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作者|莫言《丰乳肥臀》全本
来自:-
这本书真是让人恶心,生理不适。
看到开头我以为是在讽刺,追生儿子,给女儿们起的一个个“x弟”的名字,生产的母亲没有一头生产的驴需要照顾。没想到一点没讽刺,故事就这么展开了。和“金童” 一起出生的玉女毫无存在感,连吃奶都不配。在组里的另一个关于这本书的帖子里看到,玉女这个名字也得感谢“金童”,不然就得是“x弟”,深以为然。
后面又写四姐七姐是如何被卖掉,在那一章的结尾写着“金童咱们上官家可全靠你了”,简直是一场笑话。靠着卖女儿维持生活,转头认为儿子是救世主,对女儿的付出牺牲持一个痛心但本应如此的态度。女儿为儿子牺牲再正常不过了。看得我心头火起,真恶心。
看到有一些评价说这本书是在歌颂母亲,或许莫言也是这么觉得的,不然他怎么腆着脸在开篇就写这书献给母亲。好一个噱头,正话反话自己先说。
我私认为歌颂女性和歌颂默默无闻的劳动者并不一样。歌颂默默无闻的劳动者只需要摆出事实,可歌颂女性不是。对女性只谈困境很有可能成为《房思琪》,徒留遗憾。女性的苦难其实都已经摆在明面上,更需要的是反思,是谁将女性置于困境,怎样让女性摆脱困境。任何对女性目前所做的事情的过分歌颂,都有可能成为加在女性身上的枷锁,因为我们并没有讨论出到底什么是女性的职责。这些都需要反思。何况这本书里毫无反思,也压根没歌颂,只有着心安理得地接受一切利益。
我在刚接触女权主义的时候看书会很痛苦,太多书让我不适了,一方面想看书,一方面对作者的厌女思想感到不适。我一直在平衡,直到看到这本书。我想看一下大家对这本书的看法,但是搜到的一条是“也不是所有书都要代入女权主义去看”。我是女性,我不用女性视角用什么视角?我不带入女性主义我代入什么?我享受到毋庸置疑的本位思想了吗?我有毋庸置疑的冠姓权吗?我有吃到任何男性红利吗?享受的时候不提要把自己当作男性,要女性忍受的时候说哦你可以换个视角,把自己当男的。算盘打得真精啊。由此我也发现,哪有什么平衡女权主义和让人不适的作品,就是我一直在忍受,忍受文章里的对女性的冒犯,忍受对女性角色的愚蠢塑造,忍受来自男性的傲慢。
如果莫言是在讽刺父权制,讽刺封建制度对女性的压迫,那他很失败。
如果莫言是在歌颂母亲,那他无疑非常失败。我只看到了吸血鬼的理所应当。没有人会质疑献礼剧的歌颂意图,如果看不出,那就是没写。我看不出莫言对母亲的尊重。
也大概能从书里看到一些男人在看到女性时的视角,如此猥琐。打破对男性的幻想。
我现在看了一半的书,目前感受就是十分恶心,很难压抑自己的不适。如果后半本有什么变化我再改,但是我估计不会有改的机会。23.5.8
—————————全书看法————————
看完这本书了,后半本没有前半本那么明显地让人难以接受。也可能是我的期待变低有抵抗力了
我看了大家的讨论,非常感谢大家的精彩讨论👏
我认可这是纪实文学。真实的历史的细枝末节我无法想象,现实可能比书里写的残酷多了,而且莫言的文笔的确让我很有画面感,确实是人类的史书。
纪实文学确实很容易让人反胃,之前看的纪实文学带给我的更多的是对时代的厌恶和对人的同情。众生皆苦。但这本书用第一人称来写,“我”在家享受至高无上的待遇,无疑已经是加害者。踩在尸骨之上同情牺牲者,这本身就够讽刺。
我无法忽视他书里对女性的描写,这是纪实还是有男性作者的润色?因为这本书是从男性视角出发的,所以我无法分清这是男性的真实想法还是夹杂了男作者的个人臆想。这个问题还没想明白,所以我就先只说我不适的地方了。
后半本展现出一些与女性生存有关的想法了,但是浮于表面,毫不用心。好像我的命题作文写得狗屎一样还在结尾硬要点题。
这本书以上官金童的视角展开,用了第一人称,这应该是我不适的最大来源。来自男性视角的对女性理所应当的侮辱与压迫,使得我只能从书里看见女性的悲惨遭遇,这是结果,我看不见源头。我在书里看不到任何对女性的怜悯与同情,通过这个视角也没法看到女性在生活中的挣扎努力,她们只是在受不了的时候和一个男人离开,然后在一个恰当的时间又出现。她们不过是符号,乳房的所有者,男性从来看不见她们是活生生的人。
书里的女性大多都对“我”有“情”。或许是男性的臆想,一些情感上的爽文故事,她们的优待又不至于彻底改变我的生活,好让我能继续体验人间苦辣。想想还挺好笑。见到每一位女性都先打量她的乳房,这个视角够猥琐够恶心,然后平等地辱骂每一位女性,如何有着错综复杂的性关系,姐姐们又是怎样拖累了他。看得我只想叹气。
这本书给我一种猥亵犯在受审时要求有人配合,完完本本地把他的犯罪过程在警察面前再演一遍,然后说,我刚刚就是这么猥亵她的。看似认真地回答了问题,也趁机实施了自己的暴虐行为。不知道重点是前者还是后者。
男人真奇怪,写书非要写女性,又在书里厌恶女性,美其名曰这是现实。
最初看的时候恶心大于理性,所以完全认为这书是胡来,看了大家评论我想了很久,说纪实文学也无不可。但是就如上面所说,我认为他的写法或者态度本身就是有问题的。我觉得主观上压倒性的厌恶是没问题的,即使现在认为他是纪实文学也依旧厌恶。女性吃了太多文学的苦了,该敏感一点。
看书的感受很多,但是脑子很乱捋不清,不知道怎么说。欢迎大家一起讨论!
最赞回复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作品/作者|有些作者你一看就知道是同性恋 (千夜一昼)
- 作品/作者|女孩自己的年度杂志 (宫园薰)
- 作品/作者|陈端生与《再生缘》:奇幻与讽刺 (Inès)
- 自荐|关于东亚女的《天堂门之外》 (我是一個缺口圓)
- 作品/作者|评《jin庭》,基木盘♀同只顾恋爱,把女人天下转... (南葶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