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树洞|如何开启fire
Vivian
我都不确定自己是否有资格谈FIRE…
曾经在国外工作多年,拿着还不错的薪资,都被硬装“小资”情调挥霍掉了大半。貌似花钱&发ins比存钱更重要。所以说,穷人为什么很难改变命运?我想我从小就缺乏财商教育,再加上外企有鼓励大家看世界的企业文化,基本一到年假,同事们没有一个在国内,去非洲看动物大迁徙、去南极看企鹅和北极熊…我就像一个向往芭蕾舞鞋的灰姑娘,一路追逐着并不属于我的生活…完全没有存储的意识,甚至蜜汁自信的以为,未来的自己收入一定会线性上升,当然无知、愚蠢、花销没有节制的人,自然会被现实狠狠毒打。

口罩后我在的外企关闭了在国内的业务线,我在国内经历了漫长且痛苦的求职,这里我不啰嗦,大家都清楚口罩后的求职环境。2021年我面试了N个月,经历了5轮后,进了广州一家互联网公司。我原以为日子要开始步入正轨了,没想到这时才刚打开社畜生活的真相。第一天在Guangzhou某互联网公司上班,我陪着COO一天开了12个会,开完会,我觉得腿都软了,晚10:30到家,开启电脑,开始用feishu整理12个会议的会议记录…入职第三天我眼睁睁看着一个部门直接被裁掉了,明明昨晚大家还一起做出下个季度的工作计划。很多人,尤其是业务部门的人都喜欢一边苦笑,一边在楼道静悄悄抽着烟。那些迷惘+苦笑的脸,我觉得我可能永生不会忘记了。当低收入人群在羡慕着互联网的高薪时,我想如果体验过他们的生活,大多数人还真不一定想要这样的生活方式。我才呆了几个月,就内分泌失调,轻度抑郁了。但凡我能撑下去,也不想放弃,毕竟高薪高福利的工作机会对于我一个中年小阿姨来说,这张门票一旦扔了,就再也捡不到了。
但是这份沉重,严重负荷了我的身体机能和心理承受力。当你从一天只用3-4小时,变成996;当你的同事从亲切友好且幽默风趣,变成统一的面对死灰,上班如上坟时,我真的觉得整个世界都崩塌了。我第一次发觉自己不是个人,而是个生产工具。外企虽然也有很多诟病,但是对于普通打工人来说,确实能收获作为人的尊严。我在想我如果有机会重来一次,我可能不会选择进外企了,毕竟没有外企同事们的家底,早点进大厂做社畜,至少适应能力强很多,再者被工作榨干的生活方式也压根没时间享受生活,自然会有存款。
休养生息之后我决定自己和几个朋友一起在广州做Douyin直播带货,知识和实践经验的双不足,也给我上了狠狠的一课,耗光了我所有的储蓄。最终回家,一边复盘,一边及时止损继续烧💰的创业路。
在家休养的半年,算是我人生最憋屈的低谷了,也不想给任何人说,于是开始记日记。但这也意外让我重拾了写作的才华,后期慢慢转型做了自由撰稿人。2022年开始给抖音知识博主、情感博主做幕后;给直播做运营;给个人IP做内容策划;给短剧写剧情脚本……看到自己写的脚本有了上千万的播放量,带给我的快乐其实并不多,毕竟这个收入太不稳定,甚至温饱也成问题。但是意外开启了我的超级学习模式,我已经很久没有不出门地大量学习、写东西,整理、反馈、修改、创作。我发现学习和输出带给我的快乐,彻底治愈了我的消费主义依赖。我开始在闲鱼上卖所有带品牌的物品,包包、鞋子、kindle、大疆、甚至口红… 直到最近读完这本书《Early Retirement Extreme》我彻底原谅了自己。
作为一个有上进心、勇于追逐自己想要生活的穷人,我为自己争取过,也收获过,也因为认知、知识、经历、圈子的不足,狠狠失败过。这些就跟经济周期一样,跟人生曲线一样,起起伏伏才是常态。未来也一样,一定是不确定性主导着确定性,而知识、沉稳的心态是自己的导航。
目前我一边在Zhengfu项目部门坐班,一边做兼职,算半个自由职业者。收入虽然只能生活,但是时间和心灵都是快乐、自由且充实的。我会继续坚持内容创作、同时猛补计算机和金融的基础知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个人记录|从400万到1000万记录 (北鹰)
- 个人存250个,想fire下不了决心 (jqytol)
- 个人记录|两代人一起fire方案(续:日常) (大江东去浪淘尽)
- 180Fire丨慢慢发现心如果不打开Fire永无可能 (太乙真人)
- 个人记录|我现在这个状态属于fire生活吗? (大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