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出国前后怎么练习英语的一点思考
来自:川口袜袜子
💡点进来请大家帮dd下防沉~
楼主留英上学+上班四年啦,今天呢就来总结一下我认为出国前后练习英语的一点思路,希望可以帮到有需要的uu们!
- 生活向:
1. 点菜。虽然这么说有点 mean,出国第一年的我英语也一般般啦可以忍受俩人点菜大眼瞪小眼,但是出国到第四年我真的很难忍受跟我吃饭的人用 I want 和 this this and this 点餐。
YouTube 上有非常基础简单的点餐场景,点餐会用到的单词和短句也并不多,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呢,因为可以建立自信!当你顺利丝滑点完餐甚至还能跟服务员 small talk 一下,服务员也没有露出疑惑的表情,自己的心情也会变好捏。
2. 打电话。dddd 大家都是社恐都觉得鬼佬说太快了,但是比起留言啊发邮件什么的,我必须得说打电话的效率比其他的方法要快一万倍。那么同样的看病和找客服的英语也差不多,可以在 YouTube 自学。
3. 买东西。这个比较简单啦大家随便练练就好~
- 学习向
1. 背单词。听不懂课有80%的可能是你没背单词,不知道这个词什么意思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听明白课的。同时事实证明一年硕是不可能养成英语思考习惯的,只能尽可能多理解然后多转化成分数。
2. Critical Thinking。我发现有很多在国内上本科的同学很不会写论文和找 references,很基本的学术写作和寻找可信度高的信源属于基本常识,可以在 coursera 等地方学学。
- Small Talk:
1. 准备小话题。因为楼主现在保持着每周去一天办公室的频率,所以有限社交真的不错子!很多人担心无法融入同事,那我们不如反其道而行之,成为话题的中心。
我会每周准备一个小话题,想好我大概要说的内容,因为 small talk 本身也是茶水间闲话,准备的内容就绝对够用了。话题是你发起的,你肯定也是说最多的人,完美化解 small talk。
2. 准备答案。生活场景中有时候会跟陌生人说个几句或者跟工作人员聊两句,为什么每次都没话说,因为没准备。很多闲聊虽然看起来很随机,但日常的回答都是那么几个,适当准备一两个就行。
还有聊天的根本就是要让话一直聊下去,如果对方说今天天气真好啊,你说对啊,那就聊不下去了。举个例子可以说昨天下了大雨我淋了个落汤鸡,对方昨天肯定也活着也会有话说,或者说说天气这么好我真想去哪哪干嘛之类的。
3. 写小传。如果你跟你的朋友需要高强度输出你的过去,比如你们要谈到童年过往经历这类的,一个好的建议是你可以写你自己的小传。把你认为比较有意思的事和你日常的生活写成小故事背下来,这样在你的实用场景身体就会有记忆脱口而出,而不会出现我不知道怎么说的情况啦。
-
总的来说对我自己而言,我大概在来的第二年才可以流利应对生活中的英语使用场景,第三年开始深度关注本地的生活,也因此跟朋友之类的有话聊,也是在这一年才开始真正用英语思考,很多话脱口而出大脑不是在翻译。
很多人说的看电视剧有没有用,我觉得没有。电视剧适合本就基础不错的人,比如来了一两年进行 speak in a native way 的提高,如果基础一般看电视剧提高属于超纲了。
跟外国人交朋友有没有用,有但不强求。怀着非常功利的心态为了练英语而交朋友也是一种内耗,比起这样不如学好我前面说的那些,先把自己变成一个有意思的人,这样无论在任何语言场景你都是一个立体的人,也自然会有更多的朋友。
阅读有没有用,我觉得看你怎么看待这个。阅读和口语输出属于两个方面的内容,我在来的第二年开始看英文书和杂志,第一本书通常会看得非常慢,但啃完第一本阅读速度就会变快。在学习场景的阅读大家也读了二十几年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技巧。阅读对英语的提高是非常内化的,比如我现在阅读英文速度很快,是因为我长时间在工作场景应用的关系,但这也并不会让我的英语在其他层面有提高。
好了今天就唠叨到这里~我去睡觉啦!晚安!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互助|留子听口求助 (momo)
- 留学准备|双非医科大学非临床专业要不要去读一年港硕 (Sniper)
- 互助|润🇯🇵预备役如何克服对核污染的焦虑 (nono)
- 吐槽|艺术生润了七年多,遇到瓶颈了,我该怎么自救 (鶴門花園)
- 互助|白人男朋友想让我认识他的朋友们怎么办呢(我不喜欢白... (用户名太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