycerides的现象,难道脂肪会以triglycerides以外的形式存在?
您能解释下蛋白质是怎么在人体内变成脂肪的吗?这可是会推翻很多运动营养学的基础的,说这个发现会震撼整个世界医学界也不过分!
-
Sugar Daddy (勇猛无敌Muay Thai) 2012-04-08 15:40:28
只顾得说我的说法不对,谁的说法中有“不练光吃”的预设? 我说过了,我贴的那篇文章,只是为了 只顾得说我的说法不对,谁的说法中有“不练光吃”的预设? 我说过了,我贴的那篇文章,只是为了“给你一个链接”,我不想用它来支持我的观点。过量的蛋白质摄入会造成肾脏压力,这个说法却是很普遍的,就我现在能想起来的,施瓦辛格、比尔·玻尔、Joshua Clark等健身书作者都表达过这样的观点。 那么多的不能积累在体内的氮元素(如果停在了体内,人一个月就可以长出100磅的肌肉了),主要是通过尿液排出体外的,当然,也有可能,“肾脏对此毫无压力”。 你调查过很多,我们可以相信你。但是,于是我们就可以摄入那么多蛋白质了吗? 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用不了。 其他情况相同的情况下,摄入2g的人,会比摄入0.5g的人,增长速度快多少?在相当长一段时间,比如3年之后,两人的水平又会差多少?在两人都到了中年、老年之后,水平又会差多少? ... 易楚没想过说服谁,只想表达自己的观点。至于您的问题,要是有兴趣的话,多查几个论文和报告什么的,您要的那些数据都有,没兴趣的话,该怎样就怎样好了。没那么时间浪费在这里。
-
何先森饭扫光 (the hard way) 2012-04-08 15:45:24
蛋白质变成脂肪?蛋白质摄取后氨基酸在肝脏内会被分解成glucose,keytones和别的一些元素,但是 蛋白质变成脂肪?蛋白质摄取后氨基酸在肝脏内会被分解成glucose,keytones和别的一些元素,但是我记得到今天现代医学还没找到蛋白质能被转换成triglycerides的现象,难道脂肪会以triglycerides以外的形式存在? 您能解释下蛋白质是怎么在人体内变成脂肪的吗?这可是会推翻很多运动营养学的基础的,说这个发现会震撼整个世界医学界也不过分! ... Sugar Daddy我想他的原话是“造成脂肪堆积”,这和你说的“蛋白质变成脂肪”有很大的区别。
-
何先森饭扫光 (the hard way) 2012-04-08 17:51:40
在果壳问答发了个帖子咨询 http://www.guokr.com/question/140343/
营养与食品安全硕士生 阮光锋 针对其中一些问题给出了自己的解答
“中国营养学会2000年出版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推荐成年人平均每天蛋白质摄入量为1.16克每千克体重。而且,世界各国的推荐水平是不一样的。如,联合国1985 年报告中所提出的成年人的蛋白质的推荐值是0.75g/(kg·d) ,美国和加拿大的推荐值是0.8g/(kg·d),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男性蛋白质的参考摄入量是0.84g/(kg·d) , 女性是0.75g/( kg·d)。” 这里中国成年人的蛋白质推荐摄入量最高,约0.6g/(lb.d)
后面又说到“究竟要吃多少,还是取决于你的运动量究竟有多大。” 接着给出了一些运动员的蛋白质摄入量数值,最多的有达到2.0-3.0g/(kg.d),换算成磅的话差不多1-1.5g/(lb.d),而且那是针对“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的专业运动员,普通的健身者一周3、4次,每次2、3个小时,参照这个标准的话,2g/(lb.d)确实是有些多的。 (此处并没有单独针对健美运动员讨论)
答案中另一个链接是关于林书豪的食谱和营养问题 http://wind-will.blog.sohu.com/204946406.html 其中蛋白质和蔬菜的摄入量应当很有借鉴意义 林书豪体重200lb,每天饮食目标是200g蛋白质,外加1-1.5kg蔬菜! 职业篮球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消耗是普通健身爱好者很难企及的,也只需要1g/(lb.d)的蛋白质,更惊人的是需要这么多的蔬菜来“中和运动过程中蛋白质、脂肪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看来我每天要再多吃些叶子了。
说蛋白粉是个商业骗局也许有些标题党,至少很多运动员都在使用乳清蛋白。至于普通健身者,不过量的话应当也没有什么坏处~不过需求量不大的话,我还是喜欢从食物中获取。
-
★ddx★ (微信 fitviaddx 微博在我的主页) 2012-04-08 17:56:19
问题就在于吃0.36蛋白质需要改变训练水平。
一个人的目标是胳膊长到39厘米。他如果采用每天进食每磅0.36克蛋白质,同样的训练水平下他需要用的时间远远超过进食更多蛋白质的人,很多训练水平差的人可能完全任何肌肉。
一种训练方式对于一个人可以可以达到结果,不代表其它人可以达到结果。我曾经一年之内胳膊从27长到37厘米,后来不练消的也快。如果我花三年,长到这个水平,或许消的也慢。不过我知道自己的训练水平,每天吃0.36的蛋白质,一毫肌肉都长不出来。
还有我曾经见过一个女性完全不练也有一条极粗的肌肉腿。天赋与训练水平都决定一个人肌肉增长水平。少吃蛋白质一样可以长的大,不代表可以在不同的训练水平和天赋条件下别人也长的大。除非lz自己有心得,那可以给你共享一下,有些人就是要慢慢长并且能够长久保持的肌肉。而我怀疑lz根本就不是练肌肉的人。lz请表态,自己到底是不是练肌肉的人?
-
★ddx★ (微信 fitviaddx 微博在我的主页) 2012-04-08 18:09:08
我在大斌网曾经写过一个帖子讨论高端补剂。我自己的胸肌内侧上角无论怎么练都不长,后来采用大量高档蛋白粉的方式让那里长了一点。
长的慢,我觉得可以用时间弥补。完全不长,补剂就有自己的作用了。
很多职业模特,如果肌肉有缺陷,单纯训练改变不了,可以考虑高档蛋白粉。
可以否定吃补剂的必要性,但是根据初级生物学知识试图论证补剂没用,是错误思维。
如果最近我恢复训练肌肉,我不准备大量吃蛋白质了,慢慢长。但是胸肌内侧上角还是会吃高档蛋白粉,否则那里是完全不长。
有些人完全不在意自己胸肌的形状,只要大就行。这些人也应该吃点好的蛋白粉,这样可以长的快,肌肉形状也可以练的漂亮点。
有些人人初练肌肉,他们宁可练歪也要练大,对于这些人,如果告诉他们多吃蛋白质没用,会严重干扰他们训练的过程的。
-
★ddx★ (微信 fitviaddx 微博在我的主页) 2012-04-08 18:12:00
问题就在于吃0.36蛋白质需要改变训练水平。
一个人的目标是胳膊长到39厘米。他如果采用每天进食每磅0.36克蛋白质,同样的训练水平下他需要用的时间远远超过进食更多蛋白质的人,很多训练水平差的人可能完全不长任何肌肉。
一种训练方式对于一个人可以达到结果,不代表其它人也可以达到结果。我曾经一年之内胳膊从27长到37厘米,后来不练消的也快。如果我花三年,长到这个水平,或许消的也慢。不过我知道自己的训练水平,每天吃0.36的蛋白质,一毫肌肉都长不出来。
还有我曾经见过一个女性完全不练也有一条极粗的肌肉腿。天赋与训练水平都决定一个人肌肉增长水平。少吃蛋白质一样可以长的大,不代表可以在不同的训练水平和天赋条件下别人也长的大。除非lz自己有心得,那可以给别人共享一下,有些人就是要慢慢长并且能够长久保持的肌肉。而我怀疑lz根本就不是练肌肉的人。lz请表态,自己到底是不是练肌肉的人?
-
易楚 (日日新) 楼主 2012-04-08 20:59:50
问题就在于吃0.36蛋白质需要改变训练水平。 一个人的目标是胳膊长到39厘米。他如果采用每天进食 问题就在于吃0.36蛋白质需要改变训练水平。 一个人的目标是胳膊长到39厘米。他如果采用每天进食每磅0.36克蛋白质,同样的训练水平下他需要用的时间远远超过进食更多蛋白质的人,很多训练水平差的人可能完全不长任何肌肉。 一种训练方式对于一个人可以达到结果,不代表其它人也可以达到结果。我曾经一年之内胳膊从27长到37厘米,后来不练消的也快。如果我花三年,长到这个水平,或许消的也慢。不过我知道自己的训练水平,每天吃0.36的蛋白质,一毫肌肉都长不出来。 还有我曾经见过一个女性完全不练也有一条极粗的肌肉腿。天赋与训练水平都决定一个人肌肉增长水平。少吃蛋白质一样可以长的大,不代表可以在不同的训练水平和天赋条件下别人也长的大。除非lz自己有心得,那可以给别人共享一下,有些人就是要慢慢长并且能够长久保持的肌肉。而我怀疑lz根本就不是练肌肉的人。lz请表态,自己到底是不是练肌肉的人? ... ★ddx★那么你可以试一下Bill Pearl建议的量,0.5。毕竟能达到他的一半水平,就已经非常棒了。 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但是不要夸大这种差异,甚至远超过物种之间的差异。 还有,很多情况下我们所看到的“天赋”,其实是长久以来的生活习惯、活动水平等等许多因素的累积。关键在于“不同的训练水平”,只要有适合自己的训练程序,加上合理的睡眠和饮食,都会有非常健康的身体发展。 “练肌肉的人”,看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了。我追求力量和身体功能性的协调发展,以及长久的健康,所以我是个健身者。但是如果“练肌肉的人”,说的是那些只追求块头的人,我的确不是。 还有你说的“肌肉缺陷”,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意思。肌肉的形状是基因决定的,只能让其变大变小,而不会有变形一说。你说的某些区域很难练,原因有很多,而其中我觉得最主要的,是弱点训练的设计问题。
-
★ddx★ (微信 fitviaddx 微博在我的主页) 2012-04-08 22:12:20
肌肉缺陷就是某些地方不饱满,比如华人三角肌后束不容易练。还有胸肌上部不容易练。这都是统计结果。还有肌肉形状与基因关系很大,随意地练,很多华人会出现球状的胸肌。而很多训练可以练到很小的局部肌肉,比如我知道怎么用龙门架练胸肌内侧上沿。这种训练很精确,但是也非常没有效率。只有吃最好的补剂才能在局部训练之后长出肌肉。
而很多模特就这是要把胸肌外侧下沿和胸肌内侧上沿练出来。其它部分很容易就达到满意。像这种情况就要吃最好的补剂。这种情况唱高调行吗?补剂的发展让人可以在非常低的体脂情况下练出漂亮的肌肉。坚持不关注补剂,是让人的肌肉处于非精确控制状态。
-
何先森饭扫光 (the hard way) 2012-04-08 22:44:20
肌肉缺陷就是某些地方不饱满,比如华人三角肌后束不容易练。还有胸肌上部不容易练。这都是统计结 肌肉缺陷就是某些地方不饱满,比如华人三角肌后束不容易练。还有胸肌上部不容易练。这都是统计结果。还有肌肉形状与基因关系很大,随意地练,很多华人会出现球状的胸肌。而很多训练可以练到很小的局部肌肉,比如我知道怎么用龙门架练胸肌内侧上沿。这种训练很精确,但是也非常没有效率。只有吃最好的补剂才能在局部训练之后长出肌肉。 而很多模特就这是要把胸肌外侧下沿和胸肌内侧上沿练出来。其它部分很容易就达到满意。像这种情况就要吃最好的补剂。这种情况唱高调行吗?补剂的发展让人可以在非常低的体脂情况下练出漂亮的肌肉。坚持不关注补剂,是让人的肌肉处于非精确控制状态。 ... ★ddx★歪个楼,请问哪些动作可以练习到胸肌内测上沿和外侧下沿?
-
★ddx★ (微信 fitviaddx 微博在我的主页) 2012-04-09 01:17:50
胸肌内侧上沿手把手地教也需要几课时才能掌握。是龙门架上练的当然是夹胸动作,但方向是胳膊从身后下垂向斜上走。而且胳膊必须有一定的弯曲。手柄与身体的夹角也要慢慢调整到合适的位置。即使是非常有经验的训练者也需要练习几次的才能姿势正确。涉及的因素非常多。
外侧下沿在双杠上练,关键要领上肩部放松,背部弓起下巴向内收。很难描述。需要另外一个非常有经验的人在你旁边根据你的发力慢慢调整。最终把受刺激的部位调整到目标肌肉。
下沿训练找对姿势,可以有一定的强度。上沿由于非常强调角度,角度是倾斜的,很难达到高强度的训练。
-
Sugar Daddy (勇猛无敌Muay Thai) 2012-04-09 01:24:48
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在肝脏中只有非常非常小的一部分会被转化成glucose然后转化为糖原,而这些糖原最后变成脂肪储存在实际生活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好不好?99%多余的蛋白质会被分解排泄掉。那1%能造成“脂肪堆积”吗?你一天就算吃掉5000卡蛋白质,1%是多少?身体消耗是多少?
-
易楚 (日日新) 楼主 2012-04-09 09:39:47
哈哈,不好意思,我在这方面的知识完全丰富。但是我说的是另一回事。 你可以通过不同的弱点训练,发展肱二头肌在上缘和下缘的长度、厚度,还有肌峰,内侧、外侧,在这个意义上,“改变”肌肉形状是当然的。 但是无论如何,你不能改变的是你的肌肉分布,肌肉的起点和终点,肌腹的相对长度,等等。 你说的“非常没有效率”,我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理解为针对性不够或者投入度不够,或者其他方面。以前的健美运动员,通过自己的训练经验,完全可以做到这些。 说什么肌肉不漂亮,我见过的最美感的体型,都是来自体脂率低的大力士和旧的健美运动员。要不要算上古希腊的那些运动员呢?。。。
-
易楚 (日日新) 楼主 2012-04-09 09:49:58
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在肝脏中只有非常非常小的一部分会被转化成glucose然后转化为糖原,而这些糖原 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在肝脏中只有非常非常小的一部分会被转化成glucose然后转化为糖原,而这些糖原最后变成脂肪储存在实际生活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好不好?99%多余的蛋白质会被分解排泄掉。那1%能造成“脂肪堆积”吗?你一天就算吃掉5000卡蛋白质,1%是多少?身体消耗是多少? ... Sugar Daddy哈哈,难怪说,健美运动员拥有世界上最贵的尿液。 蛋白质会转换为葡萄糖,这是一定的。当然你说的1%,不知道数据是从何而来的。 不过这个无所谓的。 我见过一些用蛋白粉把自己胖得不行了的人,当然你可以说那种原因非常复杂。 还有现在的健美运动员,只有在赛季时才能拿出他们的线条出来,当然那种原因也是很复杂的。像弗兰克·赛恩那种赛季前需要增重的人,现在已经找不到了吧?
-
易楚 (日日新) 楼主 2012-04-09 09:59:25
当然有书面资料,比如施瓦辛格的那本书。 当你懂得多了之后,可以设计出很多自己的动作,并不体会其中的差别。 龙门架是一个偏重塑形,对肌肉块头促进不大的东西。当然可以用它的灵活性,来设计很多弱点训练动作。 比如你说的胸部内侧上沿,就可以利用上斜哑铃飞鸟动作的变式来锻炼到。当然上斜的角度要因人而异,哑铃的轨道要慢慢体会。
-
何先森饭扫光 (the hard way) 2012-04-09 10:18:24
说实话,刚刚开始接触健身,关于内沿上侧和外沿下侧听的很迷糊,估计不面对面学很难把动作做准确 不过至少心里有点数了,知道了这些也是能够通过精准的动作来练习的 非常感谢,我边练边摸索
还有就是关于你说的三角肌前束和胸肌之间有缝的问题,我就有这个情况,有些人说是因为胸肌上沿有些薄弱,也推荐了几个动作如上斜卧推、上斜飞鸟、上斜哑铃卧推、龙门架低位夹胸,还有杠铃前推举,不知这几个动作是否合适?
-
Sugar Daddy (勇猛无敌Muay Thai) 2012-04-09 11:36:13
健美是一项运动,没有天赋的话是不可能拿到奥林匹亚冠军的,不是随便某个人死命练,拼命上补剂营养类固醇就能练出来的。有些人天生不用怎么练肌肉也挺发达,有些人拼命练也赶不上,这和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刘翔是一个道理。
很多黑人天生肌肉细胞多,新陈代谢快,肌肉对刺激的response敏感,你只能说他如果有足够的营养和训练他可以肌肉更发达。同理如果他日常饮食极少蛋白质的话他也不可能有现在的肌肉。
有人喜欢线条分明,有人喜欢肌肉发达,有人喜欢爆发力强,有人喜欢绝对力量大,个人有个人的审美和追求,就像有人喜欢日常补充蛋白质,有人喜欢额外补充蛋白粉一样。除了你以外,别人都有别人自己的想法。对看法不同的人请尊重。随便骂人除了暴露你自己的浅薄以外好像没什么其他作用。警告一次,如果我在看到你骂人的话马上封掉。
-
Sugar Daddy (勇猛无敌Muay Thai) 2012-04-09 11:41:14
-
爱吃面 2012-04-09 12:09:40
麻烦您先看看这文章再讨论常识问题 http://www.bodyrecomposition.com/nutrition/excess-prot 麻烦您先看看这文章再讨论常识问题 http://www.bodyrecomposition.com/nutrition/excess-protein-and-fat-storage-qa.html ... Sugar DaddyI imagine that if protein were going to be converted to fat, it would first have to be converted to glucose and only if the amount produced were then in excess of daily maintenance requirements would there be conversion to fat. But as noted above, this simply isn’t going to happen under any even reasonably normal circumstances. No human could eat enough protein on a daily basis for it to occur. 特别是这段, 假设他的理论是正确的, 假设正常进食达不到那个level, 大量摄入蛋白粉的后果呢?
-
Sugar Daddy (勇猛无敌Muay Thai) 2012-04-09 12:35:37
多余的蛋白粉会被排出体外,少量会转化成glucose最后转化成脂肪。蛋白质不会直接转化为脂肪,也不可能因此“造成脂肪堆积”,这是常识。
碳水和脂肪多吃了都会胖,你有听说过那个身体健康的正常人因为摄取大量蛋白质而脂肪堆积的吗?
-
★ddx★ (微信 fitviaddx 微博在我的主页) 2012-04-09 13:23:23
我边练边摸索 还有就是关于你说的三角肌前束和胸肌之间有缝的问题,我就有这个情况,有些人说是因为胸肌上沿有些薄弱,也推荐了几个动作如上斜卧推、上斜飞鸟、上斜哑铃卧推、龙门架低位夹胸,还有杠铃前推举,不知这几个动作是否合适?
上斜练上胸肯定是标准的。但是我如果练的话也集中于上胸中间的部位,而不是均匀的整个上胸。所以靠近三角肌部位会有个沟,你大概也差不多。但是我看到一些人就完全没有这种问题。
胸肌的形状与骨骼关系很大,我属于圆身子,胸肌外沿的厚度是中间的额三倍才能让胸肌平坦。最开始练出了球状的胸肌。好在拉伸可以改变胸肌形状,我有事没事就拉胸肌,把球顶拉平了一些。现在两年多没练了,胸肌还是平的。
胸肌练不美观的话很难改变的,我最开始忽略下沿,导致现在很难练起来,因为其它部位肌肉太发达,下沿参与也会少,应该一开始把下沿练出来,肌肉才能漂亮。不过这一点只是我针对我自己的设想,不是归纳出来的,对你是否有效,你自己判断。
-
★ddx★ (微信 fitviaddx 微博在我的主页) 2012-04-09 13:41:32
你说的“非常没有效率”,我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理解为针对性不够或者投入度不够,或者其他方面。
你自称很懂,却不知道什么叫训练效率。最舒服的姿势,训练效率最高,比如大力士推举的时候决不会采用窄握,他们推举的时候对胸肌刺激最大。而很多人为了练胸肌内沿采用窄握的方式,这时候受力最大的是三头肌,而不是胸肌。这种胸肌训练怎么能有效率呢?但是为了美观的胸肌,就要采用窄握推举和宽握推举这种没有效率的训练方法。
所有的上斜推举都是没有效率的。而精确训练肌肉在自由方向的龙门架上,就是为了利用自由发现,当在一个极端倾斜的角度训练时,很多时候只能采用30磅以下的重量,靠极度收缩刺激目标肌肉形。否则你胸肌受的了,但是三角肌恐怕就要受伤了。
你的所谓训练是完全听天由命的方式,平板握推采用最舒服的握距,这种方式训练,很多人都可以很短时间练出巨大的胸肌。这是平常人要的吗?我听过很多人和别人解释胸肌形状是天生的,这是典型的胡说八道,是教练让人练歪肌肉的推卸责任之辞。单纯采用平板握推,结果肯定是只能根据天赋来决定胸肌形状。但是各种训练器械的发明就是要鼓励训练局部的肌肉,甚至在蝴蝶机上往下坐点都可以以前没有练到的肌肉部位受到刺激。
-
快乐拳击手 2012-04-09 13:57:57
健美是一项运动,没有天赋的话是不可能拿到奥林匹亚冠军的,不是随便某个人死命练,拼命上补剂营 健美是一项运动,没有天赋的话是不可能拿到奥林匹亚冠军的,不是随便某个人死命练,拼命上补剂营养类固醇就能练出来的。有些人天生不用怎么练肌肉也挺发达,有些人拼命练也赶不上,这和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刘翔是一个道理。 很多黑人天生肌肉细胞多,新陈代谢快,肌肉对刺激的response敏感,你只能说他如果有足够的营养和训练他可以肌肉更发达。同理如果他日常饮食极少蛋白质的话他也不可能有现在的肌肉。 有人喜欢线条分明,有人喜欢肌肉发达,有人喜欢爆发力强,有人喜欢绝对力量大,个人有个人的审美和追求,就像有人喜欢日常补充蛋白质,有人喜欢额外补充蛋白粉一样。除了你以外,别人都有别人自己的想法。对看法不同的人请尊重。随便骂人除了暴露你自己的浅薄以外好像没什么其他作用。警告一次,如果我在看到你骂人的话马上封掉。 ... Sugar Daddy大哥大哥我可没骂你啊,不知道哪里刺痛你敏感的神经,我错了!!我下跪还不行? 千万别封我!!!!!!!!!!我还想在健身租卑微的混下去~!
-
易楚 (日日新) 楼主 2012-04-09 23:25:04
遮挡你的判断的一点,就是你总是先去评判别人的“知识级别”。 但是就算是最简单的逻辑,你也没有去直面过。只是说那是“低级的”。这是你的逻辑。 你凭借的是不知哪儿来的试验数据,和个人短暂的训练经验。 我的是历史的残余,某几个健美明星的论调,还有低级的生物学知识。 哈哈,这样是讨论不下去的。
-
易楚 (日日新) 楼主 2012-04-09 23:29:45
你说的“非常没有效率”,我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理解为针对性不够或者投入度不够,或者其他方面。 = 你说的“非常没有效率”,我不知道是不是应该理解为针对性不够或者投入度不够,或者其他方面。 ===== 你自称很懂,却不知道什么叫训练效率。最舒服的姿势,训练效率最高,比如大力士推举的时候决不会采用窄握,他们推举的时候对胸肌刺激最大。而很多人为了练胸肌内沿采用窄握的方式,这时候受力最大的是三头肌,而不是胸肌。这种胸肌训练怎么能有效率呢?但是为了美观的胸肌,就要采用窄握推举和宽握推举这种没有效率的训练方法。 所有的上斜推举都是没有效率的。而精确训练肌肉在自由方向的龙门架上,就是为了利用自由发现,当在一个极端倾斜的角度训练时,很多时候只能采用30磅以下的重量,靠极度收缩刺激目标肌肉形。否则你胸肌受的了,但是三角肌恐怕就要受伤了。 你的所谓训练是完全听天由命的方式,平板握推采用最舒服的握距,这种方式训练,很多人都可以很短时间练出巨大的胸肌。这是平常人要的吗?我听过很多人和别人解释胸肌形状是天生的,这是典型的胡说八道,是教练让人练歪肌肉的推卸责任之辞。单纯采用平板握推,结果肯定是只能根据天赋来决定胸肌形状。但是各种训练器械的发明就是要鼓励训练局部的肌肉,甚至在蝴蝶机上往下坐点都可以以前没有练到的肌肉部位受到刺激。 ... ★ddx★你说的只是一个方面,你远远不理解其他复杂的因素,尤其是“专注”,还有其他的精神力量。 施瓦辛格在训练时甚至可以练到身体麻木,没有知觉。还有他们都推崇的想象的方式。 动作的效率当然存在差别,一般来说,复合度越高的动作,效率越高,尤其是利用自身体重的动作。 但并不代表,效率最低的动作没有效率。。。曾经有很多人都做到了,请不要忽视吧。
-
★ddx★ (微信 fitviaddx 微博在我的主页) 2012-04-10 01:38:38
易楚 2012-04-09 23:25:04
遮挡你的判断的一点,就是你总是先去评判别人的“知识级别”。 但是就算是最简单的逻辑,你也没有去直面过。只是说那是“低级的”。这是你的逻辑。 你凭借的是不知哪儿来的试验数据,和个人短暂的训练经验。 我的是历史的残余,某几个健美明星的论调,还有低级的生物学知识。 哈哈,这样是讨论不下去的。
请你在知识层面上为自己辩护,知识只有对错。不能区分对错还叫知识吗?
你的所谓历史积累的经验就是毫无细节的不断强调说是美的吗?
如果我发现一个人意见,我不同意我会在知识上打得他满地找牙,而不会一波波地放出一些模糊看法。
-
★ddx★ (微信 fitviaddx 微博在我的主页) 2012-04-10 02:04:52
这是你的逻辑。 你凭借的是不知哪儿来的试验数据,和个人短暂的训练经验。
难道你认为窄握推举是不知道哪里来的?你到目前也没有当你认为历史悠久的东西方交待出一些细节。就算你说的是真理,这与你有什么关系。你给我展示一下,你自己获得的教益,而不是拿莫名其妙的老古董来冒充自己懂很多。
你一方面提供出神仙级的信息,另一方面,在普通训练知识和生物学知识方面必须的极其幼稚。
请你把你主张的东西补充上知识的细。我说的训练知识就是实际的动作,有效就是神。而不需把训练附会到某个名人身上。大话连篇,最后谁也没有搞清楚怎么指导自己训练。
-
易楚 (日日新) 楼主 2012-04-10 08:58:46
这是你的逻辑。 你凭借的是不知哪儿来的试验数据,和个人短暂的训练经验。 ===== 难道你认为窄握 这是你的逻辑。 你凭借的是不知哪儿来的试验数据,和个人短暂的训练经验。 ===== 难道你认为窄握推举是不知道哪里来的?你到目前也没有当你认为历史悠久的东西方交待出一些细节。就算你说的是真理,这与你有什么关系。你给我展示一下,你自己获得的教益,而不是拿莫名其妙的老古董来冒充自己懂很多。 你一方面提供出神仙级的信息,另一方面,在普通训练知识和生物学知识方面必须的极其幼稚。 请你把你主张的东西补充上知识的细。我说的训练知识就是实际的动作,有效就是神。而不需把训练附会到某个名人身上。大话连篇,最后谁也没有搞清楚怎么指导自己训练。 ... ★ddx★我什么时候评判窄握推举了?我从来没有说过练胸肌内侧要用窄握的方式。 和哑铃相比,龙门架确实是效率非常低的器械。我说的上斜哑铃飞鸟,是非常有效的针对性动作,找好发力方式,多参与精神的力量,用不了大重量无所谓。施瓦辛格还用10磅的哑铃练侧卧侧平举呢。 还有上斜推举是效率很高的动作。
-
易楚 (日日新) 楼主 2012-04-10 09:17:10
易楚 2012-04-09 23:25:04 遮挡你的判断的一点,就是你总是先去评判别人的“知识级别”。 但是 易楚 2012-04-09 23:25:04 遮挡你的判断的一点,就是你总是先去评判别人的“知识级别”。 但是就算是最简单的逻辑,你也没有去直面过。只是说那是“低级的”。这是你的逻辑。 你凭借的是不知哪儿来的试验数据,和个人短暂的训练经验。 我的是历史的残余,某几个健美明星的论调,还有低级的生物学知识。 哈哈,这样是讨论不下去的。 ===== 请你在知识层面上为自己辩护,知识只有对错。不能区分对错还叫知识吗? 你的所谓历史积累的经验就是毫无细节的不断强调说是美的吗? 如果我发现一个人意见,我不同意我会在知识上打得他满地找牙,而不会一波波地放出一些模糊看法。 ... ★ddx★你是会提出大量的其他方面的知识,最后说对方的知识太低级。 我在这个问题怀疑很久,直到看到Bill Pearl一反所有流行的观点,推荐0.5g的摄入量,才发了这个帖子。 你觉得那些分子生物学的知识足以反驳这个量吗? 那些分子生物学的知识,适用于很多物种,而且可以用来支持从0.36g到2g的各种摄入量。 还有,有几个人的“练肌肉 ”的经验比建议这个量的人丰富?或者指导别人练肌肉的经验比他丰富? 说什么不用高档蛋白粉,肌肉形状就只能听天由命。早期健美运动员总结了半个世纪的弱点训练系统,最后都成了没有现代最高科技的补剂产品就不行的东西?
-
易楚 (日日新) 楼主 2012-04-10 09:54:32
多余的蛋白粉会被排出体外,少量会转化成glucose最后转化成脂肪。蛋白质不会直接转化为脂肪,也 多余的蛋白粉会被排出体外,少量会转化成glucose最后转化成脂肪。蛋白质不会直接转化为脂肪,也不可能因此“造成脂肪堆积”,这是常识。 碳水和脂肪多吃了都会胖,你有听说过那个身体健康的正常人因为摄取大量蛋白质而脂肪堆积的吗? ... Sugar Daddy不过,你说的也许是对的。 虽然有些健美运动员认为蛋白质会造成脂肪堆积,而且大多数健美运动员在非赛时都非常胖,我也见过几个要“打比赛的”也是胖得不行。但这些也许真的是其他问题导致的。 因为我想起,法国的Dukan医生建议的减肥方法,就是每周用一天时间,进行纯蛋白质饮食。。。所以,过量蛋白质会造成脂肪堆积,也许是个常识上的误区。 不过我还有一点疑问,就是蛋白质也有热量的,那些热量去哪儿了?毕竟不会也排泄掉了吧?
-
★ddx★ (微信 fitviaddx 微博在我的主页) 2012-04-10 13:40:03
易楚 2012-04-10 09:17:10
你是会提出大量的其他方面的知识,最后说对方的知识太低级。 我在这个问题怀疑很久,直到看到Bill Pearl一反所有流行的观点,推荐0.5g的摄入量,才发了这个帖子。 你觉得那些分子生物学的知识足以反驳这个量吗? 那些分子生物学的知识,适用于很多物种,而且可以用来支持从0.36g到2g的各种摄入量。
===== 任何一个人根据自己的肌肉增长情况就足以反驳了。你不知道肌肉增长是经验性的吗?你的文章中引的那个人的思想你根本没有理解。不是0.36与2克,一样,而是0.36和2克在最终结果上一样。就是说吃2克长的快,但是很快就达到瓶颈了,这个时候0.36的可以慢慢赶上来。对于这一点我现在非常认可,如果我再练肌肉,我不再追求一年围度长10厘米。
但是这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因为我的训练程度差,那么吃0.36,怎么练都未必长肌肉。很有我会追求肌肉形状,这也让我需要选择更帮助长肌肉的营养品。
你高调唱的不错,问题在于你把两种不相干的知识放在一起。同样的训练水平下,蛋白质数量关系很大。通过改善训练技巧,那完全是营养知识之外的事情,不足以否定营养知识。我就是快快长肌肉,拿就要最好的营养。
-
★ddx★ (微信 fitviaddx 微博在我的主页) 2012-04-10 13:46:08
还有,有几个人的“练肌肉 ”的经验比建议这个量的人丰富?或者指导别人练肌肉的经验比他丰富? 说什么不用高档蛋白粉,肌肉形状就只能听天由命。早期健美运动员总结了半个世纪的弱点训练系统,最后都成了没有现代最高科技的补剂产品就不行的东西?
你在说胡话吗?如果训练后只有吃高档蛋白粉才长肌肉,那么高档蛋白粉就是唯一的选择。你可以放弃训练局部肌肉,也可以通过常规训练拥有方块胸肌,那真的吃点牛肉就行了。
不研究训练方法,自然就是听天由命。我自己曾经肌肉没有练好,所以我告诉后来者,不要求快,要琢磨肌肉形状。告诉他们肌肉形状只与基因有关这个说法是胡说。
-
★ddx★ (微信 fitviaddx 微博在我的主页) 2012-04-10 14:02:27
易楚 2012-04-10 08:58:46
我什么时候评判窄握推举了?我从来没有说过练胸肌内侧要用窄握的方式。 和哑铃相比,龙门架确实是效率非常低的器械。我说的上斜哑铃飞鸟,是非常有效的针对性动作,找好发力方式,多参与精神的力量,用不了大重量无所谓。施瓦辛格还用10磅的哑铃练侧卧侧平举呢。 还有上斜推举是效率很高的动作。
我没有说过你说,我这是告诉你这种训练对于胸肌来说没有训练效率。哑铃飞鸟本身是没有效率的。施瓦辛格用十磅的哑铃,你怎么保证那是有效的训练的方法?难道就凭施瓦辛格的肌肉很大吗?别忘了,施瓦辛格是吃类固醇的。可以说破坏了肌肉肌肉就会长。这种经验能用吗?
-
易楚 (日日新) 楼主 2012-04-10 22:15:21
易楚 2012-04-10 08:58:46 我什么时候评判窄握推举了?我从来没有说过练胸肌内侧要用窄握的方 易楚 2012-04-10 08:58:46 我什么时候评判窄握推举了?我从来没有说过练胸肌内侧要用窄握的方式。 和哑铃相比,龙门架确实是效率非常低的器械。我说的上斜哑铃飞鸟,是非常有效的针对性动作,找好发力方式,多参与精神的力量,用不了大重量无所谓。施瓦辛格还用10磅的哑铃练侧卧侧平举呢。 还有上斜推举是效率很高的动作。 ===== 我没有说过你说,我这是告诉你这种训练对于胸肌来说没有训练效率。哑铃飞鸟本身是没有效率的。施瓦辛格用十磅的哑铃,你怎么保证那是有效的训练的方法?难道就凭施瓦辛格的肌肉很大吗?别忘了,施瓦辛格是吃类固醇的。可以说破坏了肌肉肌肉就会长。这种经验能用吗? ... ★ddx★不要因为他有用类固醇的经验就否定一切,在他早期(奥地利)的时候,别说类固醇,就是蛋白粉都很少用到。他自己给自己调配的“蛋白质饮料”。他练了几年之后,发现自己的胸部上缘成了他的“弱点”,就有针对性地加强了上缘的训练,并且非常有效。 哑铃飞鸟确实是复合度很高的动作,尤其是上斜的。并且由于排除了肱三头肌的动作,对胸肌更有针对性;当然,三角肌前束的参与还是难免的,这还需要因人而异的调整。 肌肉不长,要考虑的因素非常非常多。首先,很多人都无法保证0.5的高生物价蛋白质摄入。然后是众所周知的休息问题,然后是训练过度和不足的问题,然后是刺激身体对训练程序产生新的反应,其中的因素诸如加入新动作(哪怕是一点点的变化)、强度调整(可以用的手段多达几十种,还不包括它们的组合)、针对不同肌肉能力(比如力量、耐力、功率、速度、协调性)的训练调整等等。如果能把这接近上百种的可能都否定了,再说高档补剂在这儿的必要性呢? 当然,如果不愿意考虑、尝试这么多,对自己的身体了解到那么深入,像你说的,高档补剂是一个选择。同样的训练技巧和水平下,可以在眼下更快地实现目标,这的确是个人选择的问题。这点看来我们是没有分歧的了。
-
易楚 (日日新) 楼主 2012-04-10 22:24:29
我说的“弱点训练”,指的是身体某个部位或某个区域的发展,影响了身体的整体美感;大到肌肉群,小到你说的“肌肉形状”。 当然说到很多人的腹肌不对称,也是“弱点训练”弥补不了的事情了。 不研究训练方法,也许算“听天由命”吧,所以我们都在研究、积累这方面的无尽知识。
-
★ddx★ (微信 fitviaddx 微博在我的主页) 2012-04-11 10:12:49
易楚 2012-04-10 22:24:29
我说的“弱点训练”,指的是身体某个部位或某个区域的发展,影响了身体的整体美感;大到肌肉群,小到你说的“肌肉形状”。 当然说到很多人的腹肌不对称,也是“弱点训练”弥补不了的事情了。 不研究训练方法,也许算“听天由命”吧,所以我们都在研究、积累这方面的无尽知识
如果是你说的,请补充内容。公认的弱点训练那是要开发更针对有效的训练方法,讲的是训练效率最大的提升。
弥补形状不足,完全考虑的是训练技巧。而且需要增长的肌肉是很小的,我胸肌和肩部之间的那个部位练了两次,我就满意了。
弱点训练是健美领域的名词,是按照健美评委的眼光思考问题。弥补形状不足,是健身领域的现象,是按照大众审美思考问题。
-
★ddx★ (微信 fitviaddx 微博在我的主页) 2012-04-11 10:37:32
然后是众所周知的休息问题,然后是训练过度和不足的问题,然后是刺激身体对训练程序产生新的反应,其中的因素诸如加入新动作(哪怕是一点点的变化)、强度调整(可以用的手段多达几十种,还不包括它们的组合)、针对不同肌肉能力(比如力量、耐力、功率、速度、协调性)的训练调整等等。如果能把这接近上百种的可能都否定了,再说高档补剂在这儿的必要性呢? 当然,如果不愿意考虑、尝试这么多,对自己的身体了解到那么深入
你的说法的本质是改善训练慢慢长。只能保证最终达到目标。如果一个训练水平不高的人,按照你提供的营养品标准,可能一丝肌肉也不长。
营养是一种个体自己评价的东西,这样这个人觉得提供训练在往目标接近之中,那么营养的问题无需过多思考,慢长或许有自己的优点。
但是那些看不到向目标前进的人,花了时间改善训练也没有肌肉增长的人,就必须考虑改善营养了。
还有一种人就是需要快速增长,你的饮食的说法,肯定是违背这个要求的。不需要吃那么多蛋白质的原因是不需要长那么快,而不是少吃和多吃长一样快。
-
易楚 (日日新) 楼主 2012-04-11 11:29:04
然后是众所周知的休息问题,然后是训练过度和不足的问题,然后是刺激身体对训练程序产生新的反应 然后是众所周知的休息问题,然后是训练过度和不足的问题,然后是刺激身体对训练程序产生新的反应,其中的因素诸如加入新动作(哪怕是一点点的变化)、强度调整(可以用的手段多达几十种,还不包括它们的组合)、针对不同肌肉能力(比如力量、耐力、功率、速度、协调性)的训练调整等等。如果能把这接近上百种的可能都否定了,再说高档补剂在这儿的必要性呢? 当然,如果不愿意考虑、尝试这么多,对自己的身体了解到那么深入 ===== 你的说法的本质是改善训练慢慢长。只能保证最终达到目标。如果一个训练水平不高的人,按照你提供的营养品标准,可能一丝肌肉也不长。 营养是一种个体自己评价的东西,这样这个人觉得提供训练在往目标接近之中,那么营养的问题无需过多思考,慢长或许有自己的优点。 但是那些看不到向目标前进的人,花了时间改善训练也没有肌肉增长的人,就必须考虑改善营养了。 还有一种人就是需要快速增长,你的饮食的说法,肯定是违背这个要求的。不需要吃那么多蛋白质的原因是不需要长那么快,而不是少吃和多吃长一样快。 ... ★ddx★很多人的经验,是在基本不足的蛋白质摄入,突然跳跃到大量的蛋白质摄入,效果当然明显。而其对训练和自己身体的了解,并不见得有实质的提高。 如果真能保证0.5的优质摄入,加上完全合理的训练系统和技巧,我相信每个人都能最终达到完美的体型。 施瓦辛格在开始健身4年后,才有了可以参赛的基本体型。像早期的健美运动员,多数是长年累月的发展积累。 所以我承认,我推荐的饮食,不适合人们追求短期的速度。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疑问解答区|连续练了八天,要不要休息一天 (OscarBestActor)
- 快来快来!爆爆你们的!!!下胸围!!!!! (demerol)
- 最近手麻脚麻,是运动的关系吗? (Elodia)
- 疑问解答区|健身老狗在线答疑 (一个小马甲)
- 晒图求赞区|撸铁半年,明年继续 (退相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