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规律|我发现“具体”是把好用的利刃!
whooa
不知道在哪里看到一句话说“焦虑的反面是具体”,最近在生活里发现【具体】可以是很多困扰的突破口。
先说焦虑好了,让我们容易焦虑的事情比如:要考研考公,听起来就压力很大很可怕对吧,带着害怕我们去具体看看,可怕的究竟是什么,是“我其实有其他的工作,但家人要求我考研”,那问题就变成了,我需要选择是坚持自我面对家人的失望,还是听从家人的建议但是牺牲自己的愿望;还是“我觉得考研很难,担心自己考不上”,那我们再具体一点,是因为“考研的任务很多,我可能无法合理安排时间”,还是“我以前没考上过,担心这次又失败”,前者问题就转化成了,我如何合理安排我的时间,我可以买个计时器,可以去有铃声的教室来做到这一点;后者就是,我如何带着对过去失败的恐惧,发起新的挑战,比如我可以告诉自己恐惧很正常,即便恐惧,我也依然没有放弃,做到了这些那些事,给自己勇气。
另一个“具体”可以做得到事情我觉得是防杠。回想一下很多和钢筋的对话都是你十句他一句,因为他会模糊、删减掉很多具体的概念。比如有个观点“我的个性不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上”,他可能会模糊掉“我的个性”这个主题,直接反问“所以人没有评价的权利?”。比如一个女孩在跳芭蕾,他直接消解她作为人的整体性,说“腿真粗”,就像给腿以外的地方都打上了马赛克。
具体也可以让生活变的更丰富。比如洗碗,大略略洗碗也可以,具体地来说,我们先将碗润湿,这时候能感觉到水流的温度,水流的速度,它带来的触感;我们再点上洗洁精,就能看到泡沫的产生,它的色彩,它们聚集在一起噗噗的声音;洗完之后再冲水,能看到碗碟的光滑,厨房灯光的反光可以出现在它表面。
具体能够帮助我们更好的察觉自己的感受。比如我和一个朋友相处,我觉得很不开心。这不开心具体是什么呢,是委屈吗?那可能意味着我做出了牺牲但没有得到回报。是愤怒吗?那可能意味着他侵犯了我的边界或者权利。明确了一点点之后,再试着明确一点,我是什么时候感觉到这个感受的呢,具体发生了什么事让我有这种感受的呢?基于现在的情况,我具体的期待是什么?是期待继续这段友情吗,还是我觉得放弃也无所谓。那这就指导了我的行为:我是要去和他谈谈说明我的想法,还是我就直接远离?
不知道是不是和防杠有类似,具体也能摆脱一些控制。比如“你不听我的赶紧结婚就是不孝”,具体地说,孝顺是什么呢?它是服从吗?还是孝顺等于要结婚这件事?这么一问就能看到,孝顺和这两者都不想干,就可以远离这种控制。“你玩手机了就是不自律”,自律又是什么呢,自律等于时时刻刻不休息吗,自律等于人不会犯错吗,自律难道是指人可以任何时刻控制自己的一言一行吗,没有人可以做到这一点,既然这个“自律”本身面目模糊,为什么还要用它来限制自己呢。
祝福大家都过上具体的生活!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社会规律|用deepseek给身边朋友看了人生剧本,我发现个人选... (78shizi)
- 校园单位|打工人真的没有不可替代性 (镭神大魔王)
- 社会规律|我觉得中国人柔韧性强的原因是 (之澄与诗织)
- 社会规律|我发现了一个人混不好的根源 (momo)
- 自然规律|练习带来的是察觉不到的惯性 (瘦不瘦都是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