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慢慢来
我很吃他这套注重思想情感长篇表述环节的调调,不过人名是真劝退,当初看了开头差点放弃这部作品
个人觉得如果侧重于剧情的读者可能不会喜欢这本书,说实话,大段关于人物内心世界及个人意识的描写,乍看真的很沉闷,但是要论对于人性的深刻解读,实在是很棒的一本书。
额,这本书叫卡拉马佐夫兄弟,这三兄弟分别代表欲望、理性、信仰,如果了解过克尔凯廓尔的话就不难看出,陀翁这里明显是希望通过三兄弟之间的故事分别进行欲望和理性、理性与信仰、信仰与欲望的辩证法,也即克尔凯廓尔的三重绝望辩证法,最后回归到人本身,即通过理性与信仰的中介后,人回归对生活的欲望,依靠对生活本真的热爱去做人做事。
陀翁是想借助小说文本将辩证法通俗化,用简单的欲望、理性、信仰三重辩证法引导民众觉醒生活的真相。
与之类似的还有毛姆的《面纱》也是一个套路,女主角出轨后自责(欲望与理性的辩证)、女主与男主参加跨国医疗援助(理性与信仰的辩证)、女主回国再遇出轨对象(信仰与欲望的辩证),也是通过小说来隐晦表达克式的三重绝望辩证法。
个人观点,不一定对,仅供参考。
classic
我当时听这本小说的时候也是跟你一样的感受
说作者男凝我不赞同,楼主贴出来的是陀翁直白地描写出来的老地主的烂,既然他能写出来,说明他就在现实中能够意识到了这些问题,并在书中描绘出来。这并不能说明陀翁本人是男凝的,只能说明老地主是个烂人。不知道楼主能不能理解我的意思
陀写女性角色有时候确实有点刻板印象,他喜欢写在爱情中阴晴不定的女性角色。但是关于男凝不太感觉的到,譬如你举例的(4)疯女人形象中之一的杀夫可怜女人去找长老惭悔,长老却觉得她无罪,我觉得这就很能代表作者的想法了。他对这些可怜的底层女性是怀有悲悯的。
或者你有可能觉得作者在故意丑化她们的形象,给她们打疯女人的标签。但是他只是在如实描写这些底层女性的悲惨和苦难。没有夸大也没有丑化,只是把残酷的、血淋淋事实写出来罢了。
看完以后做梦都是代入主人公视角,太真实了,此处做梦是真俺自己做梦
我也喜欢它里面的对话,通过对话刻画人物,透视人物心理,好爽啊。直接把人扒透了,隔着肚皮搁着衣服。另外,我觉得可能像一位读者说的,有的书在教我们如何做人,这本书告诉我们人是什么样的
圣光主要是体现在罪与罚的卡尼娅身上的类似神性的无限的宽容、无限的善良。她善良到甚至愿意为苦难的许多人一同“负罪”,是脏污环境中最纯善的、最令人尊重的女性。不过这是我个人的主观见解,可能你去看这部书的时候跟我的感受不同~
陀翁好絮叨😭
不过人名的话,我觉得最难记的是《群魔》,好像人名都特别相似,容易混淆,我读的时候不停翻看前面的人名表
在这里发现跟你一样特别的人,并与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