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考及感悟|拖延的优点
烟波江上
作为长期深受拖延困扰,甚至可以说,某种程度上拖延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的人,我一直很自责。但我最近有了个新的思路,去寻找拖延的优点。经过我一周的观察和感悟,还真发现了不少。
1、减少做事的时间
一个看视频的任务,拖了一个月。原本我对自己是高要求,要求自己边看视频边做笔记,这样花费大概是2倍时间。但是如果我拖到deadline最后2天才做,就会去掉做笔记的要求,只看完视频就行,于是变成1倍时间。如果我拖到deadline最后半天才做,就会变成0.5倍时间,速刷视频,基本不咋看。从2倍到0.5倍,虽然完成任务的质量下降了,虽然我一点东西没学到,但我用的时间减少了啊,心理负担也减少了。
2、减少做事的频率
我长期拖延洗澡。如果有日常出门需求,洗澡会从2天拖到3天;如果没有出门需求,可以拖半个月,看我心情(不要骂我哈哈哈)。这么一看,虽然整个人比较邋遢,但我用在洗澡上的时间和洗澡的次数减少了啊。
3、获得别人的关注
我小时候经常迟到,现在也是。踩点或者迟到进教室的结果,就是在全班众目睽睽之下进教室,而且会被老师叫去谈话。虽然这是负面的关注,自己也很自责,影响自尊心之类的,但对于我这种不擅长社交、学业一般不是顶尖的小透明来说,这可是为数不多的获取别人关注的机会啊。
同理,拖延写作业,也可以获得来自父母老师同学的额外关注。
4、抵抗权威
有时候父母老师领导让我去做一件我不喜欢,但是责任范围以内的事情,拖延让我获得心理上的自主性,“看,你让我做又怎样,我还是不做”。
5、有时候拖着拖着一些事情就不用做了
因为过deadline了。比如想参加某个考试,拖延报名。拖着拖着,不用报了,因为报名时间过了。一直拖着拖着,永远不用报了,没资格了。
同理,还有回复别人消息,一旦拖着拖着超过24个小时,一般就不好意思再回复了,因为觉得突兀。换个角度,就是不用考虑怎么回复了。事情以一种并不完善、并不令人愉快的方式解决了。
7、获得自己的关注
拖延会非常自责,甚至会pua自己。但也因此可以获得自己的高度注意力。原本注意力放在他者、外界、娱乐的,现在都开始关注自己了,去重视自己的需求了,脑袋里全都被自责懊悔占据了。甚至因为拖延去看了心理学的书,写下这篇文章。
8、满足侥幸心理和du徒心理
拖延到最后,就是和时间赛跑,赌自己能力爆棚,赌自己在最后关头能爆发出惊人的意志力和行动力。这是很常见的侥幸心理和du徒心理。其实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谨慎的人,看来这个认知不准确。
而侥幸心理之所以会存在,是因为它确实曾经有效过。守株待兔这种傻故事会存在,因为确实有那么一只傻兔子会撞上树。我之所以存在最后关头能爆发潜力的侥幸心理,也是因为曾经可能无数次失败的拖延中,成功过一次。有些时候把任务拖延到最后期限做,确实也完成了任务。
而这种不可预知、不确定结果输赢的,收益不确定性,某种程度上,也很迷人。
9、逃避痛苦
凭借经验,我默认这件事情是痛苦的。虽然拖延会带来自责懊悔的痛苦,但避免了做事的痛苦。
我经常逃避的痛苦:
(1)默认某件事情比较无聊。比如吹头发。
(2)做某件事会让我强烈感觉,自己像个傻x。比如某些社交场合,还有不想外人知晓自己的弱点。
(3)不确定做某件事是否会取得预期成效。比如去面试。
(4)不确定自己真的能够做到这件事。比如列新年计划。
(5)不知道怎么应对处理。比如回消息。
10、省钱!!
作为抠门人,如果我买东西不拖延,就会把购物车清空,俺将一贫如洗!虽然因为拖延浪费💰的情况也有,比如拖延退货至超时,还有错过赚💰机会。
11、让自己产生大忙人的错觉
因为时间管理不当,会让好多ddl挤在一起。对比之前的休闲,很容易让人产生“我是大忙人,我还挺重要的”的错觉😃😃😃
更新:
其实我原本写文的目的,是拆分细化导致拖延心理的原因,然后提出相应解决办法。但现在大家都说看了挺反焦虑的,所以,解决办法就汇总在图片里吧。
当然,解决方法也只是比较有限的,要不然我早就改掉拖延了哈哈哈哈。

没错,有两条啦!
(本文可能会长期更新)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思考及感悟|不愿麻烦别人,却总是在为难自己 (皮蛋瘦肉粥)
- 出谋划策|如何区分走出舒适区和不尊重自我想法 (阿喵)
- 思考及感悟|删掉了一个爱分享鸡毛蒜皮的朋友 (momo)
- 实用小贴士|履行承诺:如何在行业内做到TOP10% (梦想星辰)
- 实用小贴士|抑郁恢复 (小猫咪的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