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规律|“我在××很想死”的路牌景观分析
咕咚咚
看到友邻发了一篇“徐州路牌”的帖子,然后enen有了这篇帖子🤗
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285878072/?_i=0168835CBtdeCF
近两年兴起一阵路牌/地标打卡风,网红感扑面而来。
文字内容往往是“我在××很想你”,“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把爱留在××”。
(本人不评判爱好打卡拍照此路牌的人,因为我爱喝网红竹筒奶茶😿)
(本人未拍摄此类路牌与地标,图片均来源于🍠)







这些网红路牌/地标可能包含以下要素:
1.文字内容:“我在××很想你”,“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把爱留在××”等。
2.方位的中英文标注,英文往往起装饰作用。
3.广告。这些路牌往往是商家自己设立,吸引游客打卡拍照,或便于从远处一眼看到,起到商业宣传的作用。
在以下方面可能存在变体: 1.字体。
→颜色:正经路牌是蓝色,有些网红打卡路牌仿真,也设计成蓝色;有些与宣传对象的颜色搭配,设计成其他颜色。
→印刷体与手写体均可见。
2.物质载体。可以是路牌,也可以是其他载体,如墙面、气球、挂牌等。
3.可能与其他网红要素搭配,如热门风景区、网红饮品。
4.状态变化。明暗可能随时间变化。
这些路牌提供绝佳的打卡地,承载地理位置信息。同时,有些景区的路牌兼具指路功能。
但他们或许也存在一些问题。是否过于千篇一律,而导致无法承载特色的地域文化传播的功能?仿真的路牌是否与严肃的路牌混淆,导致真正的路牌符号指示功能减弱?什么程度的路牌设置才是符合法律规范,且不扰乱社会秩序的?
类型化的设计,让设计者不费经历,打卡者也容易理解,共同进行大众狂欢。
在经历审美疲劳之后,有人奋起反抗:“我在××很想死”!但这否是另一种形式的大众狂欢😫

有什么关于此文化现象的看法,欢迎一起交流🤗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我有一个问题|请教大家,怎么样大量获取当地城市重要地标的... (小猫钓大鲨鱼)
- 景观共赏|海口港为防人贩子的措施 (向上而行)
- 景观共赏|我们学校的英语一直都很行(bushi) (上等快乐)
- 我有一个问题|路牌规范 (Cestua fun)
- 景观共赏|南京老城区的一处路牌 (我们都是NP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