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守严的“网格本”封面设计及其他

陈仓客

来自:陈仓客
2023-05-11 20:54:20 北京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群山

    群山 (多读闲书,少说闲话。) 组长 2023-05-12 07:43:41 北京

    此贴甚好,希望能继续爬梳一些十七年文学书籍设计方面得资料。谢谢!

  • 群山

    群山 (多读闲书,少说闲话。) 组长 2023-05-12 07:47:47 北京

    人文社还是其副牌作家社(?)曾出版一套“亚非作家作品集”,其封面似乎也是邵守严先生手笔。

  • 陈仓客

    陈仓客 楼主 2023-05-12 07:55:01 北京

    谢谢组长!也就是做了一些信息汇集,有些方面没有展开,如网格本,傅雷翻译巴尔扎克的出版过程等。

  • 陈仓客

    陈仓客 楼主 2023-05-12 08:03:17 北京

    人文社还是其副牌作家社(?)曾出版一套“亚非作家作品集”,其封面似乎也是邵守严先生手笔。 人文社还是其副牌作家社(?)曾出版一套“亚非作家作品集”,其封面似乎也是邵守严先生手笔。 群山

    有关邵守严的资料太少,比如简历中的生卒年代是否有误?按上面时间,1936年出生,1953年大学毕业来计算,17岁就大学毕业了。另外,五十年代的很多书籍都没有署名,有很多书的封面都疑似她的作品,但没有明证,也许以后只有去出版社查找出档案才能明确了。

  • 群山

    群山 (多读闲书,少说闲话。) 组长 2023-05-12 08:44:19 北京

    有关邵守严的资料太少,比如简历中的生卒年代是否有误?按上面时间,1936年出生,1953年大学毕业 有关邵守严的资料太少,比如简历中的生卒年代是否有误?按上面时间,1936年出生,1953年大学毕业来计算,17岁就大学毕业了。另外,五十年代的很多书籍都没有署名,有很多书的封面都疑似她的作品,但没有明证,也许以后只有去出版社查找出档案才能明确了。 ... 陈仓客

    确实,这是目前最大的困难。有许多老先生都已经离世,他们生前并未留下更多可资利用的资料,存世者往往或因年事已高不能有效叙述,或兴趣转移对装帧也已嗒然而不愿提及,社方也因多种原因销毁了不少资料。所以我多次呼吁,要抢救这些资料,怎奈人微言轻,应者寥寥,终于无奈,兀自喟叹而已。

  • 陈仓客

    陈仓客 楼主 2023-05-12 09:04:19 北京

    一点一点去做吧,希望在民间。

  • 陈仓客

    陈仓客 楼主 2023-05-12 09:13:14 北京

    确实,这是目前最大的困难。有许多老先生都已经离世,他们生前并未留下更多可资利用的资料,存世 确实,这是目前最大的困难。有许多老先生都已经离世,他们生前并未留下更多可资利用的资料,存世者往往或因年事已高不能有效叙述,或兴趣转移对装帧也已嗒然而不愿提及,社方也因多种原因销毁了不少资料。所以我多次呼吁,要抢救这些资料,怎奈人微言轻,应者寥寥,终于无奈,兀自喟叹而已。 ... 群山

    《书籍设计》丛书里有一些以前给老装帧设计家做的访谈,有张慈中、吴寿松、曹洁、余秉楠,范一辛、宁成春、郑在勇等,现在看来都很珍贵,也是在做一些装帧历史梳理和抢救工作。

  • 群山

    群山 (多读闲书,少说闲话。) 组长 2023-05-12 09:35:06 北京

    《书籍设计》丛书里有一些以前给老装帧设计家做的访谈,有张慈中、吴寿松、曹洁、余秉楠,范一辛 《书籍设计》丛书里有一些以前给老装帧设计家做的访谈,有张慈中、吴寿松、曹洁、余秉楠,范一辛、宁成春、郑在勇等,现在看来都很珍贵,也是在做一些装帧历史梳理和抢救工作。 ... 陈仓客

    这书我注意到了,只是还没有买。您提到的这几位,严格讲似乎应归于书装艺术的中生代,再往前推一下,比如陈之佛、莫志恒、王叔晖、徐燕孙、任率英、吴然、都冰如、何和一、古元、彦涵、罗工柳、蒋兆和等人在49年后的设计资料,查找起来非常困难。

  • 陈仓客

    陈仓客 楼主 2023-05-12 10:02:26 河北

    这书我注意到了,只是还没有买。您提到的这几位,严格讲似乎应归于书装艺术的中生代,再往前推一 这书我注意到了,只是还没有买。您提到的这几位,严格讲似乎应归于书装艺术的中生代,再往前推一下,比如陈之佛、莫志恒、王叔晖、徐燕孙、任率英、吴然、都冰如、何和一、古元、彦涵、罗工柳、蒋兆和等人在49年后的设计资料,查找起来非常困难。 ... 群山

    这里的画家大多是“客串”,王叔晖、徐燕孙,任率英给通俗文艺出版社画过一些插图和封面,以前都上过拍卖。罗工柳、蒋兆和的插图也早就流出去了。

  • 群山

    群山 (多读闲书,少说闲话。) 组长 2023-05-12 10:21:05 北京

    这里的画家大多是“客串”,王叔晖、徐燕孙,任率英给通俗文艺出版社画过一些插图和封面,以前都 这里的画家大多是“客串”,王叔晖、徐燕孙,任率英给通俗文艺出版社画过一些插图和封面,以前都上过拍卖。罗工柳、蒋兆和的插图也早就流出去了。 ... 陈仓客

    具体拍卖内情就不得而知了。其实,我们研究文学书籍装帧,插图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何况这些画家也都涉足封面设计,应该重视起来。

  • 陈仓客

    陈仓客 楼主 2023-05-12 10:39:26 河北

    具体拍卖内情就不得而知了。其实,我们研究文学书籍装帧,插图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何况这些画 具体拍卖内情就不得而知了。其实,我们研究文学书籍装帧,插图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项,何况这些画家也都涉足封面设计,应该重视起来。 ... 群山

    可以参阅《妙笔连珠》和《小雅观心》拍卖图录,插图水准很高。

  • 群山

    群山 (多读闲书,少说闲话。) 组长 2023-05-12 10:43:11 北京

    可以参阅《妙笔连珠》和《小雅观心》拍卖图录,插图水准很高。 可以参阅《妙笔连珠》和《小雅观心》拍卖图录,插图水准很高。 陈仓客

    由于信息不通,这两本都没能买到,遗憾。

  • 陈仓客

    陈仓客 楼主 2023-05-12 10:55:16 河北

    孔网有很多,还有一册外文出版社插图拍卖集,加上《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插图卷)》,四册在手,新中国插图概貌尽览。《小雅观心》我有两册,有机会快递送您。

  • 柯明

    柯明 (お洒落な出窓に 花を飾って) 2023-05-12 19:25:33 陕西

    您好,文中提到的左拉选集的装帧,近日孔网有卖家上新一本,为软精装,可移步参考:https://m.kongfz.com/integration/openminiprogram?applet=shop&page=detail&param1=23037&param2=5827258215&t_sharer=BbgX

  • 陈仓客

    陈仓客 楼主 2023-05-12 20:41:15 河北

    您好,文中提到的左拉选集的装帧,近日孔网有卖家上新一本,为软精装,可移步参考:https://m.ko 您好,文中提到的左拉选集的装帧,近日孔网有卖家上新一本,为软精装,可移步参考:https://m.kongfz.com/integration/openminiprogram?applet=shop&page=detail&param1=23037&param2=5827258215&t_sharer=BbgX ... 柯明

    谢谢您!应该是同一系列设计,可以确认啦

  • 青色

    青色 (男) 2023-05-12 21:22:32 四川

    孔网有很多,还有一册外文出版社插图拍卖集,加上《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插图卷)》,四册在手,新 孔网有很多,还有一册外文出版社插图拍卖集,加上《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插图卷)》,四册在手,新中国插图概貌尽览。《小雅观心》我有两册,有机会快递送您。 ... 陈仓客

    请问老师,“外文出版社插图拍卖集”的正式名称是叫什么呢?直接搜“外文出版社插图拍卖集”,似乎没有啊。

  • 青色

    青色 (男) 2023-05-12 21:30:02 四川

    孔网有很多,还有一册外文出版社插图拍卖集,加上《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插图卷)》,四册在手,新 孔网有很多,还有一册外文出版社插图拍卖集,加上《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插图卷)》,四册在手,新中国插图概貌尽览。《小雅观心》我有两册,有机会快递送您。 ... 陈仓客

    另外《小雅观心》好像是拍卖图录的总名称,请问:您所说的是哪一分册或专场呢? 看了网上《小雅观心》的一些内页图,感觉图都挺小的,和《妙笔连珠》没法比啊。

  • 陈仓客

    陈仓客 楼主 2023-05-12 22:37:19 北京

    请问老师,“外文出版社插图拍卖集”的正式名称是叫什么呢?直接搜“外文出版社插图拍卖集”,似 请问老师,“外文出版社插图拍卖集”的正式名称是叫什么呢?直接搜“外文出版社插图拍卖集”,似乎没有啊。 ... 青色

    《瀚海2010年秋季拍卖会 小雅观心赵庆伟藏油画插画手稿专场》和《五、六十年代书籍封面插图原稿当代名家精品(中国嘉德2004广州夏季拍卖会)》这两册,后边这册就是外文出版社的插图原稿。

  • 青色

    青色 (男) 2023-05-12 22:39:35 四川

    《瀚海2010年秋季拍卖会 小雅观心赵庆伟藏油画插画手稿专场》和《五、六十年代书籍封面插图原稿 《瀚海2010年秋季拍卖会 小雅观心赵庆伟藏油画插画手稿专场》和《五、六十年代书籍封面插图原稿当代名家精品(中国嘉德2004广州夏季拍卖会)》这两册,后边这册就是外文出版社的插图原稿。 ... 陈仓客

    好的,谢谢老师回复。

  • 陈仓客

    陈仓客 楼主 2023-05-12 22:54:01 北京

    好的,谢谢老师回复。 好的,谢谢老师回复。 青色

    您客气啦,应该的

  • 玻璃象

    玻璃象 (缺独立之精神,少自由之思想) 2023-05-13 22:49:43 安徽

    以前在国外图书上见过类似的设计风格,具体什么书记不得了

  • 陈仓客

    陈仓客 楼主 2023-05-13 23:21:37 北京

    以前在国外图书上见过类似的设计风格,具体什么书记不得了 以前在国外图书上见过类似的设计风格,具体什么书记不得了 玻璃象

    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很多设计师都会借鉴一些中外优秀设计。

  • 群山

    群山 (多读闲书,少说闲话。) 组长 2023-05-14 09:01:39 北京

    孔网有很多,还有一册外文出版社插图拍卖集,加上《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插图卷)》,四册在手,新 孔网有很多,还有一册外文出版社插图拍卖集,加上《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插图卷)》,四册在手,新中国插图概貌尽览。《小雅观心》我有两册,有机会快递送您。 ... 陈仓客

    美术全集插图卷似乎还是有点问题的,其一:有错情;其二:未能具体标出原载文本的准确出版时间;其三:入选作品似有照顾倾向,如权衡一下,有些入选者及作品未必就是上佳者。综合说,作装帧研究必须以大量占有资料为前提和基础,否则极易以偏概全、挂一漏万,进而得出不可靠的结论。就目前来看,似乎还没有一部可靠的中国书籍装帧信史,丘陵先生已经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遗憾的是他的著作相当浅薄,只是部分材料的堆砌和梳理,并未提炼出经验性结论,更为遗憾的是,丘陵百年,后继无人,岂不令人空怀恨恨?!

  • 群山

    群山 (多读闲书,少说闲话。) 组长 2023-05-14 09:07:03 北京

    美术全集插图卷似乎还是有点问题的,其一:有错情;其二:未能具体标出原载文本的准确出版时间; 美术全集插图卷似乎还是有点问题的,其一:有错情;其二:未能具体标出原载文本的准确出版时间;其三:入选作品似有照顾倾向,如权衡一下,有些入选者及作品未必就是上佳者。综合说,作装帧研究必须以大量占有资料为前提和基础,否则极易以偏概全、挂一漏万,进而得出不可靠的结论。就目前来看,似乎还没有一部可靠的中国书籍装帧信史,丘陵先生已经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遗憾的是他的著作相当浅薄,只是部分材料的堆砌和梳理,并未提炼出经验性结论,更为遗憾的是,丘陵百年,后继无人,岂不令人空怀恨恨?! ... 群山

    以上发言中的“丘陵”应为邱陵,特此更正。

  • 群山

    群山 (多读闲书,少说闲话。) 组长 2023-05-14 09:13:03 北京

    楼主所说的那四种图册,在我们没有更多的实物和资料的情况下,或可暂时“解解渴”,但要据此做研究或说“概貌尽览”,似乎值得商榷。

  • 陈仓客

    陈仓客 楼主 2023-05-14 10:08:39 北京

    美术全集插图卷似乎还是有点问题的,其一:有错情;其二:未能具体标出原载文本的准确出版时间; 美术全集插图卷似乎还是有点问题的,其一:有错情;其二:未能具体标出原载文本的准确出版时间;其三:入选作品似有照顾倾向,如权衡一下,有些入选者及作品未必就是上佳者。综合说,作装帧研究必须以大量占有资料为前提和基础,否则极易以偏概全、挂一漏万,进而得出不可靠的结论。就目前来看,似乎还没有一部可靠的中国书籍装帧信史,丘陵先生已经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遗憾的是他的著作相当浅薄,只是部分材料的堆砌和梳理,并未提炼出经验性结论,更为遗憾的是,丘陵百年,后继无人,岂不令人空怀恨恨?! ... 群山

    是啊,有很多实物和资料散失,或在出版社束之高阁,老一辈当事人过世,研究起来会有很大难度,人美社刚出版的《20世纪中国插图史》也是比较偏重理论。《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插图卷会有一些局限,但是目前收录相对完整的插图选集。而三册拍卖图录,可以作为插图卷的一个补充,可以看到插图的原貌。另外,郭振华早期编辑的两册插图集,和后期的全集插图卷内容虽然有交叉,也很有参考价值。这些也只能看到插图的一个概貌,实际上还有很多方面没有涉及,如杂志插图、童书插图等等。装帧史的研究,正如您所说,邱陵先生开了头,后继乏人,缺乏系统历史研究。有一些中生代装帧设计家,如邓中和、章桂征等,做个很多工作,出版专著、编选论文集等,但都是阶段性研究。以后能否有人做深入理论研究,尤其对“铅印时代”的装帧设计,也不敢有太多期望,也许会留一个遗憾吧。

  • 群山

    群山 (多读闲书,少说闲话。) 组长 2023-05-14 10:19:48 北京

    言之有理,赞成。《20世纪中国插图史》出版了吗?我买了该社的《20世纪中国插图艺术》,但是刚开读,只读了个开头,没找到感觉,故不敢置喙。

  • 群山

    群山 (多读闲书,少说闲话。) 组长 2023-05-14 10:22:35 北京

    是啊,有很多实物和资料散失,或在出版社束之高阁,老一辈当事人过世,研究起来会有很大难度,人 是啊,有很多实物和资料散失,或在出版社束之高阁,老一辈当事人过世,研究起来会有很大难度,人美社刚出版的《20世纪中国插图史》也是比较偏重理论。《中国现代美术全集》插图卷会有一些局限,但是目前收录相对完整的插图选集。而三册拍卖图录,可以作为插图卷的一个补充,可以看到插图的原貌。另外,郭振华早期编辑的两册插图集,和后期的全集插图卷内容虽然有交叉,也很有参考价值。这些也只能看到插图的一个概貌,实际上还有很多方面没有涉及,如杂志插图、童书插图等等。装帧史的研究,正如您所说,邱陵先生开了头,后继乏人,缺乏系统历史研究。有一些中生代装帧设计家,如邓中和、章桂征等,做个很多工作,出版专著、编选论文集等,但都是阶段性研究。以后能否有人做深入理论研究,尤其对“铅印时代”的装帧设计,也不敢有太多期望,也许会留一个遗憾吧。 ... 陈仓客

    是的,杂志的插图至少是半壁江山,这一块儿被大多的研究者忽略了。

  • 陈仓客

    陈仓客 楼主 2023-05-14 10:25:39 北京

    言之有理,赞成。《20世纪中国插图史》出版了吗?我买了该社的《20世纪中国插图艺术》,但是刚开 言之有理,赞成。《20世纪中国插图史》出版了吗?我买了该社的《20世纪中国插图艺术》,但是刚开读,只读了个开头,没找到感觉,故不敢置喙。 ... 群山

    就是这本书,取其精华,可以参考

  • 陈仓客

    陈仓客 楼主 2023-05-14 10:31:10 北京

    是的,杂志的插图至少是半壁江山,这一块儿被大多的研究者忽略了。 是的,杂志的插图至少是半壁江山,这一块儿被大多的研究者忽略了。 群山

    以后有机会我发一些《当代》、《中国作家》的插图原稿请大家欣赏。

  • 群山

    群山 (多读闲书,少说闲话。) 组长 2023-05-14 10:46:25 北京

    以后有机会我发一些《当代》、《中国作家》的插图原稿请大家欣赏。 以后有机会我发一些《当代》、《中国作家》的插图原稿请大家欣赏。 陈仓客

    期盼。但是号称“新中国美术的窗口”的《新观察》却很少有人提及了,我曾问过一个有名的图书馆,他们答复说只藏有一部分,也不全。呜呼哀哉。。。。。。。。。。

  • 群山

    群山 (多读闲书,少说闲话。) 组长 2023-05-14 10:49:43 北京

    以后有机会我发一些《当代》、《中国作家》的插图原稿请大家欣赏。 以后有机会我发一些《当代》、《中国作家》的插图原稿请大家欣赏。 陈仓客

    私以为,新时期人文期刊中,最注重插图的是《小说月报》,其做法是:凡被选家认为原载插图较好者,照转;不佳者则另延画家新作。确实值得称道。

  • 陈仓客

    陈仓客 楼主 2023-05-14 10:49:54 北京

    期盼。但是号称“新中国美术的窗口”的《新观察》却很少有人提及了,我曾问过一个有名的图书馆, 期盼。但是号称“新中国美术的窗口”的《新观察》却很少有人提及了,我曾问过一个有名的图书馆,他们答复说只藏有一部分,也不全。呜呼哀哉。。。。。。。。。。 ... 群山

    《新观察》插图和漫画早些年前就被拍卖一空,我只收藏有一幅张守义先生《新观察》的速写插图。

  • 群山

    群山 (多读闲书,少说闲话。) 组长 2023-05-14 10:51:00 北京

    就是这本书,取其精华,可以参考 就是这本书,取其精华,可以参考 陈仓客

    好的,明白了。谢谢!

  • 群山

    群山 (多读闲书,少说闲话。) 组长 2023-05-14 10:52:21 北京

    《新观察》插图和漫画早些年前就被拍卖一空,我只收藏有一幅张守义先生《新观察》的速写插图。 《新观察》插图和漫画早些年前就被拍卖一空,我只收藏有一幅张守义先生《新观察》的速写插图。 陈仓客

    甭说原稿了,便是这个期刊,我费10年心血,居然没有集齐。。。。。。。。。。太难了

  • 陈仓客

    陈仓客 楼主 2023-05-14 10:57:31 北京

    哈哈,收藏杂志太费地方了

  • 群山

    群山 (多读闲书,少说闲话。) 组长 2023-05-14 11:12:01 北京

    哈哈,收藏杂志太费地方了 哈哈,收藏杂志太费地方了 陈仓客

    在有限的空间内,求此必须舍彼。不过,目前我空间无虞,只是找不到东西,苦恼。

  • 陈仓客

    陈仓客 楼主 2023-05-14 11:25:15 北京

    在有限的空间内,求此必须舍彼。不过,目前我空间无虞,只是找不到东西,苦恼。 在有限的空间内,求此必须舍彼。不过,目前我空间无虞,只是找不到东西,苦恼。 群山

    哈哈,有闲、有钱、有空间就好办

  • 群山

    群山 (多读闲书,少说闲话。) 组长 2023-05-14 12:28:13 北京

    哈哈,有闲、有钱、有空间就好办 哈哈,有闲、有钱、有空间就好办 陈仓客

    这“三有”我不敢当,但买几本杂志的钱还是有的,空间也不是问题,只要把其他的东西舍弃或者断舍离,起码腾出空间放几百本《新观察》问题不大;时间嘛,我不过是把别人用来玩微信、发微博或打麻将打牌的时间,更多用来关注此事罢了。

  • 老姜

    老姜 (豆瓣是我的书架) 管理员 2023-05-14 12:56:33 上海

    几张黑白制版画稿,要探究一下年代,是初版的,还是后来重画的。

  • 兰藻(春困中

    兰藻(春困中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2023-05-14 13:56:32 上海

    个别书籍的装帧设计者并未署名,请问大家是通过什么方式考据的?

  • 老姜

    老姜 (豆瓣是我的书架) 管理员 2023-05-14 14:56:49 上海

    个别书籍的装帧设计者并未署名,请问大家是通过什么方式考据的? 个别书籍的装帧设计者并未署名,请问大家是通过什么方式考据的? 兰藻(春困中

    方式很多。也包括鲁迅先生的封面设计,几乎不署名,目前好像大都通过其书信判断。但,只要是书信里不含草图的,只能算是疑似,因为后人几乎不知道当时书信文字中论及的图像是什么样的。当然,也可以从文字中记录的设计概念去判断、论定。其他诸如口述、设计方式、印刷工艺、纸张、编辑过程、出版社、社会和个人状况、朋友等等,综合成设计作品的考据方式。

  • 陈仓客

    陈仓客 楼主 2023-05-14 15:15:37 北京

    个别书籍的装帧设计者并未署名,请问大家是通过什么方式考据的? 个别书籍的装帧设计者并未署名,请问大家是通过什么方式考据的? 兰藻(春困中

    问的好!这个问题是常常困扰收藏和研究者的。在五六十年代的很多书籍都没有署名,确定方式一是查找装帧档案;二是咨询相关当事人;三是网络搜寻相关回忆文章和官方记录。前两种方式往往不太容易办到,难度大,后一种有时需要购买相关书籍。邵守严设计网格本封面,有人文社官方文章及再版时的署名确定,毋庸置疑。巴尔扎克选集、左拉选集、《一千零一夜》是根据再版时的署名和《中国美术全集》书籍装帧卷等官方相关记载确定的。《失乐园》、《十九世纪外国文学史》是根据1959年出版的《全国书籍装帧插图展览目录》确定,《英国文学史纲》与前者是同一系列书,封面图案相同,故也确定为邵守严设计。需要说明的是,即使有装帧档案,有些也找不到名字,设计原稿上的笔迹,很多是制版编辑写的,如网格本墨稿就没有邵守严签名,只有该书美术编辑张守义和美编室负责人秦萍的签名。人文社1986年出版的《多欲之年》就没有署名,是根据流失到孔网上的稿费单确定的设计者。

  • 老姜

    老姜 (豆瓣是我的书架) 管理员 2023-05-14 15:23:12 上海

    个别书籍的装帧设计者并未署名,请问大家是通过什么方式考据的? 个别书籍的装帧设计者并未署名,请问大家是通过什么方式考据的? 兰藻(春困中

    出版社档案也是其一,有些记录详细,有些记录简单(尤其是对本社设计师的设计),不过这些档案几乎散落民间。出版设计档案这几年才开始引起重视,之前大家都关注出版家书信。

  • 陈仓客

    陈仓客 楼主 2023-05-14 15:48:38 北京

    几张黑白制版画稿,要探究一下年代,是初版的,还是后来重画的。 几张黑白制版画稿,要探究一下年代,是初版的,还是后来重画的。 老姜

    是的,文中所述也只是推断。根据以往收藏装帧稿的经验,系列书的设计墨稿一般只有一个,在编辑后期出版的书时取出借用,有时用完会还回去,有时就夹杂在里面了。人民出版社和三联书店装帧稿里,这种情况就很多。五十年代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苏联文学特定时期版本书有一个共同的扉页设计稿,上面专门写明是通用的。这幅网格本墨稿是夹在1962年出版《布登勃洛克一家》的一套设计稿里的,铅笔字写有原大制版阴文20块,切原大底光板40块(封面、封四用),从此推断是为后期出版的网格本系列书制版使用的,五六十年代出版的古典网格本只有十几种,这个要查出版计划和具体出版时间来确定,如果在1966年运动前,《布》书后边只有几本网格本出版,就可以把这个墨稿时间往前推。至于是不是唯一“母版”,还有没有重新制版,七八十年代后出版的网格本制版情况等问题,的确还需要探究。

  • 陈仓客

    陈仓客 楼主 2023-05-14 16:08:34 北京

    几张黑白制版画稿,要探究一下年代,是初版的,还是后来重画的。 几张黑白制版画稿,要探究一下年代,是初版的,还是后来重画的。 老姜

    另外,每一套装帧档案都有数字码印记,这套墨稿上有两组数字,一组被划线,证明是以前使用过。以后有机会我会请教相关专业人士,弄清编码的规律,以及与出版年代的关联。

  • 老姜

    老姜 (豆瓣是我的书架) 管理员 2023-05-14 16:34:52 上海

    是的,文中所述也只是推断。根据以往收藏装帧稿的经验,系列书的设计墨稿一般只有一个,在编辑后 是的,文中所述也只是推断。根据以往收藏装帧稿的经验,系列书的设计墨稿一般只有一个,在编辑后期出版的书时取出借用,有时用完会还回去,有时就夹杂在里面了。人民出版社和三联书店装帧稿里,这种情况就很多。五十年代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苏联文学特定时期版本书有一个共同的扉页设计稿,上面专门写明是通用的。这幅网格本墨稿是夹在1962年出版《布登勃洛克一家》的一套设计稿里的,铅笔字写有原大制版阴文20块,切原大底光板40块(封面、封四用),从此推断是为后期出版的网格本系列书制版使用的,五六十年代出版的古典网格本只有十几种,这个要查出版计划和具体出版时间来确定,如果在1966年运动前,《布》书后边只有几本网格本出版,就可以把这个墨稿时间往前推。至于是不是唯一“母版”,还有没有重新制版,七八十年代后出版的网格本制版情况等问题,的确还需要探究。 ... 陈仓客

    你好,黑白制版稿不一定一个,要看版本,有时后面的版本需要改动,或第一稿黑白稿损坏、遗失,就要另作了。当然这个稿可以通用,夹在系列档案里也是有可能的。另,看图片这个稿是阴图,你看一下白色线条是白颜料画出来的,还是纸的颜色。如果全部线条不是白颜料画出来的,那么这张可能就不是画稿了。一般这种细密的黑白制版稿不会去画阴图,而是画好了阳图再制版成阴图,因为,画阴图太费时费力了。

  • 老姜

    老姜 (豆瓣是我的书架) 管理员 2023-05-14 16:36:23 上海

    另外,每一套装帧档案都有数字码印记,这套墨稿上有两组数字,一组被划线,证明是以前使用过。以 另外,每一套装帧档案都有数字码印记,这套墨稿上有两组数字,一组被划线,证明是以前使用过。以后有机会我会请教相关专业人士,弄清编码的规律,以及与出版年代的关联。 ... 陈仓客

    是的,出版社会给所有画稿敲章编号。

  • 老姜

    老姜 (豆瓣是我的书架) 管理员 2023-05-14 16:40:29 上海

    另外,每一套装帧档案都有数字码印记,这套墨稿上有两组数字,一组被划线,证明是以前使用过。以 另外,每一套装帧档案都有数字码印记,这套墨稿上有两组数字,一组被划线,证明是以前使用过。以后有机会我会请教相关专业人士,弄清编码的规律,以及与出版年代的关联。 ... 陈仓客

    再看一下蓝色的手写文字,是蓝墨水,还是彩色水笔。豆瓣上的照片细节都看不清楚。

  • 陈仓客

    陈仓客 楼主 2023-05-14 17:09:34 北京

    你好,黑白制版稿不一定一个,要看版本,有时后面的版本需要改动,或第一稿黑白稿损坏、遗失,就 你好,黑白制版稿不一定一个,要看版本,有时后面的版本需要改动,或第一稿黑白稿损坏、遗失,就要另作了。当然这个稿可以通用,夹在系列档案里也是有可能的。另,看图片这个稿是阴图,你看一下白色线条是白颜料画出来的,还是纸的颜色。如果全部线条不是白颜料画出来的,那么这张可能就不是画稿了。一般这种细密的黑白制版稿不会去画阴图,而是画好了阳图再制版成阴图,因为,画阴图太费时费力了。 ... 老姜

    您说的有道理,仔细看是印样稿贴在绘图纸上,用黑墨在四周和中间修涂,用白色颜料勾补局部网格线,另外蓝字像是水笔书写,应该是制版稿,不是画稿,学习受教了!

  • 兰藻(春困中

    兰藻(春困中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2023-05-14 17:10:55 上海

    方式很多。也包括鲁迅先生的封面设计,几乎不署名,目前好像大都通过其书信判断。但,只要是书信 方式很多。也包括鲁迅先生的封面设计,几乎不署名,目前好像大都通过其书信判断。但,只要是书信里不含草图的,只能算是疑似,因为后人几乎不知道当时书信文字中论及的图像是什么样的。当然,也可以从文字中记录的设计概念去判断、论定。其他诸如口述、设计方式、印刷工艺、纸张、编辑过程、出版社、社会和个人状况、朋友等等,综合成设计作品的考据方式。 ... 老姜

    感谢,我之前都是通过网络搜索、查看孔网卖家的介绍判断。原来还有这么多求证的途径。

  • 兰藻(春困中

    兰藻(春困中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2023-05-14 17:13:18 上海

    问的好!这个问题是常常困扰收藏和研究者的。在五六十年代的很多书籍都没有署名,确定方式一是查 问的好!这个问题是常常困扰收藏和研究者的。在五六十年代的很多书籍都没有署名,确定方式一是查找装帧档案;二是咨询相关当事人;三是网络搜寻相关回忆文章和官方记录。前两种方式往往不太容易办到,难度大,后一种有时需要购买相关书籍。邵守严设计网格本封面,有人文社官方文章及再版时的署名确定,毋庸置疑。巴尔扎克选集、左拉选集、《一千零一夜》是根据再版时的署名和《中国美术全集》书籍装帧卷等官方相关记载确定的。《失乐园》、《十九世纪外国文学史》是根据1959年出版的《全国书籍装帧插图展览目录》确定,《英国文学史纲》与前者是同一系列书,封面图案相同,故也确定为邵守严设计。需要说明的是,即使有装帧档案,有些也找不到名字,设计原稿上的笔迹,很多是制版编辑写的,如网格本墨稿就没有邵守严签名,只有该书美术编辑张守义和美编室负责人秦萍的签名。人文社1986年出版的《多欲之年》就没有署名,是根据流失到孔网上的稿费单确定的设计者。 ... 陈仓客

    这种时候就觉得,如果能认识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就好了。比如我曾经在购买的图书中发现藏家书信,第一反应当然是希望能够归还给藏家的子女。可惜无人引荐。

  • 陈仓客

    陈仓客 楼主 2023-05-14 17:19:44 北京

    这种时候就觉得,如果能认识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就好了。比如我曾经在购买的图书中发现藏家书信,第 这种时候就觉得,如果能认识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就好了。比如我曾经在购买的图书中发现藏家书信,第一反应当然是希望能够归还给藏家的子女。可惜无人引荐。 ... 兰藻(春困中

    实际上,去出版社查找留档是最简便的,但又是最麻烦的……

  • 老姜

    老姜 (豆瓣是我的书架) 管理员 2023-05-14 17:22:20 上海

    您说的有道理,仔细看是印样稿贴在绘图纸上,用黑墨在四周和中间修涂,用白色颜料勾补局部网格线 您说的有道理,仔细看是印样稿贴在绘图纸上,用黑墨在四周和中间修涂,用白色颜料勾补局部网格线,另外蓝字像是水笔书写,应该是制版稿,不是画稿,学习受教了! ... 陈仓客

    交流为重。感谢群山设了这个小组。

  • 老姜

    老姜 (豆瓣是我的书架) 管理员 2023-05-14 17:24:41 上海

    感谢,我之前都是通过网络搜索、查看孔网卖家的介绍判断。原来还有这么多求证的途径。 感谢,我之前都是通过网络搜索、查看孔网卖家的介绍判断。原来还有这么多求证的途径。 兰藻(春困中

    不用谢。这个涉及很多领域,尤其是印刷和设计专业,都是上个世纪的技术了。卖家的介绍首先是质疑,再作参考。

  • 老姜

    老姜 (豆瓣是我的书架) 管理员 2023-05-14 17:30:11 上海

    这种时候就觉得,如果能认识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就好了。比如我曾经在购买的图书中发现藏家书信,第 这种时候就觉得,如果能认识出版社的工作人员就好了。比如我曾经在购买的图书中发现藏家书信,第一反应当然是希望能够归还给藏家的子女。可惜无人引荐。 ... 兰藻(春困中

    这些遗物,不少是家属待主人去世后,整批给收旧物的收去再卖出来的。还有就是出版社搬迁扔出来的。也有家属委托拍卖行的,等等。这些只有待收集者慢慢整理、收藏。这个月中国近现代新闻出版博物馆在上海开馆,可以去看看各类出版相关物品。

  • 陈仓客

    陈仓客 楼主 2023-05-14 17:40:42 北京

    交流为重。感谢群山设了这个小组。 交流为重。感谢群山设了这个小组。 老姜

    感谢,抛砖引玉,受益匪浅。曾带着宁成春老师的装帧档案当面请教过他,有很多涉及印刷出版的专业知识至今都没弄清楚,必须请教专业人士,要学习的方面还有很多。

  • 老姜

    老姜 (豆瓣是我的书架) 管理员 2023-05-14 17:49:36 上海

    您说的有道理,仔细看是印样稿贴在绘图纸上,用黑墨在四周和中间修涂,用白色颜料勾补局部网格线 您说的有道理,仔细看是印样稿贴在绘图纸上,用黑墨在四周和中间修涂,用白色颜料勾补局部网格线,另外蓝字像是水笔书写,应该是制版稿,不是画稿,学习受教了! ... 陈仓客

    这个稿子应该是在之前的打样稿上(一种很薄的纸)修补后,再利用的黑白制版稿。它的问题一是人们通常不会去画阴图(难画,没必要);二是“原大制版”的问题,一般黑白原稿会放大画(画起来方便一些),制版时按80%70%缩小成原大印刷(缩小后画稿也会更精致一些),这个稿子是利用了档案袋里留存的之前原大的打样稿完成;三是彩色墨水笔好像要在70年代末才慢慢流行开来(这个蓝色太熟悉了)。所以这个黑白稿可能是在改革开放后此书重版时制作的。

  • 陈仓客

    陈仓客 楼主 2023-05-14 17:50:01 北京

    [该条回复已被删除] [该条回复已被删除] 兰藻(春困中

    应该有,有些文字档案是复写的。

  • 老姜

    老姜 (豆瓣是我的书架) 管理员 2023-05-14 17:52:46 上海

    感谢,抛砖引玉,受益匪浅。曾带着宁成春老师的装帧档案当面请教过他,有很多涉及印刷出版的专业 感谢,抛砖引玉,受益匪浅。曾带着宁成春老师的装帧档案当面请教过他,有很多涉及印刷出版的专业知识至今都没弄清楚,必须请教专业人士,要学习的方面还有很多。 ... 陈仓客

    宁老师是大设计家了

  • 兰藻(春困中

    兰藻(春困中 (“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2023-05-14 17:55:05 上海

    应该有,有些文字档案是复写的。 应该有,有些文字档案是复写的。 陈仓客

    那就好。记得有些出版社会做出版书目,附上书影和相关介绍。这样查找起来方便许多。

  • 陈仓客

    陈仓客 楼主 2023-05-14 17:58:31 北京

    这个稿子应该是在之前的打样稿上(一种很薄的纸)修补后,再利用的黑白制版稿。它的问题一是人们 这个稿子应该是在之前的打样稿上(一种很薄的纸)修补后,再利用的黑白制版稿。它的问题一是人们通常不会去画阴图(难画,没必要);二是“原大制版”的问题,一般黑白原稿会放大画(画起来方便一些),制版时按80%70%缩小成原大印刷(缩小后画稿也会更精致一些),这个稿子是利用了档案袋里留存的之前原大的打样稿完成;三是彩色墨水笔好像要在70年代末才慢慢流行开来(这个蓝色太熟悉了)。所以这个黑白稿可能是在改革开放后此书重版时制作的。 ... 老姜

    是的,蓝色水笔是后写上去的,制版稿上是铅笔的笔迹,但费解的是夹杂在1962年的古典网格本出版档案里,也许是流散出来后又被混杂到一起了。

  • 陈仓客

    陈仓客 楼主 2023-05-14 18:03:41 北京

    宁老师是大设计家了 宁老师是大设计家了 老姜

    是啊,宁老师装帧集马上出版,里面用上了一些我提供的装帧原稿。

  • 老姜

    老姜 (豆瓣是我的书架) 管理员 2023-05-14 18:09:57 上海

    是的,蓝色水笔是后写上去的,制版稿上是铅笔的笔迹,但费解的是夹杂在1962年的古典网格本出版档 是的,蓝色水笔是后写上去的,制版稿上是铅笔的笔迹,但费解的是夹杂在1962年的古典网格本出版档案里,也许是流散出来后又被混杂到一起了。 ... 陈仓客

    如果这本在80年代重版过,那么就是利用了62年档案里的打样来制版,再放回原袋中(可能黑白制版原稿遗失了)。齐全的书籍设计档案袋里应该包含了,彩色或黑白设计稿(有时多件),黑白制版原稿,制版后各个颜色的分色印板(锌版或铜版)打样稿(黑白,多份),彩色打样稿,以及发稿单,设计稿的修改意见等等。有时还会有样书。

  • 老姜

    老姜 (豆瓣是我的书架) 管理员 2023-05-14 18:10:50 上海

    是啊,宁老师装帧集马上出版,里面用上了一些我提供的装帧原稿。 是啊,宁老师装帧集马上出版,里面用上了一些我提供的装帧原稿。 陈仓客

    别忘了让宁老师在原稿上签个名哈哈

  • 陈仓客

    陈仓客 楼主 2023-05-14 18:16:35 北京

    这个稿子应该是在之前的打样稿上(一种很薄的纸)修补后,再利用的黑白制版稿。它的问题一是人们 这个稿子应该是在之前的打样稿上(一种很薄的纸)修补后,再利用的黑白制版稿。它的问题一是人们通常不会去画阴图(难画,没必要);二是“原大制版”的问题,一般黑白原稿会放大画(画起来方便一些),制版时按80%70%缩小成原大印刷(缩小后画稿也会更精致一些),这个稿子是利用了档案袋里留存的之前原大的打样稿完成;三是彩色墨水笔好像要在70年代末才慢慢流行开来(这个蓝色太熟悉了)。所以这个黑白稿可能是在改革开放后此书重版时制作的。 ... 老姜

    我推断的顺序是:这是1962年的制版稿,改革开放后从档案中取出用此稿制版,添加了蓝色笔迹,用后又归还到原档案中。

  • 陈仓客

    陈仓客 楼主 2023-05-14 18:22:08 北京

    别忘了让宁老师在原稿上签个名哈哈 别忘了让宁老师在原稿上签个名哈哈 老姜

    哈哈,宁老师的设计原稿特别规范,都有原签名,也都有出版记录,还是保持原貌吧,有的书封设计,他自己都忘记了。

  • 陈仓客

    陈仓客 楼主 2023-05-14 18:29:50 北京

    如果这本在80年代重版过,那么就是利用了62年档案里的打样来制版,再放回原袋中(可能黑白制版原 如果这本在80年代重版过,那么就是利用了62年档案里的打样来制版,再放回原袋中(可能黑白制版原稿遗失了)。齐全的书籍设计档案袋里应该包含了,彩色或黑白设计稿(有时多件),黑白制版原稿,制版后各个颜色的分色印板(锌版或铜版)打样稿(黑白,多份),彩色打样稿,以及发稿单,设计稿的修改意见等等。有时还会有样书。 ... 老姜

    这书改革开放后没有再版过网格本,再版的是徐中益设计的新版本,这个制版稿应该是用给其他网格本的。

  • 陈仓客

    陈仓客 楼主 2023-05-14 18:37:27 北京

    如果这本在80年代重版过,那么就是利用了62年档案里的打样来制版,再放回原袋中(可能黑白制版原 如果这本在80年代重版过,那么就是利用了62年档案里的打样来制版,再放回原袋中(可能黑白制版原稿遗失了)。齐全的书籍设计档案袋里应该包含了,彩色或黑白设计稿(有时多件),黑白制版原稿,制版后各个颜色的分色印板(锌版或铜版)打样稿(黑白,多份),彩色打样稿,以及发稿单,设计稿的修改意见等等。有时还会有样书。 ... 老姜

    人文社(含作家出版社)的很多装帧档案都不齐全了,发稿单、题签、插图等等,都分了家,能留存下来一部分已经算幸运。

  • 老姜

    老姜 (豆瓣是我的书架) 管理员 2023-05-14 18:38:09 上海

    哈哈,宁老师的设计原稿特别规范,都有原签名,也都有出版记录,还是保持原貌吧,有的书封设计, 哈哈,宁老师的设计原稿特别规范,都有原签名,也都有出版记录,还是保持原貌吧,有的书封设计,他自己都忘记了。 ... 陈仓客

    原貌最珍贵

  • 老姜

    老姜 (豆瓣是我的书架) 管理员 2023-05-14 18:38:35 上海

    这书改革开放后没有再版过网格本,再版的是徐中益设计的新版本,这个制版稿应该是用给其他网格本 这书改革开放后没有再版过网格本,再版的是徐中益设计的新版本,这个制版稿应该是用给其他网格本的。 ... 陈仓客

    有可能

  • 老姜

    老姜 (豆瓣是我的书架) 管理员 2023-05-14 18:40:29 上海

    我推断的顺序是:这是1962年的制版稿,改革开放后从档案中取出用此稿制版,添加了蓝色笔迹,用后 我推断的顺序是:这是1962年的制版稿,改革开放后从档案中取出用此稿制版,添加了蓝色笔迹,用后又归还到原档案中。 ... 陈仓客

    如果原稿是母稿,这个就是是子稿了哈哈。

  • 陈仓客

    陈仓客 楼主 2023-05-14 18:46:25 北京

    如果原稿是母稿,这个就是是子稿了哈哈。 如果原稿是母稿,这个就是是子稿了哈哈。 老姜

    哈哈,也很珍贵了

  • 陈仓客

    陈仓客 楼主 2023-05-14 18:53:59 北京

    如果原稿是母稿,这个就是是子稿了哈哈。 如果原稿是母稿,这个就是是子稿了哈哈。 老姜

    人文社研发的文创礼品网格本文件夹,就是这样的黑底,我也很纳闷,他们为什么不用大家都熟悉的淡绿色呢

  • 老姜

    老姜 (豆瓣是我的书架) 管理员 2023-05-14 20:02:24 上海

    哈哈,也很珍贵了 哈哈,也很珍贵了 陈仓客

    原稿还是有可能出现的,就是要等。

  • 老姜

    老姜 (豆瓣是我的书架) 管理员 2023-05-14 20:03:22 上海

    人文社研发的文创礼品网格本文件夹,就是这样的黑底,我也很纳闷,他们为什么不用大家都熟悉的淡 人文社研发的文创礼品网格本文件夹,就是这样的黑底,我也很纳闷,他们为什么不用大家都熟悉的淡绿色呢 ... 陈仓客

    是不是就用你这个稿子做哈哈

  • 陈仓客

    陈仓客 楼主 2023-05-14 20:23:11 北京

    是不是就用你这个稿子做哈哈 是不是就用你这个稿子做哈哈 老姜

    哈哈,这就不清楚了,直接买了一个文件夹做纪念。

  • 陈仓客

    陈仓客 楼主 2023-05-26 22:12:44 北京

    原稿还是有可能出现的,就是要等。 原稿还是有可能出现的,就是要等。 老姜

    姜老师好!借您吉言,母版已收藏,“母子”团聚,感谢!

  • 老姜

    老姜 (豆瓣是我的书架) 管理员 2023-05-26 22:33:00 上海

    姜老师好!借您吉言,母版已收藏,“母子”团聚,感谢! 姜老师好!借您吉言,母版已收藏,“母子”团聚,感谢! 陈仓客

    捡漏了哈哈哈。不过依旧需要母子版扫描后在电脑里看看能否完全对得上,必须依赖尽可能的手段去确认。

  • 陈仓客

    陈仓客 楼主 2023-05-26 23:18:30 北京

    捡漏了哈哈哈。不过依旧需要母子版扫描后在电脑里看看能否完全对得上,必须依赖尽可能的手段去确 捡漏了哈哈哈。不过依旧需要母子版扫描后在电脑里看看能否完全对得上,必须依赖尽可能的手段去确认。 ... 老姜

    只相信缘分和奇迹,收藏不能靠捡漏,原稿以后会有机会面世,谢谢您!

  • 老姜

    老姜 (豆瓣是我的书架) 管理员 2023-05-27 11:05:59 上海

    只相信缘分和奇迹,收藏不能靠捡漏,原稿以后会有机会面世,谢谢您! 只相信缘分和奇迹,收藏不能靠捡漏,原稿以后会有机会面世,谢谢您! 陈仓客

    捡漏靠智慧哈哈哈。

  • 吕六一

    吕六一 (“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 2024-01-19 14:33:12 广东

    非常喜欢人文社的网格本设计,直到看到此帖才知道设计者是谁,特地来赞一下此帖!楼主发的帖子质量都相当高

  • 陈仓客

    陈仓客 楼主 2024-01-20 00:49:55 北京

    非常喜欢人文社的网格本设计,直到看到此帖才知道设计者是谁,特地来赞一下此帖!楼主发的帖子质 非常喜欢人文社的网格本设计,直到看到此帖才知道设计者是谁,特地来赞一下此帖!楼主发的帖子质量都相当高 ... 吕六一

    谢谢您!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5312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