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见,整活和分析一起来~【聊一聊长相思中的不由己与求不得】
来自:你咬我啊
写在前面的补充:
朋友们,语言表达确实会产生歧义与误读,这与我的文字表达能力还不够有关;讨论不同问题时对一个人物性格侧重点涉及得也不同,所以可能是有正面有负面。但我欣赏长相思每一个角色,因为他们都是非常立体复杂的,即使是我经常拉出来说的馨悦,说馨悦是因为这个角色确实有这些可讨论之处,并不是我讨厌馨悦抹黑馨悦。
希望大家发现问题可以友好沟通,多打补丁就能更理解各自的意思,不要攻击不要吵架,戾气小点,love and peace
==============
大家好,好久不见,我又回来啦
看到大家在讨论长相思的宣传,先来玩个梗,当个乐子人。

接下来说正事,看到一种蛮流行的说法,说长相思核心是雄竞,宣传却没有往这歌方向来。
说老实话,雄竞是一种标签化娱乐化的表达方式,我也赞同以此为初始印象来吸引观众入场。然假设长相思以此为剧作内容以及宣传的全部核心,我却是要瞧不起这个团队的。
长相思本质上并不是几个男的为了吸引一个女性的注意而“扯头花”的故事,长相思固然是一本言情小说,但他想要表达的却并不是简单的表现好的男嘉宾可以牵手女嘉宾的故事,男嘉宾之间也不是为了争夺雌孔雀的注目而疯狂开屏互相攻击的关系。
说到底,在我看来,长相思想感叹的是身不由己与求而不得,这是小夭自我救赎故事线之外的核心内容,其实也融贯于小夭主线之中。如果说过故事核心也有明线暗线之说的话,我认为小夭的童年创伤的自愈是明线,这种人被命运推着走的身不由己的叹惋则是暗线,是各个角色共有的内在特征。小夭是那个看到他们内心深处苦痛的眼睛,在桐华塑造的世界中,只有小夭能看见这些人的不屈与挣扎。
纵观长相思的主要角色,每一个角色其实某种程度上都是被命运捉弄。在他们成长的过程中,诸多因素纠缠在一起,构成一个个囚笼困住了他们,他们只能站在囚笼内看外面的人,以为围城外的人天高海阔,殊不知人人自有囚笼。而只有小夭看到了每个人的囚笼,她知道外人看来可以有的诸多选择,其实从来是单选项。
浅举几个例子:首先说表哥,他觉得只有拥有权///力才能够保护小夭,可等他拥有权力的时候,他才发现这不是小夭想要的,他反而失去了小夭,这是他的求不得。有些朋友会说了,他放弃权///力就好了,说到底是表哥太贪心,当然这种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人性是复杂的,人的行为会受各方面影响,表哥是对权///力拥有执念的人,当然这个追逐的起源是小夭,但是否只是为了小夭呢?当然不是,人的选择说到底都是因为自己的需求,表哥从小到大的经历决定了这个人就是无法放弃权///力。再者,当你踏入这个权///力的角斗场,与盘根错节的势力交织,再想退出也不轻松了,这些都是表哥的身不由己。身不由己不仅仅只是外界的因素,其实我认为长相思中的身不由己其实更多是自己思想的束缚,是自己的性格、信仰等等捆绑住了自己,而不是外在的强迫。
相柳就是最明显的例子,他可以说是身不由己体现得最明显的人,其实从他和小夭的对话中,我们都能看出来,他对于义军的抗争本身并没有什么归属感,但却被这件事捆住了一生,而捆住他的不是共工,是相柳对于恩义的坚持。这种坚持使得他即使不认同,也愿意为了他人的理想而献出了一切,使得他站在了他人为他选择好的立场之下坚守到死,他不能随心所欲去做他可能更喜欢的防风邶的生活(其实防风邶的存在也是相柳对于恩义的守护),这是相柳的身不由己。而这种身不由己导致了他的种种求不得。
璟也是如此,婚约之所以在他这里是一个摆脱不掉的大问题,不是因为涂山老夫人,而是因为他对忠孝的看重,和他过于温柔的性格(导致在婚约问题的处理上有些优柔寡断),这才是捆住他的东西,才导致他想要的与小夭的相守如此难以求得。
再说其他角色也是一样,娇蛮的阿念是书中最幸福的人了,可她也有她的不得已与求不得,她不得不上战场、不得不接受与他人共侍一夫,我们都说,阿念明知不爱、明知要分享丈夫也要嫁,小夭就不愿意,换我们也不愿意,但阿念就是这样的人,她会愿意为了自己想要的部分遮住双眼,她要宠爱就够了,未必需要全部的爱,再者,书至末尾,变成高辛与轩辕两国的事,她真不想嫁也未必能如愿。只能说桐华对阿念是温柔的,让她是这样一个自己就愿意如此的性格,不然怕是又一个悲剧故事了。馨悦丰隆也是,他们的执着源于他们的经历,他们都追求权///力,但相较之下,丰隆少了几分执着而在乎亲情的羁绊,而这执着、追求与羁绊,使得他们做出种种行为,又导致了他们的悲剧结果。馨悦杀小夭,其实情是一方面,更多是她害怕失去权///力,害怕回到那个被歧视被伤害的童年境地,而丰隆急功近利,则是为了替妹妹赎过。这种种,小夭都看懂了,所以小夭最后放过了他们。
在长相思,身不由己的原因其实都是自己,是人性的复杂,是心理层面的挣扎。而之所以说小夭是唯一能够看到所有人的身不由己的人,恰恰就是因为她是内心创伤最多的人,所以她往往可以和每个人感同身受,或者说其他人都是小夭经历的切片,但与其他人的纠结不同的是,小夭的不由己往往是她重视的人带来的,而非她自己的执着,自她从清水镇出现以来,其实小夭已经很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并且找到了正确的路径,但却由于情义而先压制自己的需求(也可以说是对于情义的过分重视、太具有同理心而导致了这种不由己,这其实也是自我束缚),所以你看到挺多时候小夭是委屈自己达成他人所愿,在成全他人之后再成全自己,小夭在这种种境地之中打出了一条自己的路,改变、治愈了自己的内心,苦痛变成了她的养分,官方说是“反脆弱”,确实是很精准巧妙。另一方面,也因为小夭是经受苦难之后反而可以更善良更具同理心的人,她在自己的苦难过后,会更同情他人的苦难,而不是因己之创伤变本加厉地伤害他人(这里点名馨悦),所以当桐华以小夭的视角去看每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好像每个人,或好或坏,都情有可原、都能被理解,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因为小夭用她的眼睛读懂了他人,用她的心体谅宽容了他们,因此我之前才会说,她是心软的神。
说了这么多,其实只有一句。如果长相思被渲染成只是一群男人勾心斗角抢一个女人的故事,那它也不再是长相思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长相思 到底是谁都相思 (草儿)
- 【小夭人物分析】等待是小夭人生的噩梦 (自律的撰稿人)
- 小夭不仅爱男,还爱女,爱众生,爱世间万物,不要缩小爱的范围 (阿巴阿巴)
- 打女人的妖畜,怎么敢妄称真君子?寡廉鲜耻,自然不惧恶名 (白云)
- 谁来为涂山璟保留他的全部才能 (Gasp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