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笑专栏|未经证实的负面猜疑,请学会自行消化
来自:笑skr


1.
我们常说恋爱是一场自我修行,而这场修行中的很大一部分内容,我觉得就是修炼自己消化掉各种负面情绪、负面想法的能力。
毕竟恋爱这个东西太容易引发我们内心的波澜起伏了,如果不是这样,恐怕也不至于让人如此沉迷。
没啥经验的恋爱新手会但凡有点波动就想去对方那里寻求安抚,等吃到苦头了才会发现这根本行不通。因为我们在亲密关系中会产生的情绪波动往往都是特别琐碎的,甚至很多时候根本就是无中生有,如果次次都需要对方来平息,那时间长了人家肯定吃不消。
这时候自我消化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所谓抓大放小,指的就是大事我们怎么甩框架、要说法、要态度都不为过,但小事引发的不爽、纠结、焦虑等等情绪波动,也不是说就完全不能跟对方表达,但经由自己消化吸收之后再去表达,跟不管不顾直接就去表达,效果也是会有很大不同的。
我认为这其中最需要谨慎对待,能自我消化就尽量不要去直接表达的一种情绪,就是猜疑。
虽然猜疑这个词本身听起来就很负面,但我们还不得不承认,这在恋爱中真的是一种很普遍、很正常的情绪反应。
毕竟我们在意和喜欢的对象是一个有独立意志和行为自由的大活人,多数时候他去哪里、做什么并不在我们的控制范围内,而我们却又必然会对他有忠诚度方面的期望,绝对信任从来都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建立的,所以当对方某些时候的态度做法不符合我们的预判,或是某些蛛丝马迹彰显出一些不好的可能性的时候,我们就难免会生出猜疑的心理。这种反应人人都会有,我也一样。
但有了猜疑就一定要直接问到对方脸上吗?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2.
前不久有这么个例子:某妹子跟一个各方面条件都特别好的男生交往没多长时间就忍无可忍提了分手,通常我们听到这种桥段都会以为是男生不够在意女生、对女生不够好才导致这种结果的。但事实恰恰相反,这个男生上头程度非常高、对妹子也非常好,而且在交往过程中明显表现出需求感爆棚的倾向。
按理说男生需求感更高的话,女生在关系中就会掌握更多主动权、会成为绝对高位的一方,这个妹子理应享受这种状态才对,为啥她反而会受不了呢?
后来我看了他们的部分聊天记录,发现我自己在看的过程中也总是会有特别窒息的感觉,我仔细复盘了一下这种窒息感的来源,发现主要问题就出在男生每次需求感爆棚的时候,都会直接用自己的猜疑去质问妹子。
比如妹子没及时回复消息,他会说:你是不是看到消息了但就压根不想理我?妹子有事拒绝约会,他会说:你是不是一点都不在意能不能见到我?妹子晚上聊困了想去睡觉,他会说:你是不是跟我就没啥可说的?
这类对话看一次两次还能当个情趣加以安抚,但出现次数多了,我代入妹子的身份真的能深深体会到那种百口莫辩的无力感和暴躁感。
对,他说的这些可能性确实都存在,但是不是也同时存在另一种可能性,就是人家真的没看到消息、真的有事、真的困了?在并没有证实到底是哪种可能的情况下,直接把这些猜疑质问到对方脸上,那无非就是要对方来自证并非如此呗。
如果你的猜疑不是事实,那谁会耐烦没完没了去证明自己根本没做过的事和没有过的想法呢?如果你的猜疑是事实,那对方恐怕更不会有这个兴趣和耐心自证给你看了。
所以不管你的猜疑是对的还是错的,这种直接质问的方式都不可能起到任何正面作用,在猜错的情况下更是会招来对方的本能反感和极度厌烦。这就是为什么我说猜疑是所有负面情绪里最应该先自行消化的,如果你只是表达不满、表达委屈,即便也多少暴露了需求感,但只要没有猜疑的成分在里面,踩雷的程度也会轻很多。
3.
当然有时候我们也会因为一些摆在面前的显著疑点,实在绕不过心里的猜忌,必须向对方寻求一个解释。但这种时候我们只需要讲出自己看到的客观事实去求解答就可以了,不要拿自己基于猜疑而推测出来的结论去质问对方。
比如我有个婚姻很幸福的女性朋友小喜,某次去外地出差了一段时间,中途忽然接到她老公一个哥们儿的电话。这个男生跟小喜家住同一个小区,平素来往挺密切,说刚刚给她老公打电话一直没人接,所以才打给她了,因为当时是周末上午,小喜推测她老公应该只是还在睡觉没听到电话响,就让那个哥们儿过过再打。
没想到这个哥们儿顺嘴说了句:我这几天在小区里都没看见他的车,打电话又不接,还以为他失踪了呢。
相信任哪个女生听到这句话,心里也会咯噔一下,肯定会猜疑老公是不是趁自己不在家跑出去浪了,小喜的第一反应也不例外。但她按捺住了立刻打电话要说法的冲动,继续踏踏实实办自己的事,同时也暗自分析了几种老公的车没出现在小区里的可能性。
等小喜出差结束,她老公开车到机场接她的时候,小喜在路上就只是对她老公客观复述了一遍他哥们儿打电话时说的那句话,她老公也立刻就解释了是趁着她出差不用接送她上下班,把车丢到修理厂去做保养了,然后因为工作有点忙,从家里打车上下班也挺方便就没着急去取,直到小喜回来之前才把车取回家的。
因为小喜自己也想到了这种可能性,而且很多迹象显示车子确实保养过,所以她相信老公应该没说谎。于是小喜没再继续纠缠这个问题,还打趣她老公说让他好好管管他哥们儿这张破嘴,这不是制造误会给他俩挑事嘛,幸亏她对自家男人特别信任,知道他不会干乱七八糟的事,不然还不得爆发世界大战了。
夫妻俩就这样有说有笑地化解了风波,非但没吵架,还反倒增进了感情,而且小喜的冷静表现恐怕还会让她老公更高看她一眼。
在这个案例中,小喜就是典型地只讲了自己听到的事实,没有去下任何结论,而且她在沟通之前已经自行消化掉了很大一部分情绪,那么即使她还是要为已经存在的猜疑找答案,也不容易把事情导向很坏的局面,如果她老公在她仅摆出事实的情况下明显态度躲闪、支支吾吾,给的解释也漏洞百出,那么她就可以保留这个猜疑再想别的办法去探究真相。
但试想如果她一开始就直接用自己猜疑出来的结论去质问对方:“XX说我出差后你的车就一直没回小区,你是不是背着我出去找哪个女的鬼混了?”那么不管真相如何,她老公给出的即刻反应都必然会是:“你就这么不相信我?我在你眼里就是这样的人?”
这时候无论合理解释还是不合理的敷衍之词,其实都会被淹没在两个人情绪化的争吵里,反而是更难探究出真实答案的,而且即便她老公啥也没做,这种争吵也必然会破坏感情。
4.
还有一类猜疑并不是基于可疑的事实,而只是基于对方没能让自己满意的态度,比如前面说的那个条件很好却被妹子甩了的男生,他的猜疑就属于这一类。这种情况在女生身上其实更常见,随便逛逛女生集中的情感论坛就能看到一大堆。
很多妹子稍有不满意就揪着对方问:你是不是不喜欢我了?你是不是不爱我了?
她们甚至意识不到这是一种猜疑,但一切用未经证实的负面结论去质问对方的行为其实都属于这里所说的猜疑范畴。
这种猜疑比起前面一种更应该自行消化掉,因为基于事实的猜疑对方还有的解释,基于态度的猜疑却连完全自证的办法都没有。
你把这种猜疑给对方传递多了,对方很可能最后真的如你所愿,毕竟一个结论怎么都无法证伪的时候,还不如索性让它变成事实来得简单点,“不喜欢你”这件事总用不着再努力证明给你看了吧?
我们常说在亲密关系中想让对方变成你想要的样子,就一定要学会正向引导,而把自己的猜疑直接表达给对方就是最典型的负面引导,这种做法只会让事情更加朝着你猜疑的方向去发展。
学会自行消化未经证实的猜疑,也相当于给自己一个冷静下来动脑子的机会,想想有没有办法把这个负向的东西转化为正向的,就像小喜做的那样。如果实在找不到这种办法,那宁可自己把猜疑硬吞下去,也不要随意去激化矛盾。
这并非是让大家做鸵鸟,真有问题的事情迟早会让你抓到实锤把柄,手里捏着证据你想怎么样都可以。但如果是因为不懂控制情绪和口无遮拦,总是用仅停留在揣测层面的东西去破坏感情,那可就太不值得了。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高能量共享|感情里最掉价的10种行为,为什么你总在低位! (镜中月)
- 高能量共享|记录贴,断联一个月ex那些小动作&反复试探,我只... (火星人贝贝)
- 闲谈杂论区|爱情这个游戏,你想怎么玩? (火星人贝贝)
- 低能量互助|突然发现前任回了我的消息,心情很难过,该怎么... (好运小狗)
- 低能量互助|恋爱7年+同居6年+结婚2年,提离婚对方痛快答应 (holy爱上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