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逆行之路上,今早醒来突然明白了为什么越“不买”越快乐
momo
进组一年多受益匪浅,今天也想和大家交流一下我的想法。
最近接触了一点佛学常识,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五阴炽盛,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思考就是围绕这个展开的。
我的看法是,买买买🛍️可以带来快感,但不买可以带来快乐。
一、消费实苦
消费会限于“怨憎会,求不得”苦。物质欲望会让人更加浮躁,满眼都是别人吃来穿了什么,开的什么车住了别墅,还有服美役(服役很苦)。有的人羡慕他人光鲜亮丽的生活,逐渐限于怨憎的情绪中。
满足了一时的欲望就快乐吗?快乐是因为“求得”了。但消费主义模式下培养的习惯就是要人“求得越来越多”,人们的需求变多了,就有可能“求不得”,陷入苦闷。因为就算再有钱也有买不到的东西。买了了西买不了东,依旧苦闷。
为什么很多极富的人本人衣食是简单的,因为他们“所求皆得”,于是去追求别的了。(当然有的也开豪车游艇过的很张扬,但他们求的其实不在物质,求的是异性、名望等等)就算再有钱、能买到任何东西的人,消费后也会变得空虚,最后还是要追求精神。
二、不买实快乐
但当我不再买,我发现一个新世界。这个世界没有什么物质是我必须拥有的。
有个uu说过一句话,“我实现了财务自由,因为我不想买什么就不买什么”。令我醍醐灌顶。
从不买到不想买简直就是大飞跃。一开始我不买,是压制自己的欲望,受求不得的苦。
有的uu会发不买太难受,别的uu在评论区鼓励、鞭策ta,其实还是“想求”但“不得”苦。
当欲望消失了,我突然得到了解脱,不去求便不会求不得,不会受苦,甚至可以发现美好的事情。
有人会觉得,不买还是因为没钱啊,有钱谁不想买买买呢。但八苦没有一个是跟贫富挂钩,当然有钱攒钱很好,因为这或许可以让人暂时免于受一部分苦,比如生老病死爱别离等,但如果参不透,依然要受苦。
想起学过的课文,这是一则看似勉励学习但实则蕴含哲理的文。
“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当时觉得怎么会不羡慕呢,后来发现作者“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为什么出家人是平和的,看着苦行实则幸福,因为参悟了生老病死的苦,舍弃了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放下苦难当然不苦。
三、看似不快乐实则很快乐
我双亲都是实打实的消费主义者,我几乎每日都在听消费主义语录。他们不理解并对我的逆行嗤之以鼻,认为我想不开,守财奴。
他们认为我不快乐,但实际我很快乐。
他们觉得我脱离社会,格格不入。
我承认他们真的很fashion,他们玩抖yin贼溜,淘、拼更是不在话下。我网购是有需才购,他们是看到新奇的就买,精通穿搭。他们看我就是蕴袍敝衣处其间的那个。。。。
但是当我在本组吸收着uu们的好想法,去关注环保,关注自我意识的时候,我很快乐。
即便不能免俗,在某些方面靠近出家人真的很好,能少受一苦就少受一苦。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心得分享|爱买东西的妹子都去看看这个博主 (江湖片子)
- 讨论区|有必要买脱毛仪吗? (即将30天瘦3斤)
- 讨论区|有必要买iPad嘛? (速冻兔干🐰)
- 讨论区|换mac有必要吗? (你晚上吃什么)
- 心得分享|买不到好看的女装真不是你的错,全公司最胖的带货... (沉默如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