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转载 央视新闻《文博日历》 2023年6月10日 世界上最薄的陶器长啥样?
月在梨花
2023年6月10日 星期六 农历癸卯兔年四月廿三


它破土而出
薄如蛋壳
被誉为世界制陶史上的巅峰之作
三个看点 带你认识黑陶蛋壳镂孔高柄杯
最薄处仅有0.2毫米
它是世界上最薄的陶器
黑陶蛋壳镂孔高柄杯一般由
盘口、杯部、器柄、底座四部分组成
高度15~20余厘米
平均厚度0.3~0.5毫米
最薄处仅有0.2毫米
重量有数十克
因为薄如蛋壳
所以也被称为“蛋壳陶”

△不同形制的蛋壳陶杯。
蛋壳陶“不施粉黛”
偶有简单的镂空花纹
但是它的陶质细腻 表面光亮
敲击有金属声
所以人们形容它:
“黑如漆,亮如镜,薄如纸,硬如瓷,
掂之飘忽若无,敲之铮铮有声”


△临沂市博物馆展厅中的蛋壳陶“大家族”部分成员。
凭借又轻又薄的“身材”
蛋壳陶成为世界上最薄的陶器
它的出现标志着古人制陶技术
达到史前制陶业的最高峰
4个“奇迹”
让它成为龙山文化“小队长”
山东龙山文化泛指黄河下游地区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
据测算 其年代距今约4600—4000年

△出土蛋壳黑陶主要遗址分布示意图。
在龙山文化的陶器中
黑陶最具代表性
蛋壳陶以0.2毫米的极致工艺
占据“小队长”之位
01
碳颗粒

△“渗碳”,就是在窑内制造烟雾,封闭窑炉所有通气孔,使窑炉内缺氧,这样烟雾中的碳颗粒就会逐渐渗入陶胎中,形成黑陶。
经检测 蛋壳陶中含有相当数量的碳颗粒
而且它的形成方式
与现代碳纤维有相似之处
02
快轮工具
在许多蛋壳陶上
可以看见极其细密的同心圆拉坯痕迹
说明制作时使用了快轮拉坯技术

△制陶人在拉坯机上进行拉坯工序。
因此有专家认为
制作蛋壳陶的快轮工具
是世界上最早、最精密的手工机械
03
超薄陶胎

现代制陶技术显示
顺利拉出厚度0.2~0.5毫米的陶胎
几乎不可能
但是4000多年前的人做到了
04
吸水率极低
多次仪器检测显示
蛋壳陶吸水率约为万分之十四
意味着它可以盛放液体
绝版“黑科技”
现代人无法完美复刻

专家们通过大量的模拟实验
推测出蛋壳陶“制作秘籍”
总结起来可以说是
步骤复杂、技术精湛、周期漫长

到了龙山文化末期
蛋壳陶逐渐走向衰落并消失

对于现代人而言
将蛋壳陶碎片修复成型已不容易
完美“复刻”更是难上加难
最朴素的材质
邂逅了最巅峰的工艺
4000多年前的蛋壳陶
如同破土而出的生命
孕育出中华源远流长的陶文化
用土与火书写着中国传奇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文物|转发 央视新闻《文博日历》 2025年4月12日 这不是茶... (月在梨花)
- 文物|转发 央视新闻《文博日历》 2025年4月14日 2000多年... (月在梨花)
- 黄鹤楼胜像宝塔 (佳时扬帆)
- 历史|考据:《论语》中“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 (寻迷之旅)
- 文物|转发 央视新闻《文博日历》 2025年4月28日 西周“三... (月在梨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