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葱油拌面
王昭炎

上海人有多爱葱油拌面?徐峥专门为它拍了个片子。
葱油拌面,是上海面馆里的基本款。在有些传统面馆里还有两个升级版本:葱油开洋拌面,简称“葱开面”,葱油肉丝拌面,这个似乎没有简称。

当然,和其它苏式面一样,葱油拌面也是一个类似Linux的开放式平台,可以依照食客的要求加入其它浇头,最常见的是辣肉、素鸡、荷包蛋,最贵的是三虾,即虾仁、虾脑、虾籽炒成的浇头。

本人曾在“裕兴记”面馆吃过一次三虾拌面,当时索价128元。被上海的朋友斥为“洋盘”、“冲头”。因为这种连锁面馆使用的都是中央厨房里预处理好的冷藏虾肉,前厅里老阿姨们挤虾仁的场面都是表演,专蒙外地游客的。本地人是不屑于吃这种大路货色的。
是的,上海人对于吃面这件事是极其认真的。只是资本入侵的大势之下,连锁店一味追求效率,那些复杂的工艺必然被简化,味道自然就难以让老食客满意。只有那些开在永不拓宽的街弄的独立面馆,才是上海人的私房收藏。
只是上海在城市改造的大形势下安有完卵,每个月都会有老街坊、老弄堂被拆掉,那些老店也就消失了。这一次,拆到了永康路,听说襄阳南路上自1992年开张营业的“老地方面馆”也要被拆了。

有几年我在汾阳路的上海音乐学院讲课,上午的课一结束马上跑过去,已经开始排队了。一碗葱油拌面+素鸡,贪心地再加一块炸猪排,点着辣酱油吃。边吃边看周遭食客,各色人等,乐呵呵地享受烟火气十足的市井生活。
在定西路,有家连屋顶都没有的“沪西老弄堂面馆”,招牌产品是蛤蜊猪肝拌面,内脏爱好者不可错过。

我是北方人,不懂上海人吃面的花头经。不过吃的多了,也有比较。上海的葱油拌面,我个人吃过最好吃的是老吉士和东泰祥,看图就知道。

老吉士是著名本帮菜馆,葱烤鸦片鱼头、咸鸡、蟹粉粉皮、酒香草头等本帮菜皆有水准,一碟葱油拌面也是香滑Q弹,葱香浓郁。

东泰祥经营上海点心,生煎馒头味道很“嗲”,太太喜欢。我则要了“开洋葱油拌面+蛋皮汤”组合。此处的“葱开面”绝对灵光,葱炸的焦香,火候恰到好处,上桌时我提筷搅拌,太太坐在我对面说“真香!”。油重了些,吃到最后有些腻,不过上海菜和点心油用的重,是其固有的传统特色。

以前还曾有一家店,名字很怪:“金刚馄饨还有面”,特色是大肠、腰花、猪肝,三个内脏浇头一碗葱油拌面,而且还供应猪油渣,热量和胆固醇双重暴击。很多南方人是从小吃猪油的,对于猪油和猪油渣都有刻骨铭心的记忆。成年后依然不能忘怀,一旦吃到猪油味道,即刻认同,那就是小辰光的味道。


曾有人评价:“上海人的葱油,真是一种暴力的美学。”
在我看来,这种暴力体现在鲜活柔嫩的小葱,被热油熬成了焦黑枯干的葱酥,结合酱油爆发出让人欲罢不能的重口味。更有形而上的,斯文绅士柔弱淑女与浓郁俗气的葱香产生的反差。
沪上美食作家“梅玺阁主”说过一个tips:不是把面挑在碗里加酱油加醋加葱油,而是把葱油放在碗里,味道调好,然后把面挑到碗里,迅速拌匀。
上海人爱葱,葱油拌面,葱油饼,还有葱㸆大排和葱㸆鲫鱼。每年网上都有点评榜单。更有甚者,2021年,有家店搞出了葱油拌面冰淇淋。


好吃的葱油拌面是悠久而简单的乐趣。
不用去看什么点评,分析什么榜单,每个上海人心里都有自己最钟意的一碗面。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炒面就包子。 (福三)
- 记录番|第一次尝试燃面彻底爱上了,真的太香啦 (海拉皮~)
- 记录番|世界不能没有面条 (冷酷直率张帅子)
- 问询番|求推荐好吃的意面(裸面) (毛球球爱碎觉)
- 火烧就面条儿。 (福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