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英法,为何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海之岚
历史上的英法,为何走向了不同的道路 《法国史》第十六章 第四小节的读书笔记 http://book.douban.com/annotation/14320588/ 这一小节开头几部分,回答了关于法国为什么会走向绝对君主制这个问题。他说关键点在于法国总是处于与英国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不断的争霸之中,连年的战争不容许该国发展出像英国那样的宪政制度。反倒是集权的战时军事体制,更有利于将国家机器高速运转起来,以此打败敌人。敌人因这个体制被打败了,但同样这个体制也制服了国家内部多元的力量,法国因此而走向绝对。而英国正是由于受海洋的保护,不易受侵略(英国一直没有常备陆军,但有强大的海军),所以发展出宪政制度,允许贵族有自己更独立的地位,也不会威胁到国家的安危。类似的,中国汉武帝与匈奴争霸时期,也加速了汉帝国往中央集权方向发展的步伐。 英国贵族与法国贵族,虽然都有自己的封地,但两者有很大的不同。法国贵族的封地通常连成一片,自己是自己封地的君主,自己靠从下而上的人身依附导致的效忠,让自己自成一体。而英国贵族的封地通常会分散在许多地方,更类似一个大地产所有者,拥有土地的商业利益。法国通常传统的佩剑贵族,就是指的这些土地贵族,他们的收益来自于土地,自给自足的经济加上封建效忠,使他们更类似一个个地方独立王国。而英国的贵族通常会参与到海外和国内贸易之中(经商贸易在当时一直被法国佩剑贵族鄙视),因贸易而将贵族与他人与整个国家的利息连接在一起,因此社会更加扁平化。英国贵族武装割据,并且夺取其他贵族的土地对他自己也没好处,主要的利益在商业贸易而不是土地的农业收入,而且英国国王拥有绝对的力量来消灭武装叛乱者。英国多元的力量,但这种力量又不会危害英国整体的利益。相反多元的力量更有利于国家对内对外的经济贸易,国王也能从此得到好处,国王也会尊重贵族们的合法利益。 法国的贵族类似于一个个独立王国,所以法国国王为了国家的安危,为了能与他国争霸胜出,所以必须逐步的消番,建立自己的权威。国王依靠建立自己的官僚体系,将自己的权力伸向法国各地,可以向各地征税,干预各地的人事任免。而这个官僚体系向工商业富豪开放,出售官职给他们,这又为他培养出了一个所谓穿袍贵族的阶层,这个新贵族阶层成为国王抗衡配剑贵族的重要力量。法国国王制服了各个地方的诸侯,建立起了统一和平的法国,避免了贵族之间的私斗。这为所有法国人尤其是工商业富豪带来好处,所以他们自然支持法国国王。而法国国王也喜欢制造教士与佩剑贵族与穿袍贵族之间的各种矛盾,好从中渔利。 不过这个体系,给法国带来了内部和平,有利于法国人的生产生活。但是同时又阻碍了法国经济的发展,阻碍了法国向外殖民的力量。因为整个社会的阶层有了多余的财富,就用来购买官职或者土地,以取得贵族的地位。而不是用来扩大再生产,或者用来扩大海外贸易乃至向外殖民。社会各个阶层全部围绕着王权打转转,中央集权的巴黎王权控制了这个国家方方面面,使得贵族们完全是内向的,不像英国的贵族那样外向扩张。所以当法国大革命的时候,革命的巴黎市民控制了中央集权的心脏,于是几乎就等于控制了整个国家。 当然,我还有疑问,仅仅拿法国受其它国家的威胁作为法国王权发展成绝对君主制,似乎这个原因还是单薄了一些,应该还有其它的因素。而我上面几段谈到的,只是法国走向绝对君主制的过程以及方法,但不能算是原因。或许法国那种大陆国家,其自然条件相比英国更有利于发展农业而不是工商业。而本身的经济基础,又导致法国产生了一个个类似的,依靠人身依附关系而产生的封土诸侯,位于巴黎的法国国王与别的诸侯内部结构上也一样。所以人身依附的关系,导致由下到上的绝对效忠,巴黎战胜了法国其他的诸侯,也只是将这种效忠体系换了一种方法,变成更绝对的方式,在全法国体现出来了。 以人身依附为关键点的封建制度,是西欧普遍的制度,中世纪以来一直都是维护多元力量的制度。多元的力量是发展成宪政制度的必要基础。但封建制度的人身依附这种东西,也为往绝对君主制方向发展埋下了伏笔,变成所有人都依附于君主。在中世纪中期,英法拥有十分类似的封建制度的基础,可英法在中世纪晚期以后,却各自走向了完全不同的道路,这就和各自处于的不同地理位置,导致的各自不同的经济基础有很大关系了。 经济基础影响着人的生活方式与利益取向,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的价值观。显然商人更富冒险与自由的精神,而农民更依赖自己的领主。四处游历的商人使他们见多识广,工商业发展增加了社会总财富,也使得社会力量与思想越来越多元。而束缚于土地的农民愚昧无知让他们无从选择,更谈不上所谓自由,只能是被人操纵的奴隶。一个社会的基础是见多识广的人为多数,还是愚昧无知的人为多数,影响了这个国家的内部结构,是偏向自由还是偏向专制,而这又影响了这个国家对外力量的强大与否。法国这种国家,无法向英国那样,那么容易就摆脱旧制度对经济的束缚。工商贸易的力量始终弱小,无法改变这个国家陈旧的面貌。反倒是旧制度越来越强大,直到其自身导致国家越来越破败而使得自己不得不崩塌为止。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看过丘吉尔的《英语民族史》的进来聊下 (华袍上的虱子)
- 读郭嵩焘论英国语录有感 (原教旨托利党人)
- 我建了一个中国历史微信群 (zlc)
- 求助|调查|有人对这本维多利亚小说感兴趣吗?涉及英国历史和... (橘蘭)
- 求助 | 有对涉及16世纪英国宗教和历史的冒险小说感兴趣的豆友... (橘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