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我发现大多数书的评分差距在+–0.5以内,但有些书评分差别很大。是偶然?用户喜好不同?感觉想不明白
微读书更大众口味,易读的书分高。瓣儿可能会更挑剔一些
评分的细分分级会有影响,db分5级,微读分3级(且划分的级别有点一刀切了,“好、一般、不好”这种分法,会在db里选3/4分的用户通常在微读下不会选“一般”的,当然这是我猜的,具体要找科学依据才能说明真假
那个一串数字真的好好笑,爹味溢出屏幕,不知所云➕说没用的话➕教育别人buff叠满了,点开主页一看果然是……
我用微读将近700小时,微读用户很多阅读者,他们看得最多的不是文学,而是工作书籍(运营、营销、管理)。他们喜欢的纯文学作品一般是知名性广泛的易读书籍。而豆瓣用户大部分是文青/伪文青,看的大多是纯文学,随着阅读量的增加,阅读深度和所读内容都相对而言更高、更深入。因此评价标准有所区别。当然不可否认都有图书营销
豆瓣读书在我看来没什么参考性(仅代表我个人哈),因为越来越少的人用豆瓣标记读书了,新书和再版书里,除非大大大热门的书,不然一般标记个2k加都算是热门词条了,加上本身就靠书影音起家,不乏很多“友情打分”……这点在国内一些有名字写得烂和没名气写得烂的青年作家里,对比更明显,很明显后者打分要低很多很多,烂的程度明明不分伯仲。
音乐板块同理且音乐板块2023了还没做重复词条合并,我自己选择对豆瓣里书和音乐的词条就是一个「看个热闹」的态度。
你都说大多数都是差不多了。
大多数是差不多,但差别大的也不少呀
你要的答案都在问题里:有些,偶然,用户喜好
我想知道用户喜好差在哪,因为我不太了解这两个平台的用户有什么差别
https://www.hu374.com/2168.html
你发的这个没有具体针对db和微读在阅读方面的用户喜欢差别作论述啊
蹲,我也想知道
遇到这种差距大的我内心还是偏向db的呢,看来还是得自己读了才知道
有些出版社的书会在微x读书搞营销
真的感觉至少推理小说这个分类,微x读书的评分要准一点。
没用过微x读书,这几本的评分人数在微x里算多的还是少的呀?只分三档的话,豆4星这个区间还蛮大的,样本越少波动越大
非常同意,瓣的书影音只有影在活跃,书和音的体验感极差,慢慢不爱标记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早就不把db评分当回事了,特别是「读书」这件事吧,我觉得自己去读比看其他人的评价或者打分重要得多。已经很少会因为评分而影响自己的价值判断了。
不过还是要吐槽豆瓣音乐整个团队就是一坨答辩,真的就是打死不肯做重复词条合并,一张专辑,那怕是新专辑,在首页都会推荐两个词条……别太搞笑了。
书因为很少人标记,没有影准是真的,音的体验感真的巨巨巨巨差,有时候还有很多粉丝自己创建的词条,内容不完整也就一直没有人修改
不知道哪个词是小组内啥词………只能发图啦!
阿北的书影音评分相对其他平台更公正更严格一些吧,虽然影视评分这几年一直被诟病,但毕竟是比较权威的平台,打个比方:还没见过哪家粉丝吹自家偶像的作品用淘票票评分的🤫
微x推广成分更多,你说谁更靠谱D?
啊这么离谱的吗,内容靠网友了,总得运营一下子的吧,不然日活低也不能怪谁了🙄
db的官方运营感觉就是只在乎电影板块,你看电影板块就不存在重复词条……书因为大方向就不如电影受众多,虽然以前也有重复但是后来没记错是合并过的,然后「这本书的其他版本」也是近年新加的功能,又因为很多编辑和出版方基本都入驻db了,所以也还算没出什么大错。
音乐板块就是完全没人在意了……一张专辑基本上都有2~5个词条,离谱得要死。🤣
不要太迷信评分,看见一本书随便翻开读两页试试。 有些90分以上的书,读起来没感觉就不要硬读下去了,要相信自己的感觉多于别人的评分
我也不迷信评分的,但总得有个参考,毕竟读之前也不知道好不好,靠看评分筛选掉一些,减少时间浪费
微读评分很水哒
你说得对
我觉得就和豆瓣和淘票票的评分是相似的道理
群体不一样吧
评论的人少也是一方面
前几天我在微读翻卡片,翻到一张大冰的《你坏》,居然81分,“脍炙人口”,有一瞬间我甚至开始怀疑自己🤣
这……我马上去搜了一下,基本在84以上,震惊
竟然有违禁词......
我也是。毕竟已经在瓣上标注那么多了,而且五档评分比三档更能记录自己的喜爱程度。还有就是我看的大多数书还是纸质的,在微读上标不顺手
我看到标题时也这么想,可是为啥萨特微评分那么高,萨特不是很大众吧……
跟翻译有一些关系吧,v很多书同一本评分都会相差很大,点开评论低分会有很大一部分人在吐槽翻译,db好像就会更重视书本身的剧情。。
就比如《漫长的告别》,v几个版本分别76~80不等,评论也很多在讨论翻译问题,而英文版原著是83分。但在db所有版本基本都是80以上,评论基本都是在说剧情的
我个人感受是畅销书在微读书分数都还挺高的,但在db就一般般,而一些很经典的文学作品就是反过来的情况,可能跟受众也有关系
其实我感觉豆瓣评分更有价值一些哈哈哈就像你看猫眼的电影评分……一言难尽
我的读书体验和豆瓣真的相差好大,但影视又相对来说比较契合
是的,还是喜欢瓣的评分分级,很多书我想打四分,在v读书只能选推荐
在豆瓣上评分会在内容编排,是否流畅等多个维度综合考虑,而在读书软件可能觉得有意思或者看完就打了好评。类似于淘票票/猫眼和豆瓣对电影的评分
一个卖书一个不卖
微读用户普遍没有那么严苛,用户来源“丰富”较豆瓣很多,经常看到一些不知所云、大量无意义的低质量事例、仿佛AI生成的鸡汤成功学读物上热门,评分还不算低… 微读也会迷信所谓经典和“大师”,比如某些畅销书评分极高,但真正的名著反倒拥趸不多。
微读书以前可以分五星,现在只有推荐 一般 不推荐了
游戏板块也是,不管死活
[内容不可见]
瓣文艺 文化人更多(不是
读过的人不超过五千,我觉得无论在哪个平台都不具有参考价值,这也是他们分数差距这么大的原因
终于看到有人在意词条重复分流的事情了😭还有音乐流媒体平台本身也是一首歌n个专辑版本的评论区不互通用户又嫌评论少,从上至下都没人在意这些版本 分流之类的事情。 豆瓣音乐的词条本意是想按照CD 数字 磁带甚至海外版引进版等来区分,然而实际上评分都是给音乐本身,用户一般不会在意那些实体介质的差异,豆瓣也意识不到这点。相比之下书籍词条确实有一些用户评分会考虑装潢印刷问题,然而更多人也是随便搜一个版本就评了……
小组内啥词真的过于多了。。。又不知道那个词触及到了g点。
还发了个文章链接,怎么这是他写的吗?真高端啊~
微读只有三档,一般来说能顺顺利利看完的我都会点推荐,断断续续看完的我就打一般,实在读不下去了才说不行。 但是豆瓣打分有五档,会思考一下
样本量差很多啊
就跟猫眼 vs 豆瓣的电影评分一样
在这里发现跟你一样特别的人,并与之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