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80后谁没有拉绳开关拉断的经历?🤭
没那么快,90年代末正好是VCD最普及的时候,2000年以后有一些DVD,但不太多,真正普及DVD要到2002年以后。至于你说淘汰,想多了。DVD后来到了03.04.05年以后主要功能是压缩碟,美剧,越狱等,一张碟10多集。真正面临淘汰还得再等等,大概10年左右有了快播之类的互联网流媒体普及。
这是在昆钢拍的,是昆钢的浪漫😂
这位田壮壮不是那位同名的大导演
嗯嗯我知道在昆钢拍的
你快拉倒吧,我哥哥99年结的婚,清清楚楚记得卖的步步高的DVD,还有装光盘的盒子什么的,那时候街边就有卡拉OK了,都是泳装美女的那种,用的就是DVD
这个我认可,我也觉得是掌中宝,但是截图时不确定,因为当时我哥哥有一个
家庭并未普及,你也说了是结婚,这就是大件家电。真正的普及要到几年以后。D9的盗版普及也是在02.03年以后。更谈不上你说的被淘汰。可以这么说,中国人对DVD的使用是建立在廉价盗版的基础之上。
港商在维多利亚接沈墨电话时,走廊过道上比较亮,可以比较明显看出手机上翻盖是层叠设计的,这是掌中宝328的显著特点
超强纠错
他送饭那里真的太真实了,印象中小时候去爸爸的厂送饭就是那样
王阳房间挂的羽毛球拍是我小时候玩过的那种木制的球拍
我一个00后居然见过大部分 真的好用心好还原
楼主是道具师吗?你自夸吗?这都是一个道具师份内的活。
还有王妈妈穿的秋裤
一开始是D5
某个镜头,王响家里存着一摞松下录像带,另外王阳曲波开头那个镜头我觉得那个像MD,我自己的第一个md是99年底了,好像这个时间对不上,而且当时也有超薄Walkman不排除是
桦钢的浴池跟九几年国营厂浴池一模一样
殷红用的粉红色化妆盒,王响家厕所挂着的吹风筒,跟我家的一模一样,现在都还收着
98年国企工人家庭还用黑白电视就不太可能了,那会儿有线电视都普及了。毕竟马上迈入21世纪了
还珠格格98年都播了,没有有线电视看不了
王阳桌上那个红台灯我小时候也有
还有家里那个吹风机
王阳桌子上的黑色书立 我家也有
看到沈默装麻醉剂的药盒,我表示这简直太熟悉了!我00年的,父母是医生,我小时候(零几年)总在药房转悠,那个时候的药盒就长那样!用纸糊的,里面装着安瓿瓶
所以说剧能火,编剧给力,导演给力,演员给力。
你说了这么多,愣是没说道具,哈哈哈
小时候会用那个盒子养蚕,上面扎点小孔,也有的小朋友家里贫困的,会拿那个当文具盒
整体优秀的意思哈哈哈
风筒
还有一个仙鹤摆件,前后玻璃,中间是雕刻还是拼接的松树搭配几只仙鹤,90年代小康家庭很常见
其实这是98年。98年我们家不这样,感觉更像89年。
这算致敬星际穿越自己种玉米地吗?
因为计划经济
你家是沿海城市,而桦林只有水泡子。即便是89年置办的家具摆设,到了98年,一般人家也不可能扔了买新的,除非是98年刚刚结婚的小两口才会买98年的新东西
那个座钟小时候外婆家就有,很流行的款式!
还有这个福建软木画的摆件,我发誓,我家以前也有,但是没有这个这么大。
还有丽茹和龚彪家门口的贴画,太是内味儿了
还有沈默和殷红喝的啤酒,啤酒瓶子也是那个年代的形状和颜色。
原来是这意思 当时没懂
你家是小康家庭
其实这些物件啊建筑啊找个七八线东北小县城好找的的
好找啥,再不济,破旧的房子上也加盖了彩钢瓦了,只要是人还在住,建筑就会“与时俱进”
王响家的纱窗内门,就是一个门的木框结构钉上纱窗,避免蚊虫苍蝇飞进屋里。我都忘了这东西的存在,在剧里看到才想起来这也是小时候家家户户的标配了
维多利亚果盘上的小雨伞装饰,小时候都会把小雨伞带回家玩
那就叫纱窗,隔几年换一次冷布
杯子不是咖啡瓶,咖啡瓶是比较高的塑料盖。而这个杯子是铁盖,所以是罐头瓶。
室外因为是疫情期间在云南拍的,估计还是不好搞,有些绿幕没抠到的地方,再就是怎么都不如实物真实。瑕不掩瑜了。
细腻精准叹为观止,主楼总结了这么多这么细致,也好厉害。
《泰坦尼克号》的DVD……是不应该出现在剧中,因为这张影碟是2012年由新索出版发行的(我有),而剧中背景是1998年,所以“当年”根本不存在 沈墨 拿出来的这张影碟,大陆最早发行《泰坦尼克号》的DVD是在2003年,由 中录德加拉 发行,此前就只有VCD。还有剧中播放的配音也是2012年的新版配音……(导演应该是个喜欢听配音的人~)
拉倒吧,我哥哥就是1998年结的婚,结婚买的DVD机,我大嫂的朋友来家里看的泰塔尼克,我记得清清楚楚,因为有一些“暴露”镜头,还不让我看。绝对错不了,你说的那一版是修复的高清版好像,或者还有一版3D版的
也佩服你,好细心啊
在这里发现跟你一样特别的人,并与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