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中客-《数智革新: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书评
常思阁
《数智革新:中国企业的转型升级》(杨国安著)一书挺好看的,值得阅读。分数1-10,只打整数分的话,我给本书打8分(豆瓣评分7.8)。
总体评价:
这是一个数字化、智能化的时代,无论是相关从业者,抑或是普通人,在读了本书后,都能对数智化有更好更深的理解。本书提出的“杨五环”理论模型非常精练,并且结合美团、便利蜂、新瑞鹏、新希望、贝壳等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企业类型的五个具体数智化转型升级的案例来论述了“杨五环”理论模型,把理论与实际结合得非常充分,深入浅出,让读者能够对数智化有更充分的认知与更深层次的理解,是一本了解时代变化、了解当今企业需求的一本好书。并且,本书讲述的五个具体案例,也能够让读者对这些企业及背后行业的一些特征、本质有相当程度的认知,有助于读者去认识社会、了解商业、理解世界。
本书主要的不好我觉得有两点,一是有些内容略显深奥,需要反复思考,而且还不一定能想明白,反正我是有不少内容没有理解到,二是本书虽然确实高屋建地阐明了数智化的核心并举例详细解释了,但多是从管理层的角度出发讲述的,对企业管理层的帮助很大,但是对于普通员工来说,还是没有说具体要怎么和公司一起、甚至是帮助公司去推动企业的数智化。但,金无足赤,相比于这本书对数智化的全面介绍讲解和对具体企业的深刻剖析,这两点不足基本可以忽略。
下面,我针对本书谈及的具体企业谈一下我的感受,主要谈美团的,其他的顺带简略聊聊。
首先说一下美团案例给我的感受:
一、要想实现数智化,企业从上至下,必须思路一致,而且必须是上面的领导带着下面的员工进行数智化转型,而不是下面推动着上面去转型。正是因为美的集团的总裁方洪波坚定地推动数智化,才能够在企业改革过程中力排众议,带领美的集团在其他企业尚在摸索甚至还没开始数智转型的时候就完成企业的华丽转型,并且成为了中国家电行业市值最高的公司。
二、数智化改革,除了要有上层的支持外,还需要上层切实地赋予改革的人以充足的信任与权力,这样执行人才能够在各个环节推动其他部门一起改革,而不是做出尝试推广使用的时候面临其他部门的人前一套背后一套的虚与委蛇。就比如方洪波在数智化改革方面充分放权给张小懿,并且将他提升至公司最高决策层中,所以,在推动数智化的时候,张小懿遇到的各种各样、大小不一的阻力才能最终被客服。
三、数智化改革必须是由点到面,从局部到整体进行。如果在改革刚开始、还不成熟的时候就急于求成,盲目地一体推进,就像是组装一台机器一样,连螺丝都还没有研究清楚该放哪里,就准备去研究外壳要怎么组装了,又怎么可能成功呢。更何况,数智转型可不像组装机器一样,还要个说明书以供使用。
四、数智化改革,在一开始的时候,或者是在局部看起来,可能会不好用,甚至比旧系统更难用,因为这种变化是服务于大局,服务于整体的,从单个的个体、部门甚至是子公司而言,在短期内可能反而会造成效率的下降。这个时候,就需要每个个体要真正理解数智化改革的目标,是整个组织效能的提升,而不是每个个体。否则,个体很难和整体思路一致,自然也就不愿意甚至不会为了大局去改变。这就是为什么美的的改革是从试点推广到其他部门,最后再推广到全集团。
五、数智化绝对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先有正确的认识、然后长期坚持、然后不断试错修正总结提炼才有可能成功。美的的数智化前前后后经历了多年,而且有多个阶段,改变了一系列的系统、流程、机制,研发迭代了很多个APP、小程序,才最终成功,这个过程如果没有足够的耐心、定力、投入,是不可能完成的。
然后,说说便利蜂案例给我的感受:
便利店、或者说超市、零售行业,那真的是一个苦兮兮的行业。即便是便利蜂这样从互联网思路切入的思路极其先进、数字化程度本就颇高、管理理念又别具一格且颇有成效的企业,也经历着巨大的起伏与波动,我觉得本质上便利店行业还是靠规模来扩大营收进而提高利润,但是一旦遇到诸如新冠这样的情况,很容易因为一环出现问题,导致一环接一环的崩溃。而且,不知道是企业有遇到问题了,还是说确实没有往西南推广,反正目前在成都没有一家便利蜂便利店。
接下来说说我对新瑞鹏案例的感想:
因为我家里有猫有狗,所以知道现在的宠物行业有多赚钱,尤其是医疗。没想到的是,在几年前,十几年前,这个行业居然是一片混乱,并且兽医没有任何地位。可以说,新瑞鹏的数智化,改变了自己,也改变了行业。并且,在该案例中所提到的AI智能对辅助影像诊断案例的比喻,让我明白了为什么现在那么多厂商希望用AI辅助医生对人进行诊断:即使是老司机,现在上路,也很习惯于使用导航,因为导航真的能帮助司机驾驶得更轻松,省去司机原来消耗在思考“路怎么走、时间还有多久、路会不会堵”等事项的精力,AI对于医疗的诊断也是类似的道理,能把一些不需要医生就能判断的东西模式化、固定化,不仅提升了单个诊断的效率,也节约了医生的时间,让医生有更多的时间休息、或是为其他病患诊断。
下面谈谈我对新希望案例的感受:
说实话,这几个案例里面,我觉得新希望的数智化改革是最模糊的,甚至我觉得他们的创始人都没有坚定地要进行数智化改革,而是走一步看一步。尽管事后来看,他们的数智化改革成功了,通过新创一个企业来走通了数智化变革的道路,并且反过来哺育集团,将集团的业务从农牧拓展到了投资,带领企业暂时走出了困境,但是,就这两年的情况来看,新希望又陷入了困境,因为他们的投资收益下降了,他们似乎又将注意力回到了农牧等曾经的主业上面。反正新希望的案例我是最没看懂的,结合他们现在的艰难处境,可能,这也是因为他们的数智化方向和战略没有那么清晰造成的吧。
最后谈谈贝壳/链家的案例吧:
除了美团,让我感触最深的案例就是贝壳了。美团和新希望都是传统企业,是不得不求变而做出的数智化变革,便利蜂是直接从互联网视角切入传统行业,新瑞鹏则是在行业一片混乱之际走出了一条康庄大道,只有贝壳/链家,是在行业格局已经被他们建立,蒸蒸日上之际,居安思危、主动求变,站在未来的视角,主动积极(甚至可以说激进)超前地开启了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数智化变革,尽管事后证明他们是成功的,高瞻远瞩的,但在当时,他们所遭受的质疑和抵抗,无论是内还是外,都是非常严重的。毕竟,其他案例或多或少都是不改变则不能生存,而贝壳/链接却是在站在行业顶点之后的又一次求变,很多人是害怕承受这种“变法”失败的。就如同美的里面的案例所说,很多人即使觉得方法过时了也不愿意改变,一方面是不愿意或者说不能学习新事物了,另一方面是他们害怕变了后,会损失更多。更何况,本来是蒸蒸日上的链家呢?难的不是接受新理念,而是改变旧观点,尤其是依靠其获得过甚至是正在获得巨大成功的旧观点。
贝壳的数智化,是在已经颠覆了一次行业的基础上进行的二次颠覆,从链家横空出世而言,他们已经让房地产行业透明化、公开化、信息化,让买家卖家、中介、公司都获得了巨大的提升。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又搭建了一个平台,让所有的中介、公司互利互惠,进而进一步惠及到买家卖家,真的是对行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尤其是,我因为成长经历,很早就接触到了房地产行业,我真的是切身感受到了房地产行业的变化。
然而,贝壳/链家他们在各行业、经纪人带来尊严的同时,他们的底薪制度,也导致一些人开始在店里拿着底薪和共享提成躺平,这点反而又影响了买房者和卖房者的权益。所以,可能各种制度都有利有弊吧,没有绝对的好,只有相对的好。
总而言之,《数智革新》是本好书,但要看懂他需要花费相当的时间,而且一定要结合书中的具体案例去理解乃至实践数智化,如果只看前面的理论部分,会觉得这些概念很虚无缥缈,不仅无趣生硬,而且有点晦涩难懂,很难理解记忆,然后就可能因看不下去而弃掉。可能这也是这本书评分没有那么高的原因吧。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有人一起读苏轼吗? (乌兰巴托的夜)
- 读书分享会|想找几个杭州书友组队 (过河卒)
- 坚持阅读的读书搭子 (锡瓦塔内霍海滩)
- 读书分享会|氛围轻松的读书群,找读书搭子啦,期待有缘的书... (沈秋筠)
- 读书群 (小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