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动我的TED演讲笔记 (最新更新:自然、美与感恩)

小英Sunny

来自:小英Sunny(@小英的智慧点心坊)
2012-04-06 09:57:02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小英Sunny

    小英Sunny (@小英的智慧点心坊) 楼主 2012-04-06 10:00:20

    小英的TED笔记#1:拥抱遗憾:不要一悔再悔

    我们都不想生活有遗憾,可是大多数人却容易陷入后悔之中,就像《武林外传》中的佟掌柜,她的口头禅就是:“我真是好后悔啊,我从一开始就不应该到这个地方来,如果我……”。

    我也是个容易后悔的人,经常对过去的一些事情后悔,也是我容易对自己不满的原因之一。所以,当我看到TED网站上凯瑟琳・舒尔茨 (Kathryn Schulz ) 这个名为“不要一悔再悔”(Don’t regret regret)的演讲时,我眼前一亮,马上就看起来,希望能得到一些启发和洞见,让我能够好地面对自己的“后悔”。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英文“regret”,中文可以是:遗憾、后悔、懊恼等等。

    凯瑟琳・舒尔茨是美国记者、作家和公共演讲家。她用自己身上纹身的例子,来告诉我们如何接受我们的遗憾。虽然,在留言中,有些人对她得演讲不以为然,但是我确实从中获益的,下面分享一些我觉得受到触动的观点。

    1. 后悔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

    凯瑟琳指出无法体会后悔其实是反社会人格的诊断特征之一,这可算是脑损伤的一种特征。如果想过一种没有后悔的生活,那么有个方法就是——前脑叶白质切除术(呵呵!好恐怖!)。如果你想做个正常人,那么就要学着不是不要有后悔,而是要和它共存(need to learn to live, not without regret, but with it)。

    1. 什么是后悔?

      “当我们觉得,如果过去做过一些不同的事情,目前的处境会更好或是更幸福,我们所体验到的情绪就是后悔

      Regret is the emotion we experience when we think that our present situation could be better or happier if we had done something different in the past.”

    凯瑟琳认为后悔包含两点:对象(agency)和想象(imagination),前者是我们曾经作过的决定,后者是我们想像回到过去所能做的选择,眼下和未来会如何不同。如果这两点得数量越多,体会到的后悔就越强烈。

    我的体会是,特别当各种后悔的事情夹杂在一起的时候,破坏力特别强,会有一种“这些年我究竟在干什么呀?”或是“我浪费了这么多时间”这样的强烈的自我批判。

    3.后悔的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否认。不想问题的根由,也不想解决,就是希望错误消失。第二个阶段是困惑。无法认同和理解,那部分作出后悔决定的自己。因而带来了第三个阶段——强烈的自我惩罚的愿望。第四个阶段是心理学家所说的强迫性重复,也就是持续不停地重复前面的三个阶段。凯瑟琳特别强调还有第五阶段,那是“一种存在性的觉醒”(a kind of existential wake-up call)。意识到我们特别想改变某些生命中发生的事情,但是有时候我们不能象用电脑键盘上的命令——Control-Z那样把这些事情“撤消”。这一点对有控制欲的人和完美主义者来说尤为痛苦。

    我是有完美倾向的人,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呀。但是现在我意识到,如果人生中的很多事情真的如电脑指令那样能用Control-Z来“撤消”,未见得是一件好事。我们可能反而很难从这些事情中得到学习,活得轻率肤浅,而没有办法触摸到生命中深层次的东西。

    4.如何面对后悔?

    凯瑟琳对我们如何平和地面对后悔,给出了三点建议: 第一点就是认识到后悔的普遍性会让我们好过些。第二点是学会自嘲,用幽默帮助我们度过难关。第三点是让时间抚平这一切。你会发现“有些你后悔的东西,并不是你以为的那么糟糕”(Some of your own regrets are also not as ugly as you think they are)。她以自己肩膀部的指南针纹身举例。 5.关于后悔的洞见

    凯瑟琳在演讲快结束时的两句话,特别富有洞见和力量。

    “问题的关键不是过没有后悔的生活,而是不要因后悔而厌恨自己。 The point isn’t to live without any regrets. The point is to not hate ourselves for having them.”

    这也是Tal Ben-shahar在2008年哈佛幸福课中一再强调的“准许自己为人”(“The permission to be human”)。只要是人我们就会犯错,做出让我们后悔的事情。

    “我们应该学会去爱那些自己制造出来的不完美有缺陷的东西,并原谅自己制造了这些。后悔并不是要提醒我们自己做得很糟糕,而是提醒我们自己知道能做得更好。 We need to learn to love the flawed, imperfect things that we create and to forgive ourselves for creating them. Regret doesn’t remind us that we did badly. It reminds us that we know we can do better.”

    原文地址:http://www.wisdomsnack.com/633.html

  • TM的。

    TM的。 (开始。) 2012-04-19 22:09:43

    没视频的吗

  • 小英Sunny

    小英Sunny (@小英的智慧点心坊) 楼主 2012-04-19 22:18:50

  • 简佳y

    简佳y (一直向前走,不要回头) 2012-04-21 00:49:59

    后悔~

  • 松鼠2号

    松鼠2号 (忙碌的咸鱼一条) 2012-04-21 01:26:21

    i desperatly love the last sentence

  • 阿伏伽德罗条命

    阿伏伽德罗条命 (Isis moriendo renascor!) 2012-04-21 01:39:10

    很好,Lz继续~

  • 小英Sunny

    小英Sunny (@小英的智慧点心坊) 楼主 2012-05-10 19:03:38

    小英的TED笔记#2:内向者的力量

    “这确实意味着独处很重要,对于一些人来说,独处是他们呼吸的空气。 it does mean that solitude matters and that for some people it is the air that they breathe.”

    —苏珊·凯恩(Susan Cain)

    在当今的年代,“内向”往往带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人们经常会把它与“性格孤僻”、“不善交际”、“不和群”这些字眼联系在一起,反过来外向和爱交际则通常作为优点而备受推崇。

    我是一个内向的人,喜欢安静和独处。一个人散步、看书、思考、书写,都是我很享受的事情。对我来说,每日有一小段时间的独处,是非常有必要的。我爱家人和朋友,也喜欢参加一些团体活动,但是如果很多天没有独处的时光,我会感到有些身心疲惫和烦躁。曾有一日,实在忍不住了,就在在书房门上贴了一张纸,写着:“我要独处! Leave me alone!” 昭告家人,我要一个人呆着。

    虽然随着年岁渐长,越来越能接纳自己,但是心底对于自己这种个性还是会隐隐约约地有些不安,甚至有那么一丝丝地羞愧感。当我看完美国作家苏珊·凯恩(Susan Cain)的名为"内向者的力量"(The power of introverts)的TED演讲,除了深深共鸣之余,也对于内向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1 什么是内向?

    内向并不是人们常以为的害羞,害羞是对于社会评价的一种恐惧。苏珊认为一个人内向还是外向主要的区别在于如何对刺激(stimulation)做出回应。外向者渴求大量的鼓舞和激励,而内向者却在处于更安静和低调的环境中时,才精力最充沛,能力最强。要使一个人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天赋,最好是让他处于最适合的刺激区域状态(the zone of stimulation) 。

    2对内向者的偏见

    但是现代社会却对内向有偏见,具体体现为最重要的社会机构都是为外向者而设计,例如学校和工作单位。老师喜欢外向的学生,而那些喜欢独处或是喜欢一个人做事的学生常常被视为异类;很多人在开放的空间工作,经常要受到同事的干扰,团队工作被视为是最主要的工作方式。

    有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人是内向者,这意味着每两个或是三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内向的人。这些人经常要违背自己真实的感受,去屈服于这种偏见,把内向当做一种缺点,努力让自己去适应外向者的角色。苏珊以自己为例,她曾经违背了自己喜欢安静和内向的个性,去做了华尔街的一名律师,而不是一直想成为的作家。 这种内向者的屈服,在她看来对于整个世界而言是一种损失。

    3内向的独特作用

    内向的领导者在管理积极主动的下属时,容易让他们自由发挥自己的创意;而外向的领导者则容易在很多事情上打上自己的印记,那么其他人的创意就很不容易受到重视。历史上很多具有改革能力的领导者都是内向的人,比如甘地和埃莉诺·罗斯福。

    在创意和创造力方面,内向性尤其重要。心理学家在研究那些最富有创造力的人的时候,发现这些人有着很明显的偏内向的痕迹。这是因为独处对于创造力至关重要。比如达尔文会拒绝了晚餐派对,自己一个人在小树林里漫步。

    而那些探索生命奥秘的圣人先哲们—佛陀、耶稣、穆罕默德,都会独自到大自然旷野中独处,等他们有了深刻的顿悟后,又回到人群中,把他们领悟到的传播给大众。

    之所以需要独处,是因为当一组人在一起的时候,人很容易就本能地模仿他人的意见和想法,很难有自己独特的发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很早前的一本书《乌合之众》,里面就有很多传神的描述。

    4内向和外向的平衡

    苏珊再三强调,她不是反对社交、团队合作,也不是反对外向者,事实上她的丈夫和很多朋友就是外向者;她的意思是,就像阴和阳需要平衡,整个社会文化也需要内向和外向的平衡。

    “但是我想说的是,越给内向者自由让他们做自己,他们就越可能想出解决问题的独特办法。 But I am saying that the more freedom that we give introverts to be themselves, the more likely that they are to come up with their own unique solutions to these problems.”

    她花了七年时间,写了有关内向者的一本书。在那段时间里,她处于一种喜悦的状态,因为可以:

    “我阅读、我书写、我思考、我做研究。 I was reading, I was writing, I was thinking, I was researching.”

    听到这里,我不由脱口而出:“me too ! 我也是啦,我也好喜欢这个过程。”

    演讲最后她告诉内向者:

    “世界需要你们,也需要你们所带的东西。 the world needs you and it needs the things you carry.”

    亲爱的朋友,如果你是个内向者,请相信自己独特个性所带来的天赋;如果你是个外向者,那么身边亲朋好友中,肯定也会有一些内向者,请你理解他们对于独处和安静的需要。我在这个演讲下面,看到一个母亲的留言,她那13岁的女儿是个内向者,而她是个外向者。她一直努力想让女儿外向些,这个演讲让她意识到让女儿做自己是多么重要。

    我的母亲是个外向者,退休后,在家里基本是呆不住的,她每天有很多活动,打太极、打门球、搓竞技麻将,还常去比赛;而我的父亲个内向者,他喜欢钓鱼、看书,偶尔和朋友聚会一下,大多数时间是呆在家里。姐姐认为父亲要向母亲学习,多出去和人聊聊天。我现在倒是蛮能理解父亲的,这种生活是他所需要的,所以去年给他的生日礼物是一套《金庸全集》和二月河的一套帝王系列。呵呵!当我拿出两大箱书的时候,姐姐傻了眼。

    当然这世界没有绝对的内向者和外向者。内向者在某些场合,让人觉得颇为外向,比如苏珊的演讲就颇为生动有趣,热情洋溢,如果她不说自己是内向者,我会觉得她是个颇为外向的人。而我在有些亲人和朋友面前,也会变得很呱噪,容易滔滔不绝讲很多话。

    你呢?你是个内向者还是外向者?

    对这个演讲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TED或我的网站观看这个演讲

    http://www.ted.com/talks/susan_cain_the_power_of_introverts.html

    .............................................................................................................. 版权声明:文章均为卢小英原创,转载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

    原文地址:http://www.wisdomsnack.com/890.html

  • 小英Sunny

    小英Sunny (@小英的智慧点心坊) 楼主 2012-05-10 23:11:54

    i desperatly love the last sentence i desperatly love the last sentence 松鼠2号

    me too!

  • 小英Sunny

    小英Sunny (@小英的智慧点心坊) 楼主 2012-05-10 23:12:51

    很好,Lz继续~ 很好,Lz继续~ 阿伏伽德罗条命

    呵呵,谢谢鼓励,我会陆续更新的。

  • 森山葵花籽

    森山葵花籽 (ruined everything) 2012-05-10 23:13:21

    这个要看看!

  • Elane

    Elane (neko老师) 2012-05-11 17:21:55

    我都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内向者了,自从受到内向性格的牵制后有故意强化外向的那一面,现在常常在内向外向之间切换,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影响

  • 半睡半醒间

    半睡半醒间 (I) 2012-05-12 10:05:16

    相对而言 外向者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较少,新鲜的创意独特的想法大多来自内向者,但外向者使思想广为传播,两者的互补确实非常重要,所以对内向者的偏见实在不必要。外向者总希望同化内向者,而这总是失败的,于是内向就有了贬义。

  • 小英Sunny

    小英Sunny (@小英的智慧点心坊) 楼主 2012-07-10 21:01:53

    小英的TED笔记#3:脆弱的力量

    脆弱是人们不大愿意提及的话题,因为它意味着容易受伤,容易陷入随之产生的痛苦之中。大多数人既不希望自己是脆弱的,也不愿与脆弱的人为伍。

    美国休斯敦大学的社会工作学教授Brené Brown却说:

    我知道脆弱是羞耻和恐惧的核心,是为了自我价值的挣扎,但它同时也是欢乐、创造力、归属感和爱的源泉。 I know that vulnerability is the core of shame and fear and our struggle for worthiness, but it appears that it’s also the birthplace of joy, of creativity, of belonging, of love.

    在她2010年名为“脆弱的力量”的TED演讲中,Brené就“脆弱”提出了很多发人深省的洞见,这些涉及了人性深处多个方面,故而引发很多人的共鸣。看过的人仍不住推荐给朋友和身边的人,使得这个演讲一直是TED点击率最高的几个视频之一。

    对于一向不满于于莎士比亚那句:“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的我来说,如果可以,真想把“脆弱”这个词从人生的字典中删除,或者是排到很后面去。Brené的演讲和她的书 The Gifts of Imperfection,颠覆了我对脆弱的看法,让我知道呈现自己的脆弱性不仅不是弱者的行为,反而是一种勇气的展现;脆弱不应该被丢弃,因为它是人性的一部分,是人与人之间建立深层关系所必须的。

    让我们看看Brené是如何一步步让我改变想法的。

    其他内容请看http://www.wisdomsnack.com/1136.html

  • 大心脏的猜想~

    大心脏的猜想~ 2012-07-11 10:18:24

    小英的TED笔记#3:脆弱的力量 脆弱是人们不大愿意提及的话题,因为它意味着容易受伤,容易陷 小英的TED笔记#3:脆弱的力量 脆弱是人们不大愿意提及的话题,因为它意味着容易受伤,容易陷入随之产生的痛苦之中。大多数人既不希望自己是脆弱的,也不愿与脆弱的人为伍。 美国休斯敦大学的社会工作学教授Brené Brown却说: 我知道脆弱是羞耻和恐惧的核心,是为了自我价值的挣扎,但它同时也是欢乐、创造力、归属感和爱的源泉。 I know that vulnerability is the core of shame and fear and our struggle for worthiness, but it appears that it’s also the birthplace of joy, of creativity, of belonging, of love. 在她2010年名为“脆弱的力量”的TED演讲中,Brené就“脆弱”提出了很多发人深省的洞见,这些涉及了人性深处多个方面,故而引发很多人的共鸣。看过的人仍不住推荐给朋友和身边的人,使得这个演讲一直是TED点击率最高的几个视频之一。 对于一向不满于于莎士比亚那句:“弱者,你的名字是女人”的我来说,如果可以,真想把“脆弱”这个词从人生的字典中删除,或者是排到很后面去。Brené的演讲和她的书 The Gifts of Imperfection,颠覆了我对脆弱的看法,让我知道呈现自己的脆弱性不仅不是弱者的行为,反而是一种勇气的展现;脆弱不应该被丢弃,因为它是人性的一部分,是人与人之间建立深层关系所必须的。 让我们看看Brené是如何一步步让我改变想法的。 其他内容请看http://www.wisdomsnack.com/1136.html ... 小英Sunny

    感谢分享。 博客要fan qiang,才能访问的。

  • 小英Sunny

    小英Sunny (@小英的智慧点心坊) 楼主 2012-07-11 11:54:02

    感谢分享。 博客要fan qiang,才能访问的。 感谢分享。 博客要fan qiang,才能访问的。 大心脏的猜想~

    没有呀,不用翻墙就可以的呀,不信你刷新看一下。

  • 😎

    😎 2012-07-11 12:03:14

    谢谢楼主分享。 不会英语的路过

  • 小英Sunny

    小英Sunny (@小英的智慧点心坊) 楼主 2012-07-11 13:24:01

    谢谢楼主分享。 不会英语的路过 谢谢楼主分享。 不会英语的路过 😎

    呵呵,有中文字幕的。

  • 😎

    😎 2012-07-11 14:49:10

    呵呵,有中文字幕的。 呵呵,有中文字幕的。 小英Sunny

  • 小英Sunny

    小英Sunny (@小英的智慧点心坊) 楼主 2012-07-13 06:51:37

    小英的TED笔记#4:聆听羞耻

    与脆弱相比,羞耻(shame),是一个更加让人觉得恐怖的话题。实际上光谈论这个话题就足以勾起人的羞耻感。作为一名专门研究羞耻的学者 (shame researcher),美国休斯敦大学的社会工作学教授Brené Brown常会在一些场合遭遇排斥和尴尬。比如,有次她坐飞机,邻座的女人一听她说是大学教授,一副很有兴趣攀谈的样子。但是一听说她研究的是羞耻,立马不愿再谈下去了,而且全程装睡。

    看完Brené 2012年的TED演讲"聆听羞耻",我感到收获很大。由于受时间限制,很多内容没有展开,于是我特地去查阅了她那本书——《不完美的礼物 The Gifts of Imperfection》才感到对羞耻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真是受益良多。(题外话,据我所知,这本书尚未有中译本,个人觉得这本书是对积极极心理学很有效的一个补充,暗暗希望有翻译高手感兴趣。)

    继续阅读:http://www.wisdomsnack.com/1159.html

  • rainbow

    rainbow 2012-07-17 21:02:18

    ( ⊙o⊙ )哇?你怎么catch the main idea啊?好难啊~~~交流一下方法吧

  • 小英Sunny

    小英Sunny (@小英的智慧点心坊) 楼主 2012-07-17 21:41:09

    ( ⊙o⊙ )哇?你怎么catch the main idea啊?好难啊~~~交流一下方法吧 ( ⊙o⊙ )哇?你怎么catch the main idea啊?好难啊~~~交流一下方法吧 rainbow

    呵呵,因为喜欢有感触,所以常会多看几遍。

  • rainbow

    rainbow 2012-07-17 21:56:11

    我经常听着看着就会走神,不知道听了神马东东

  • 鉴竹

    鉴竹 (人生是一场无限的游戏。) 2012-07-18 01:25:32

    即使是十年前的创意也让我咋舌。只可惜外语不好,只能看中文版

  • 小英Sunny

    小英Sunny (@小英的智慧点心坊) 楼主 2012-08-04 22:20:29

    相对而言 外向者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较少,新鲜的创意独特的想法大多来自内向者,但外向者使思想 相对而言 外向者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较少,新鲜的创意独特的想法大多来自内向者,但外向者使思想广为传播,两者的互补确实非常重要,所以对内向者的偏见实在不必要。外向者总希望同化内向者,而这总是失败的,于是内向就有了贬义。 ... 半睡半醒间

    是呀。

  • 云andYUN

    云andYUN 2012-08-19 15:27:13

    喜欢你制作的心灵驿站,今年四月份起我也开始看哈佛幸福课并深受启发与鼓舞,不过由于对TED演讲的误解(开始以为演讲内容不是我所感兴趣的关于心灵成长相关方面的)就没关注过,前天看了你的智慧点心坊中的对SUSAN CAIN的关于内向者的演讲的感悟评说及TED视频,很感动。我也是个内倾性格的人,因此对她讲的及你写的都会产生共鸣,很想看看那本《quiet》,不过看英文原著还是有点困难,现今为止还仅仅停留在努力提高英语听说能力阶段。在你的心灵驿站中,能感受到你的真诚和友善。受你的启发及SUSAN CAIN的对内向者建议的鼓舞,我昨晚在自己医院的论坛上发了一读书帖,暂时简短地对几本近几个月看过的受影响的书做了一些感言。但是似乎给自己增加了点压力,担心他人的看法,怀疑自己是否会坚持下去,迷茫自己会不会有更精彩的一面。因此,很佩服你在工作之余还能精心烹制一块块暖人的点心,向你学习,呵呵。

  • 小英Sunny

    小英Sunny (@小英的智慧点心坊) 楼主 2012-08-20 18:08:12

    喜欢你制作的心灵驿站,今年四月份起我也开始看哈佛幸福课并深受启发与鼓舞,不过由于对TED演讲 喜欢你制作的心灵驿站,今年四月份起我也开始看哈佛幸福课并深受启发与鼓舞,不过由于对TED演讲的误解(开始以为演讲内容不是我所感兴趣的关于心灵成长相关方面的)就没关注过,前天看了你的智慧点心坊中的对SUSAN CAIN的关于内向者的演讲的感悟评说及TED视频,很感动。我也是个内倾性格的人,因此对她讲的及你写的都会产生共鸣,很想看看那本《quiet》,不过看英文原著还是有点困难,现今为止还仅仅停留在努力提高英语听说能力阶段。在你的心灵驿站中,能感受到你的真诚和友善。受你的启发及SUSAN CAIN的对内向者建议的鼓舞,我昨晚在自己医院的论坛上发了一读书帖,暂时简短地对几本近几个月看过的受影响的书做了一些感言。但是似乎给自己增加了点压力,担心他人的看法,怀疑自己是否会坚持下去,迷茫自己会不会有更精彩的一面。因此,很佩服你在工作之余还能精心烹制一块块暖人的点心,向你学习,呵呵。 ... 云andYUN

    知道你喜欢智慧点心坊我很开心,谢谢你的夸奖和鼓励,很高兴大家因为SUSAN CAIN的TED演讲而结缘。TED有很多的主题,有很大一块涉及到心理和心灵方面的内容,其实幸福课中Tal 提起过的好几个心理学家都有在TED演讲过,连他的助教Shawn都做过TED演讲。在论坛发读书贴是锻炼自己很好的一个手段,关于你的一些疑惑和担心,我在刚开始写点心坊的时候,也有过类似的感受。但我相信,只要文字是发乎于心的,最终会引起有缘人的共鸣,吸引到志同道合者。只是这样做刚开始会有些不舒服,还记的Tal在幸福课提过的吗?走出comfort zone,到stretch zone 会感到不舒服,但这样能带动我们的成长。最有送你一句话:“Done is better than perfect”! Facebook 的标语,我常用来鼓励自己去行动。云,加油哦!

  • 云andYUN

    云andYUN 2012-08-22 18:12:31

    谢谢小英sunny,恩,我会加油的,先把你推荐的susan cain的you can heal your life看完。昨天翻看完中文版的,很喜欢,要开始好好学习英文版的,还是谢谢你。

  • 小英Sunny

    小英Sunny (@小英的智慧点心坊) 楼主 2012-08-23 15:27:49

    谢谢小英sunny,恩,我会加油的,先把你推荐的susan cain的you can heal your life看完。昨天翻看 谢谢小英sunny,恩,我会加油的,先把你推荐的susan cain的you can heal your life看完。昨天翻看完中文版的,很喜欢,要开始好好学习英文版的,还是谢谢你。 ... 云andYUN

    很高兴你也喜欢you can heal your life 这本书http://www.wisdomsnack.com/973.html。不过我啰嗦地说一下,这本书是Louise Hay写得。你可能是笔误了。原谅我的龟毛。

  • 云andYUN

    云andYUN 2012-08-23 20:32:04

    真的是笔误了,或者说有时犯糊涂。我一直以为我打的是Louise Hay,中午还在想是不是打错了,因为书上是Louise L.Hay,呵呵,不管了。反正我要好好学习它了。

  • 想买吸尘器

    想买吸尘器 (道) 2012-08-23 22:25:29

    m

  • 小英Sunny

    小英Sunny (@小英的智慧点心坊) 楼主 2012-09-20 15:00:04

    :)

  • 小英Sunny

    小英Sunny (@小英的智慧点心坊) 楼主 2013-02-01 20:03:09

    很久没有更新了,最近会再继续。

  • 两天半

    两天半 (我所寻找的从未出现过~) 2013-02-14 20:18:25

    M

  • 小英Sunny

    小英Sunny (@小英的智慧点心坊) 楼主 2013-02-25 21:34:20

    小英的TED笔记#5:自然、美与感恩 http://www.wisdomsnack.com/1576.html

  • 小英Sunny

    小英Sunny (@小英的智慧点心坊) 楼主 2013-03-14 20:08:32

    【拥抱遗憾,不要一悔再悔】最近在mindless的状态下,做了2件让自己后悔的事:把一个漂亮的玻璃锅盖摔得粉碎;刮花了笔记本显示器。除了告诫自己be mindful, be mindful, 再看一遍这个名为《Don’t regret regret》 的TED演讲http://t.cn/zOKEWbr 安慰一下自己。

  • 小英Sunny

    小英Sunny (@小英的智慧点心坊) 楼主 2013-03-25 13:39:25

    我非常喜欢的美国休斯敦大学教授Brené Brown上奥普拉的节目啦。她的两个#TED#演讲:“脆弱的力量”http://t.cn/zWVlVoQ以及"聆听羞耻"http://t.cn/zWIcZaw,曾触动了很多人的心。大家可以在这里http://t.cn/zTvfKCU看到她和奥普拉谈论如何全心(wholehearted)地生活,话题涉及脆弱、羞耻、感恩等方面。

  • 小英Sunny

    小英Sunny (@小英的智慧点心坊) 楼主 2013-03-30 20:43:09

    *小八卦:原来Brené Brown 也是个内向者,她与 Susan Cain还是好友。这里有一篇两人之间的访谈 http://www.brenebrown.com/my-blog/2012/5/31/an-inspiration-interview-giveaway-with-susan-cain.html

  • 小英Sunny

    小英Sunny (@小英的智慧点心坊) 楼主 2013-05-13 23:05:49

    Brené Brown被人攻击脸上皱纹太多,该打肉毒素,她用这首歌回答了。真实,极富感染力!不知不觉听了好几遍,她的门牙缝隙好可爱!!//The Story 中英字幕版-Brandi Carlile 高清MV-音悦台 http://t.cn/a85m8b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31439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