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讨论|说实话 这部影像作品拍得真的浅薄

Ovsei

Ovsei
2023-04-15 20:45:57 已编辑 云南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Ovsei

    Ovsei 楼主 2023-04-27 01:49:08 云南

    [内容不可见] [内容不可见] 豆友202880262

    与女性男性无关 作为性少数群体之一的G 我不会失去对女性的同理感受 我说的是剧的内容不太深入 不是说剧的情感内涵 社会议题我无法共情 我是希望传播者可以表达更深层次的东西 相比之下 《阿黛尔的幸福生活》《燃烧女子的画像》电视剧《亢奋》去年的《塔尔》里面探讨的东西深度又具有十分的社会意义 既然为了酷儿更好的发展 为啥中国酷儿电影不去考虑一下更加本质的元素 让酷儿发展的更好?

  • Ovsei

    Ovsei 楼主 2023-04-27 01:50:17 云南

    浅薄的不是剧,而是你那寡淡的人生 浅薄的不是剧,而是你那寡淡的人生 淮南之橘

    人生未至尽时 他人已对我评价 感谢你的评论

  • Ovsei

    Ovsei 楼主 2023-04-27 01:56:34 云南

    无论如何 希望大家看完我所表达的 然后对我的想法进行建设性的提议和看法 女性酷儿电影一直在看 只是觉得中国酷儿电影要想传播对这个群体有益的层面可以在深度和广度上进行剖析 而不是单纯对我泄愤然后把我拉黑 理解这么做 但我只是一个观众和一个留有自我看法的受众 这么对待我的意义是什么

  • Ovsei

    Ovsei 楼主 2023-04-28 12:53:57 云南

    emmm不赞同 可能你无法感同身受,就体会不到这部剧对某些人的经历来说到底有多贴切。这也只是在 emmm不赞同 可能你无法感同身受,就体会不到这部剧对某些人的经历来说到底有多贴切。这也只是在讲一个平凡的故事而已,创作初衷就是叙事而不是教育。闯入者并没有义无反顾,她是勇敢又小心胆怯的,家庭女也有在考虑小孩家庭,不然她不会这么纠结。你对角色的评价让我觉得 你好像没看懂主角细腻复杂的情感思维🤧 ... 如果舆论不停

    其实家庭女和闯入者女的性取向认同一直都很模糊,通过镜头语言反映出来。他们的行程轨迹中都有一个男性角色对象,无论是家庭女的丈夫,亦或是闯入者女的男朋友,两女主在一些方面上是伤害到了男性对象,当然,家庭女那边是情况复杂的,是相互伤害的过程。但闯入者女那边就是单纯伤害到了自己的男朋友。基于她们高中时期的情感铺垫,很明显,家庭女高中时期性取向认同十分模糊,并且有点不太认同女性对女性之间的爱意。但闯入者女十分勇敢,可以直接表明心意。然后这个矛盾点延续到后面的故事情节发展,按照影片叙事来看,她们相遇,是基于闯入者依然喜欢着家庭女,并且让她感受到女女也是可以拥有爱情的,几次身体接触和对话,都坚定了家庭女想和她在一起的想法,促使了她和自己丈夫表明出轨。这些叙事作为一个学习电影的人,没啥观影障碍。而是整一个过程十分让人难受,因为许多异性恋或者有点道德洁癖的人观看此剧过后,会觉得她们的行为举止只是单纯在证明自身性取向,证明彼此关系的爱意,但缺失了对其它因素的考虑,会直观觉得她们是否过于自私。我作为LGBTQ群体的成员之一,这些遭遇我身边的朋友普遍发生与存在,并且,她们处理这些性取向认同上还是基于减少对他人伤害的之上。但导演的叙事结构,在最后面突然给闯入者女蹦出来一个男朋友,会让人觉得闯入者女是否真的可以照顾好家庭女,更何况她还有一个自闭症儿童,虽然,前面她们俩有一起相处好好对待家庭女的孩子,但基于家庭女和自己丈夫的对话中可以看出来,她们在一起,必然是绕不开那个孩子的,影片是失去了对这个方面的辨证叙事,而是大篇幅在两女主的情感拉扯上,就会让我觉得有点失去这段关系与客观环境的辨证思考。不知道为啥很多人说我难以感同身受这部剧,我看最后一集的时候还是被她们的复杂感情感动到了,还是说定义我难以感同身受这部剧,所以就无法客观评价这部剧了吗?我觉得,影像作品真心想让这个群体在中国发展的完善,减少刻板印象的存在,应该拍更好客观一点的影像作品。例如《阿黛尔的生活》《小姐》《时时刻刻》这种,就客观、深刻的把女同的复杂情感和社会关系上呈现的十分辛辣、精准,并且适用于每一个人观看,可以对这个群体真正做到思考。只是希望中国酷儿影视作品应该相对要发展一些了,其实类似于这部电视剧的影片,台湾已经拍很多了,比这部好的也不少。不过很感谢你的理性回答,谢谢你的参与。

  • Ovsei

    Ovsei 楼主 2023-05-12 23:46:16 云南

    gay也还是想当爹呢~咋?想去争夺三个好同志的名额呀? gay也还是想当爹呢~咋?想去争夺三个好同志的名额呀? Parque central

    无论男同性恋亦或是女同性恋又或者其它的性少数群体都会有想为人父母的呀,想做好父母的人不丢人吧。更何况我影评文章压根没涉及到为人父母的同性恋的状况。有时候还是不要太有失偏驳。

  • Ovsei

    Ovsei 楼主 2023-05-12 23:58:03 云南

    不是特殊是特别,有自我有个性,是婷婷对怡敏的评价,不单单指性取向,是婷婷真的懂怡敏,知道她 不是特殊是特别,有自我有个性,是婷婷对怡敏的评价,不单单指性取向,是婷婷真的懂怡敏,知道她不想作为父权制的傀儡压抑地活着;而且婷婷说的和大家一样,是说怡敏放弃自我选择主流异性恋模式,各位都看剧了吗? ... 周日午后

    因为原台词是用的特殊。人都具有差异性,所以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剧里两女主肯定是最相互了解的,所以他们的话语只是代表他们角色所表述出来的语境。家庭女因为受到客观环境的影响,包括你说的父权因素也是其中之一,所以她后面大胆的向自己老公提出离婚,是追随自身内心的变化。异性恋霸权很容易让大众自然而然的认为自己本源就是异性恋,婷婷说她特殊,是因为发现她有喜欢同性的潜质,基于客观环境,怡敏高中阶段没有那么勇敢。这些都是很容易看出来的。 但我是根据于婷婷的话语所表达出来的语境,在酷儿影像传播中,是不利于大众去理解的,容易把性少数群体归于特殊群体,其实,新少数群体并不是特殊的,也并不是特别的,他们只是在人数数量上是相对于少的,但和异性恋群体是一样平等,普遍存在的。因为将性取向特殊化,容易导致习惯于从众的人们将性取向归于不可触碰的特殊品。 你说的我是十分赞同的,这是我针对于那个片段的想法。

  • Ovsei

    Ovsei 楼主 2023-05-13 00:00:11 云南

    爱情就是爱情,和酷不酷儿的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推荐读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完才懂什么叫灵与 爱情就是爱情,和酷不酷儿的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推荐读霍乱时期的爱情,读完才懂什么叫灵与肉的统一 ... 淮南之橘

    爱情就是爱情没错的,但爱情的存在与发展都是会受到许多客观因素影响,例如怡敏和婷婷都受到了父权霸权和异性恋霸权的负面影响,所以,她们的感情关系并没有得到正向的发展 才催生出她们的爱情是如履薄冰的。个人拙见。

  • Ovsei

    Ovsei 楼主 2023-05-20 12:23:21 云南

    “小哲挺可爱的 因为是我俩生的嘛” 和拿小哲当作品的顺直男比起来我觉得婷婷真的好太多 “小哲挺可爱的 因为是我俩生的嘛” 和拿小哲当作品的顺直男比起来我觉得婷婷真的好太多 NN

    是这样的 很明显婷婷是懂得关心孩子的

  • Ovsei

    Ovsei 楼主 2023-05-20 12:23:46 云南

    花香的亮点在于影片的镜头呈现以及角色的情感表达都很细腻,这在为数不多的gl影视作品里是非常难 花香的亮点在于影片的镜头呈现以及角色的情感表达都很细腻,这在为数不多的gl影视作品里是非常难得的,另外怡敏对自我认同的模糊、游移不定,更是能反应出很多女性性少数群体的现实困境与压抑的心理,影片是比较理想化的,给了怡敏一个婷婷,勇敢、率性,也许达不到你所说的现实意义的深度,但不妨碍它是一部好片,虽然同样是性少数群体,但女性性少数群体有她独特的现实困境,这部剧可以让人了解到有这样一些女性在社会中扮演着各种不属于她的角色,让人看到有这样的一群人存在,也可以让人开始思考她们的枷锁从何而来,了解到她们内心真实的情感挣扎,也让怡敏们可以更坦然地面对自己的内心,这就已然是一部好剧 ... 迷糊的FANS

    是的 很客观的评论👍🏻👍🏻

  • Ovsei

    Ovsei 楼主 2023-06-04 16:34:29 云南

    建议看看咱们有多少拉片再来说“浅薄”吧,量变引起质变,这列文虎克的精神还不如留着去祈祷祈祷 建议看看咱们有多少拉片再来说“浅薄”吧,量变引起质变,这列文虎克的精神还不如留着去祈祷祈祷各大制片和导演多拍点拉拉片吧! ... 特喜欢短发

    我学的传媒专业,每天进行拉片是必要的任务。一般来说,像科班出来的导演或者编剧在本科学习阶段,都会有观影上面的要求,但怎么通过影像去表达思想,在专业学生上或者专业职业人上都有差异性。

  • Ovsei

    Ovsei 楼主 2023-06-20 23:02:36 云南

    影片作为商业化的产物必然有其受众范围 显然楼主属于范围之外 因此独立进行自己的理解就行了 当 影片作为商业化的产物必然有其受众范围 显然楼主属于范围之外 因此独立进行自己的理解就行了 当然寻求更多人的认可就很难 ... 柴阿狗

    没有必要性寻求任何人认同了,只是单纯发表观影想法。我相信有平权意识的社会议题影片,受众是全部人。女主获奖时也是说让影片可以激励到任何一位酷儿,作为性少数群体一员,只是希望有更多深度关于性少数群体的影视剧而已。别无他想。

  • Ovsei

    Ovsei 楼主 2023-06-21 11:47:38 云南

    看到你的观点和以上的讨论,其实我有在想浅薄这个词,何为浅薄呢?古人说大智若愚、大音希声、大 看到你的观点和以上的讨论,其实我有在想浅薄这个词,何为浅薄呢?古人说大智若愚、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在我看来这部剧的创作者是生活的用心感受者扑捉者,也是用心呈现者。至于你说到的,剧中人物的选择似乎加重了性少数群体平权道路的曲折、没有考虑同性恋对小哲的影响,如果按照这个说法,我想一切或者大部分影视剧都不该存在了,它们也都在类似的或者截然不同的问题上加重着什么,不是嘛~我想人面对情感的时候,是没有办法全然理性的,如果能做到那就不是人而是神了,这世界也不是人间而是天堂了。 你提到有一些影视剧让人思考意义深远,花香似乎没有。可是,我们今天的讨论不是思考嘛,花香的表述,让那么多花粉陷入回忆, 回忆不是很好的思考嘛~我们回忆过去审视过去,我们改变现在,一个个花粉的哪怕极微小的改变,不也是这世界的改变嘛~ 还有哦,原台词用的不是特殊,而是特别,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特别的啊~ ... 光儿光儿

    古人所说的大智若愚是建立于本身具有智慧的人,却此类人外在表现是愚钝,好比北大数学科研工作者韦神,他是十足聪慧的,虽然外在表现肆意,却依然掩盖不住他本身所散发的智性。而大音希声、大象无行喻指“越是大的成就往往越不可估量,越是大气度的往往越不可形容。”其实,这句源于道德经的语境更适用于我的观点,即深度社会议题影视剧要潜移默化的表达出更加广度的思想维度和引导功能。 我所说的轻薄,单纯指的是导演或者编剧在处理一些感情戏没有考虑到更加具体或者更加具有现实可能性的行为发生片段。人生可以狗血,狗血可以撒满大地,如果只是相同趣味的受众看了一部只迎合一部分受众的影视剧,那么,导演原想通过影像内容所表达的意志就无法触碰到大众,所以女主获奖时所说的获奖感言便无法得到广大受众的证实。 例如《断背山》,它的故事情节其实是很容易拍的狗血的,但导演通过不言而喻的表现技巧,使得这个故事可以让广大受众得到理解,理解性少数群体在特定情况下的无奈。 又例如《阿黛尔的生活》,它的故事情节也是很容易被拍得很狗血,但导演用了特别针砭时弊,直击要害的表现技巧,所以,这个故事让大家感同身受,因为无比真实,她们的误解、吵架等与大众相似,因此也能够理解到这个故事的内核。 而花香最后一集有一段是家庭女去闯入女的家里面找她,和她表明爱意,但发现她是有男朋友的。后面是一段追逐戏和两个人敞开心扉的戏。但那个男朋友就没有后续了,按道理说,是应该给个处理,无论是隐喻或者明喻,不至于让一部分观众看到这一段,会心生厌烦闯入女其实也不过如此。意思是,导演可以通过其它表现手法,让这一段更加让受众身临其境的感同身受这个人、这个性取向的人的无奈和愤慨。 就“特殊”一词使用,我承认是我的错误,但并不妨碍原语境所表达的意思。 第五集,2:59时,闯入女原台词“你明明可以很特别,为什么要跟大家一样?”这段话是有悖于你所说的“每一个人都是特别的啊”的语境,因为闯入女所说意思很直白了,即大家都是一样的性取向,为什么家庭女要和大家性取向一样,而并不选择非大众一样的性取向。这段其实关于酷儿群体所看而言,其实是难以接受的,难以接受的点就是,酷儿群体所秉持的性取向观念是“流动性的性取向,流动性的性别”,按此理论底层逻辑出发,它的本源思想为每一个人都会在不同阶段拥有不同的性取向或者性别,即人具有差异性。而闯入女所表达的不一样是用大家的一样对比出家庭女的特别,其实是割裂了大家也是不一样的,就如你所说,大家都是不一样的啊,是的,我赞同你这个观点。如果单纯讨论闯入女在高三阶段针对于已经大学阶段的家庭女的而言,闯入女所持有恋爱观和性取向观是具有险隘思维的,这个思维按个体而言进行信息传播是没问题的,但在影视剧当中,是要考虑这个信息内容是否可以有效的传播给受众,让受众可以感同身受她、了解她、理解她,而不是由这段戏产生的排斥这个人物,进而排斥这个群体,加重相关刻板印象的现象。 很感谢你的回复呀,谢谢你指出我的错误。

  • Ovsei

    Ovsei 楼主 2025-02-21 05:42:05 云南

    你太公式化了,人不能脱离实际去看电影(以及拉片是le片,不是你理解的逐帧拉片)。我觉得这部电 你太公式化了,人不能脱离实际去看电影(以及拉片是le片,不是你理解的逐帧拉片)。我觉得这部电影的主要受众还是lgbtqia+里的顺性别女性,你作为顺性别男性无法理解其中细腻的感情很正常,le爱上直女和g爱上直男是不一样的感觉。你说家庭女的取向很模糊,然而在现实生活里,女性的取向就是容易比男性模糊,你可以了解下bi的性别比例,女性远超男性。这部电影除了le爱情外,还呈现了婚后传统女性的生活,我认为这很真实,这是你体会不到的。还有我觉得你过于担心这部剧给大众带来LGBT不好的影响,这剧明明给大家呈现了很真实的同性恋情(是不是异性恋也要担心廊桥遗梦会给大众带来异性恋不好的印象),像bl剧那种只给大众带来好印象的才不好吧,以前成都出过一个g的群体事件,我看到很多评论说“我还以为g像小说里那样美好,没想到做这种ex的事”,这种问题更大。 ... 再取名就崩溃了

    十分感谢那么久的帖子还有人回我呀。我个人而言,面对你的回复,我觉得可以不用揣测我如何观影,因为个体视角具有差异性,一定要解释我的私人观影习惯的话,我是多重思维看待影像的,也就是我可以在专业理论以及领域内去看,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去看,也可以结合相关社会新闻与事件去补充,更可以什么都不想就纯欣赏,我可以选择多种视角享受影像魅力。 至于你所说的顺性别男性无法理解其中的细腻感情很正常。我个人认为,我能体验与共情出《阿黛尔的生活》《燃烧中的女子画像》《小姐》《塔尔》等影像以及剧中人的所情所感,也能联系到现实生活中的l朋友与亲戚的遭遇,我不觉得我缺失对这部剧的感情细腻体验。以及l和g爱上“直”人有不同感受,甚至女性的性取向更容易比男性模糊这些我无法给出我的个人明确回复,因为我现所查阅的文献与资料没有实证研究去证明这些差异的客观性与具体性。如果单是个体经验的话,我认为个体差异本身客观存在,这也是源于不同主体与不同客体之间互动所造成的,例如阶级、教育水平、主体意识、家庭背景、圈层机制等因素,因此体感也各有所不同属正常现象。 因为自身就属于性少数群体之一,因此我个体感受与经历自认为具有一定深刻性,加之我喜欢电影与影像,所以大量的阅片与拉片让我觉得这部剧确实存在不足,在我眼里这部剧就是gl剧中的bl剧,具有典型的唯美镜头与语言表现,唯一不同于以往的唯美gl剧的是最后一集具有现实主义色彩,所以我觉得最后一集是整部剧最好的。 我觉得,想要这个群体更好,或者说让相关个体可以更好的生活在这个异化社会中,相关艺术创作者应该给予最大程度的努力利用极致的镜头语言与过硬的文本叙事去还原这个群体的困境,或许这样才可以破局。但以上私人观剧的评价也只是我一家之言,我也没有绝对否定这部剧的进步性,也没必要这么做。但存在不足的地方,我愿意保留批判,也愿意接受不同的人对我公共平台的公共发言具有一样批判性的观点与反馈,这样交往的理性才会促进相关市场或者受众的成熟。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10917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