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大家如何看待文学作品用方言翻译?
来自:管埋员
最近读了斯蒂芬·金的《写作这回事》,翻译读起来还是比较流畅的,但是我不太喜欢其中的方言翻译,比如“急赤白脸”“敢情好”“这茬儿”“跌份儿”等等。
可能因为我是南方人(仅表明个人身份,与其他人无关),虽然这样能理解,但不太喜欢这种地方色彩的翻译。
不过中国文学中的方言写作,我是可以接受且喜欢的。
如果是年龄较大的译者(60后及以前的),可能普通话不太熟练,也能理解接受。但是如果是比较年轻的,我不太能接受。
既然现在都推广普通话了,除了非用方言表示不可的情况下,大多数时候是不是也应该用更标准大众的话进行翻译。
如果有不同意见的友友,希望可以友好交流。🌹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座谈|有没有一本书的书名过于前卫/古典,让你认错作者的时代... (旅行柠檬)
- 拔草|【公开】针对《卿本著者》致江苏人民出版社的诉求与建议书 (王哪逃)
- 采花|想知道各位郁郁症的uu会看什么书呢? (miracle)
- 求解|余华写的文城中 军阀时期的土匪真的那么凶残吗? (momo)
- 拔草|男作家觉得一个已逝女同性恋作家会喜欢上他是什么水平? (豆芋小狗三千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