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杜鲁门·卡波特的最后一舞|《冷血》线上共读会
快闪楼
已结束
-
Malinconico 2023-05-25 20:37:31 北京
2023-05-25 打卡第四天 阅读进度: 已读完 随记: 看到了该案件中的一些争论。被告的辩护者极力想要证明自己的委托人在作案时不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从而使他们得到一定程度上的赦免。 以安德鲁的案件为例。我认为安德鲁无论是否患有人格分裂症都应该被处死。事实上,我认为只有生理意义上无法通过自己的意识控制自己的行为这样的情况才有可能影响正常的法律判决。像安德鲁或迪克或佩里这样,虽然精神状态不能说完全正常健康,但他们本身的价值观和导致他们犯罪的意识观念已经与社会所提倡的正统观念格格不入了。他们活在自己选择的世界里。如果要从个人的角度来说,我不认为他们是有罪的,他们只是被自己相信的世界观引导着做了他们自己认为正确的事;但从社会,或从全人类的角度来说,他们毋庸置疑是有罪的。不管他们是否真的有罪,都不应该在这个没有他们立足之地的世界生存下去了,这样只会伤害他们也伤害到其他人。所以死刑对他们来说不应该是惩罚,而是一种解脱。 今天就写这么多
-
之一 2023-05-25 22:27:37 海南
5.25 Day4 进入第二章,艾尔文·亚当斯·杜威负责调查克拉特一案,他在推演犯罪过程时推测凶手不止一人,会有同伙。只有这样才能解释为何身强力壮的克拉特先生和凯尼恩没有能够反抗成功。 他们四处收集线索,却进展缓慢。
恐慌依旧在邻里之间蔓延,不少人因此离开。
佩里和迪克在一起完成凶杀案后命运就绑定在了一起,一起偷窃,一起生活,这是成为共犯的代价之一,佩里会觉得离开迪克没有安全感。 而杜撰了杀人故事的佩里身上的让人好奇的地方越来越多。
-
单比特桔梗 (不要拯救溺死于真空的花) 2023-05-25 22:35:33 四川
2023.05.25 Day4 “你的生命之所以还有火焰在燃烧,是因为你向火里投入了轻蔑和憎恨的干柴。你可以成功地谋事,却不可能谋得成功,因为你就是自己的敌人,你使自己无法享受自己的成就。” 佩里缺乏爱和认同感,杰伊的出现让他温暖,所以才违背出狱原则去见他。“除了威利—杰伊,没有人在乎过他”,但往往是这样太过重视别人的想法,比较容易迷失自己。
-
新经典 (优质内容的发现者 创造者 守护者) 组长 楼主 2023-05-26 17:15:11 北京
2023-05-24 打卡第三天 阅读进度: 第300页(稍微放慢了一点点🤏速度) 随记: 首先要记下佩里 2023-05-24 打卡第三天 阅读进度: 第300页(稍微放慢了一点点🤏速度) 随记: 首先要记下佩里写的一句话— “富人从来都不会被绞死,上绞刑架的都是穷人和无依无靠的人” 今天早上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佩里说自己“讨厌控制不了自己性欲的人”。我非常有共鸣,因为我也很讨厌控制不了自己的“本能欲望”的这种人。我想不通为什么人会不能控制自己的生理欲望。如果人连这种欲望都控制不了 那有什么资格被称为人呢? 但是如果这样看来,嘴馋吃零食算不算控制不了进食的欲望呢?睡懒觉算不算控制不了身体休息的欲望呢?这些欲望分明都无可厚非…或者说,我讨厌的只是控制不了会给自己带来生殖感官刺激的生理欲望??啊啊啊啊啊我想不通 ... Malinconico谢谢这位读者的提问~我觉得控制欲望其实需要意志力的不断训练,人一生下来都无法控制自己的本能欲望,所以婴儿的生理需求、情绪变化从来不会考虑他人就会自然表露。我们每个人都要通过接受教育、学习,在与他人、社会产生联结的过程中才能逐渐修正自己,成为一个拥有健全完整、独立人格的人。 但有的人因为糟糕曲折的成长经历、不同的社会背景时代等因素未能培养出健全的人格和心性,他们很可能意志力极低、没有正确的原则和常识,也几乎没有同理心。就像《冷血》的主角佩里和迪克,他们接受正向指导和帮助的机会微乎其微,这也间接导致他们之后肆意伤害他人。 如果我们想要控制进食、不睡懒觉,正常人其实只要有想改变的毅力、能坚持下来都可以做到,而且这类欲望更多关乎自己,不会涉及他人。但性欲不同,性关系的发生必会牵扯到他者,像迪克更多是在侵犯女性的情况下发泄性欲,也必然会受法律和道德的制裁。
-
新经典 (优质内容的发现者 创造者 守护者) 组长 楼主 2023-05-26 17:47:18 北京
5.23 Day2 P60 嫌疑人已经明确了,佩里和迪克,可以看出两人一开始的目标就是克拉特一家。 很好 5.23 Day2 P60 嫌疑人已经明确了,佩里和迪克,可以看出两人一开始的目标就是克拉特一家。 很好奇究竟是什么仇什么怨需要杀了一家加所有可能在场的客人。 除了本案的动机之外插叙了许多佩里和迪克的过往,然而既然已经知道了两人是凶手,难免戴上滤镜觉得无论如何两人依旧面目可憎。 让人难过的是南希依旧对未来仍怀有憧憬和期待,想象着一个月后自己的外甥也许能够说话,叫自己阿姨,她完全不知道悲剧即将发生。 有些巧合的是赫伯刚签下人寿保险的支票,他对即将到来的危险有预感吗?还是这只是个巧合呢? ... 之一其实算是一个巧合~
-
Malinconico 2023-05-26 18:07:04 北京
谢谢这位读者的提问~我觉得控制欲望其实需要意志力的不断训练,人一生下来都无法控制自己的本能 谢谢这位读者的提问~我觉得控制欲望其实需要意志力的不断训练,人一生下来都无法控制自己的本能欲望,所以婴儿的生理需求、情绪变化从来不会考虑他人就会自然表露。我们每个人都要通过接受教育、学习,在与他人、社会产生联结的过程中才能逐渐修正自己,成为一个拥有健全完整、独立人格的人。 但有的人因为糟糕曲折的成长经历、不同的社会背景时代等因素未能培养出健全的人格和心性,他们很可能意志力极低、没有正确的原则和常识,也几乎没有同理心。就像《冷血》的主角佩里和迪克,他们接受正向指导和帮助的机会微乎其微,这也间接导致他们之后肆意伤害他人。 如果我们想要控制进食、不睡懒觉,正常人其实只要有想改变的毅力、能坚持下来都可以做到,而且这类欲望更多关乎自己,不会涉及他人。但性欲不同,性关系的发生必会牵扯到他者,像迪克更多是在侵犯女性的情况下发泄性欲,也必然会受法律和道德的制裁。 ... 新经典谢谢解答~
-
之一 2023-05-26 23:41:37 海南
5.26 Day5 通过佩里父亲写的文章看到了佩里的过去。 即使是父亲,对于儿子的了解也不一定就是全面的,因此我很喜欢文章中多次出现的“据我所知”,只是自己知道的事情,这很严谨,不过似乎也暗示着两人的关系并不太亲密。 佩里父亲在结尾处写着会与佩里有福同享,保险受益人也写的佩里。 但佩里读完这篇文章却是“恨意占了上风”,他反感自己过去的经历。
可以看到在佩里的视角中,童年时母亲失职的程度更大,不过也很想看看母亲视角的故事。 父亲则是拯救他的人,只是随着成长他们的关系渐渐疏远,到父亲建供游人住宿的猎人之家时,由于经营不善两人因为缺钱而爆发冲突,佩里离开家,之后入狱。
姐姐芭芭拉给他的信中写,自己的生活应该自己负责。然而却无人为佩里的童年和成长负责。这是生活中的不公平,佩里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也没能纠正这一点,因此酿成大错。
-
之一 2023-05-27 20:29:04 海南
5.27 Day6 目前看到第三章。
在佩里的狱友威利-杰伊的分析下,芭芭拉成为了一个伪善,容易嫉妒,冷漠且看不起自己弟弟的人。 这让我想到人是多么容易被偏见所支配,一旦否定了一个人就会想方设法从对方的字里行间挑出错处,看不到对方所展示的积极一面。 佩里因为威利的分析戒备姐姐,更觉得自己不被任何人理解。这固然有威利挑拨的原因在,但实际上佩里也更愿意这样相信这种可能。
第三章的开头就带来了震撼的消息,弗洛伊德·威尔斯的出场显示出他也是命案的关键人物。 如果说迪克想要杀死克拉特先生的动机在难以置信之外还有合理的部分(毕竟是为了钱),那么克拉特一家的杀身之祸竟然是以这种方式而来的简直不可思议。本身与牢狱完全无关的克拉特先生因为一个人的讲述就惹上了杀人之祸,且讲述的人还是承了他的情的曾经的雇员,这完全是无妄之灾。 看到这里不由停下来缓了缓。
-
单比特桔梗 (不要拯救溺死于真空的花) 2023-05-27 23:28:14 四川
2023.05.27 Day6 “朝北几英里,在一幢朴素的农家住宅的舒适厨房里,迪克正在享受一顿星期天大餐。其他坐在桌边的人,他的妈妈、爸爸、弟弟,没有注意到他的举止有何异常。中午时分到家后,他吻过母亲,流利地回答了父亲对他所谓一整夜去斯科特堡旅行的提问,然后坐下来吃饭,看起来与平常没什么两样。” 冷血,正如其名的一家人…如此地冷漠与之相对的是另一家人的破碎,真的觉得讽刺。
-
Malinconico 2023-05-28 08:43:34 北京
2023-05-28 第七天 已读完但是继续打卡吧 整理了一些笔记,对死刑这件事有了新的理解。可以接受有利于犯人和人民大众的死刑,但死刑不应该以复仇或惩罚为目的。
-
之一 2023-05-28 23:01:28 海南
5.28 Day7 确认了犯罪嫌疑人,警探便踏上寻找迪克和佩里的旅程。
奈很快找到线索,迪克在堪萨斯城里用自己的本名开假支票,这过于张扬的行为让人注意。 但仔细想一想,迪克明知道狱中的威尔斯知道自己一切的打算还是按照计划照做。 不得不说他本就心大。
圣诞将近,一边是警探们想抓到犯人作为自己的圣诞礼物,一边是庆祝圣诞的迪克与佩里,而另一边,是往年会提前为南希准备好圣诞和生日两个礼物的博比·鲁普,只是如今南希却不在了。 还以为鲁普会和苏珊在一起,结果他们却因为每次见面都会唤起失去南希的创伤而疏远,共通经历过伤痛的两个人有时候正因此不会合适。
-
单比特桔梗 (不要拯救溺死于真空的花) 2023-05-28 23:27:59 四川
2023.05.28 Day7 “如果赫伯认为他的家人处于危险之中,面临致命的威胁,他一定会像老虎一样奋起搏斗。而且赫伯不是脓包,而是身体状态处于最佳的壮年男人。凯尼恩也是,像他父亲一样强壮,个子还更高些,肩膀宽厚。很难想象一个人,不管有没有武器,能同时对付他们两个。”另外,还有一-个理由认为这四个被害者是由一个人捆起来的:四人身上的绳结都是同一种半” 现在案件进入了探查阶段了,各种猜测和怀疑。
-
Malinconico 2023-05-29 19:58:08 北京
2023-05-29 第八天 依然是已读完但坚持打卡状态🥺
说到《冷血》背后的事实,想问问小编是怎么看待像安德鲁那样对生命完全没有情感完全冷漠的态度的?我觉得这好像并不是什么罪或什么错,只是他的选择和对待世界的方式,旁人觉得震惊、愤怒、不理解,只是因为这种方式与我们一贯提倡认可的格格不入罢了。
-
单比特桔梗 (不要拯救溺死于真空的花) 2023-05-29 21:18:00 四川
2023.05.29 Day8 佩里说“我一直都是一个杰出的观察者,否则我不可能活到今天。我很能判断什么时候信任什么人。这点你就不太行了,迪克。但是我已经开始信任你了。你会见到我这样做,因为我打算有一天把自己的命运交给你。我会告诉你一件我从未告诉过别人的事。就连威利一杰伊都没告诉。就是我杀了一个人的事。”
像看电视剧,现在读者就像观众,不管是对人物的想法还是对事件的看法都是有一丢丢“上帝视角”的
-
之一 2023-05-29 22:54:55 海南
5.29 Day8 迪克和佩里的分歧渐渐出现。 佩里比起迪克对弱者拥有更多的同情心,迪克逐渐厌倦了佩里绑定在一起,他计划离开。 然而,警察已经追踪过来,并逮捕了他们。
审讯中迪克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对编撰的故事的信念感强到警探差点怀疑自己,一边是完全没有戒心的佩里,他虽然和迪克对过口供但不清楚这次审讯的真正目的。
审讯恰好是在南希生日的前一天,一个美妙而残忍的巧合。 “你知道明天是什么日子吗?是南希·克拉特的生日。她如果还活着的话,明天应该是十七岁了。” 作者太懂怎么用一句话击中读者的心。
案件进展传到霍尔科姆时,居民都十分激动,然而因为长期的提心吊胆,犯人是陌生人而不是他们之间的某个人这件事让他们多少有些无法接受,甚至开始阴谋论。人之间的信任就是这么不堪一击。
佩里交代了他们犯罪的经过,两个人为了抢劫而来到克拉特家,最终只拿到四五十美元,为此以搭上了克拉特一家的四条人命。让人好心痛的故事。
-
新经典 (优质内容的发现者 创造者 守护者) 组长 楼主 2023-05-29 23:00:29 北京
2023-05-29 第八天 依然是已读完但坚持打卡状态🥺 说到《冷血》背后的事实,想问问小编是怎么 2023-05-29 第八天 依然是已读完但坚持打卡状态🥺 说到《冷血》背后的事实,想问问小编是怎么看待像安德鲁那样对生命完全没有情感完全冷漠的态度的?我觉得这好像并不是什么罪或什么错,只是他的选择和对待世界的方式,旁人觉得震惊、愤怒、不理解,只是因为这种方式与我们一贯提倡认可的格格不入罢了。 ... Malinconico谢谢读者的提问~其实书中331页有明确写到安德鲁被确诊患有“单纯型人格分裂症”。所谓“单纯型”,指的是安德鲁没有错觉,也没有幻觉,他的主要病症是活在自己的幻想中,无法把自己所想和所感区分开。从我个人角度来理解,安德鲁确实有一种情感发展不健全与心灵扭曲的人格,他丧失了和世界的联结,无法感受他人,没有同理心,这也是为什么他可以轻易杀害自己的至亲却毫无感觉。不过这个问题我认为还是需要从精神疾病的角度才能有更专业的分析~
-
Malinconico 2023-05-30 10:27:40 北京
谢谢小编的解答~我还想再解释一下我的感受~我觉得他们并不是所谓的具有什么精神疾病或者心理扭曲,我们之所以会诊断他们有精神疾病或心理问题是因为他们的认知观念和思维方式和我们常见的并且普遍接受的完全不同,甚至耸“我们”听闻。但其实从他们的角度来讲他们也是正常人,他们的精神状态或心理没有任何异常,只是和我们的不一样而已。我觉得这个问题或许不应该从生理方面来解释,不应该把他们当做有精神疾病的人。我们应该更客观公正地对待他们🤔🤧🥺
-
单比特桔梗 (不要拯救溺死于真空的花) 2023-05-30 21:39:19 四川
2023.5.30 Day9 “ 她如果还活着的话,明天应该是十七岁了。” 直到黎明时分,佩里仍睡不着。
他心里想(这是他后来回忆的),今天真的是那个女孩的生日吗?不可能是真的,那只不过是另 一种试图动摇他的方式,就像那个关于目击者的假话一样,“一个活的目击者” 。
-
之一 2023-05-30 23:04:39 海南
5.30 Day9 佩里和迪克的自传让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两人。 而且可以看到,作者明显对佩里比对迪克有更多的偏袒,很好奇这一点的缘由。
了解犯人的动机和背景能够让我们看到许多因为社会原因造成的悲剧,然而对犯人的同情和宽恕(尤其是宽恕)似乎是对被害者的一种不尊重。 读的过程中一直能够感受到这样的矛盾。
-
新经典 (优质内容的发现者 创造者 守护者) 组长 楼主 2023-06-01 11:27:52 北京
谢谢小编的解答~我还想再解释一下我的感受~我觉得他们并不是所谓的具有什么精神疾病或者心理扭 谢谢小编的解答~我还想再解释一下我的感受~我觉得他们并不是所谓的具有什么精神疾病或者心理扭曲,我们之所以会诊断他们有精神疾病或心理问题是因为他们的认知观念和思维方式和我们常见的并且普遍接受的完全不同,甚至耸“我们”听闻。但其实从他们的角度来讲他们也是正常人,他们的精神状态或心理没有任何异常,只是和我们的不一样而已。我觉得这个问题或许不应该从生理方面来解释,不应该把他们当做有精神疾病的人。我们应该更客观公正地对待他们🤔🤧🥺 ... Malinconico恭喜你获得本次活动的赠书1本(自选),请将自选书及收货信息豆油发送给小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