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响的三个结局
来自:满仓大兄弟
第一个结局(生命线结局):到底死没死。

你看我截这张图就应该明白我啥意思了。
王响肯定是死了,而且就是死在苞米地里。
苞米地深处的红色上衣、深色裤子,就是王响当时穿的。至于那件米色的马甲,可能因为角度问题,没有显示全。
这是一个“人魂分离的镜头”。
如果这个镜头不是用来暗示王响已死,摄像就不会在王响走出画面之后继续向下摇镜头,直至衣服裤子出现在镜头中央,还给了个定格。
王响的死因,很可能是心脏病。
前面交代了,他的心脏里也装了支架。
有人说他在桥上就死了,我不认同。
如果王响在桥上就死了,那后来就不会出现2017年的字幕。
时间是客观的、是唯物的,它并不会随着灵魂的意愿而改变。
王响在桥上应该是昏迷。
因为年纪大了,又刚刚经历了救火、救人,耗费了大量体力,后来又走了一段路,体力透支才导致的昏迷。
但很快,他就被王北叫醒了。
至于王北为什么会那么快赶到现场,那是因为他坐警车来的。他在地铁口被桦林分局的两个民警拦下,跟着警车一起抵达了翻车现场。
第二个结局(亲情线结局):王北到底是谁的孩子?

王北是王响捡的弃婴,亲生父母身份不详。
但王北被遗弃在桦钢内部,证明他的亲生父母很可能不是桦钢职工。
如果王北是桦钢职工的骨肉,他的亲生父母就不可能把孩子扔在厂区里。因为这种事很快就会被人发现并在厂里传开,纸里包不住火,八卦群众很快就会把他的亲生父母给挖出来。
父母选择把孩子扔在桦钢,是因为桦钢很大,人很多,孩子应该很快就被人发现,不至于冻饿而死。
尽管王北不太可能是桦钢职工的孩子,但他却成了桦钢的孩子。
其实王响也是“桦钢的孩子”。
他绝不与监守自盗者同流合污,他批评拾荒老太破坏公共卫生,这些“多管闲事的行为”背后,都是因为王响对厂子有着强烈的主人翁意识,身体力行地做到了“桦钢是我家”。
王响王北父子二人都是桦钢的孩子,这是第一层寓意。
第二层寓意,就是王阳投胎到王北的身上。
王响捡到王北那天,正赶上王阳和妈妈前后脚去世。王响家破人亡,万念俱灰,准备卧轨自杀。
这个时候,王北的一声啼哭,救了王响。
紧接着,又是王北的一声呼唤,叫醒了昏倒在桥上的王响,相当于又救了一次王响。

王响怀抱婴儿抬头望天的镜头,也是双关。
明面意思是他在昏迷中被唤醒,暗藏的意思是他捡到弃婴的同时听到来自天上的一声“爸”。
后者暗示我们,王响自从捡到孩子的那一刻起,便将王北视作王阳再世。
也正因为他早已将王北视作王阳的转世,才能很好地解释王响在教育方式上发生的巨大转变。
从前的王响,在单位没什么地位,经常被同事和领导捏咕,只能回家找存在感。
王响爱自夸,还经常吼儿子,这些都是他长期压抑的自尊在寻求释放。
这种男人很常见,无论是当年还是现在。
而王阳的叛逆,以及后来因为叛逆走上了不归路,都与王响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
王阳死后,在王北从襁褓到记事的几年中,王响很可能反思了自己的过去,所以才有了父慈子孝的新型亲子关系。
第三个结局(婚恋线结局):王响和李巧云在一起了吗?

在2017年的镜头里,李巧云出现在王响家中,还穿着拖鞋,有人认为他们最终还是走到一起了。
其实并没有。
首先,已经2017年了,去人家串门换拖鞋很正常,这不能算作证据。
其次,王响王北都和李巧云非常熟,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所以一起送孩子去火车站也可以理解。
第三,最重要的是,如果他们后来真的在一起了,导演就不会安排那么感人的一场告别戏给他俩。
那不就成无用功了么,拉屎还带往回坐的?
现实生活中可能有这样的,但从创作的角度讲是不会这样安排的,因为此时全剧要上价值了,而全剧的价值观是要提倡“往前看,别回头”。

“往前看,别回头”,是老年王响死后,用灵魂,对年轻时的自己发出的忠告。
很多人到了中年或者晚年,都会畅想:如果可以重活一次,自己会如何如何。
而年轻的王响,也用火车的一声长鸣,作为对这句话的回应。
大意就是“知道啦!”
可是,明白一个道理很容易,真正做到却很难。
如果岁月可回头,王响还是会过同样的人生。
没有一条弯路可以通过重启人生来避免,因为你的性格、见识和境遇,会共同推动你,做出“千篇一律的选择”。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剧情讨论|有没有大神帮我解释下这部剧的疑点 (豆友sdaM-zy5d0)
- 评分是最大的悬疑 作为悬疑片太多坑填不上了 (专业IPO)
- 剧情讨论|原本可以的生活… (谁)
- 女主沈墨的演技是一种单一,片段式的演法,无法打动人心 (加菲女友)
- “以后你叫我三儿就行,听着近呗” (记忆力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