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谈|为何戏剧,影视作品等相较于长篇小说,需要用更为夸张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来自:wowo
例如武林外传中,当一个事件发生时,场景内每个主角都会各自做出有明显区别的行为,或者说出有明显区别的话,来刻画各自的性格特点,表现力十足。 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同样的事件,在场的每个人的行为和言语是不会有如此夸张,有如此明显的区别的。 再例如中华小子中,三人在墙边潜伏。 小兰探出身去观察,并且肚子响了一声。 小龙谨慎地背靠墙壁,并问到:“什么声音?” 小兰以俏皮的神态和语调说:“是我的肚子在抗议” 疲倦状态弓着腰的小虎,从场景外跟了一步上来,并懒懒怯怯地说“这样真的不行…要是被发现了,我们可是被关了禁闭的” 一个十几秒场景,简单的几句对话,加上行为神态,一下就两三个人的性格特征作出了明显地区分刻画。 高中时候跟着上了几节县剧团的大叔的表演课,他也是强调了表演需要“夸张”。 这样做是和现实生活中实际情况大大相悖的,为什么不会产生不适感,对作品造成负面影响,而是起到了积极作用。如果不这么做会是什么情况?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有奖活动】来分享值得反复品味的好段落 (Futaba🍃)
- 座谈|谈谈你对斯蒂芬金小说的印象 (🐷)
- 求解|请大家提名故事跌宕起伏、情节精彩纷呈、一看就让人停... (燕飏)
- 求解|求推荐剧情紧凑,文笔优美的英文小说 (侧脸君阁下)
- 拔草|【公开】针对《卿本著者》致江苏人民出版社的诉求与建议书 (王哪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