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忙碌,却不感到幸福
江 圖

中国有句老话是“救急不救穷”,对于生活贫困、急需物质或财富支援的人,解决其燃眉之急固然重要,但财富和物质的支援只能满足一时的需要,没有人能在别人的救济下活一辈子,所以,更重要的是关注他们在心灵方面的成长,让他们打破贫穷的思维惯性。 人一辈子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而决定了“手”的,又是心,所以,真正意义上的扶贫,是帮助人们走出心灵的贫困,唯有从心态上超越贫困,才能在命运中远离贫困。 其实,贫富不仅仅是一种物质层面的现象,更是一种心理层面的现象,有些人是得了重病以至于生活陷入困境,有些人是没有得到应有的教育于是被社会淘汰,而更多人的贫穷,是来自于思想观念及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就像一些待在大山里的孩子,他们的眼界很窄,很难超越眼前的世界,在心灵上真正地跨过大山,到达山那头的世界。于是,他们一辈子都被定格在一个小小的圈子里,即便不是山里的小村,也只是城市里的某个小小的天地,而且就连这个小天地,也并不属于他们,他们永远都会与城市隔着一层,永远进入不了城市人的世界,也永远进入不了一个更大的世界。 除非他们打开心里的小黑屋,让智慧和慈悲的阳光照进这间小屋,让自己的心变成一个博大深邃的海洋,对外界的一切既不迎合也不排斥,在一种始终如一的守候中不断地打碎和建立,最终成就一个完善的自己。唯有如此,他们才能真正地走出贫穷,为自己的家庭、孕育自己的大山真正地做点什么,也为孕育和滋养了自己的世界真正地做点什么。 但成长不是短期可以实现的目标,它需要长期地引导。首先,教育者必须找到一种恰当的方式,或是一个合适的介入点,让整个家庭都能接受智慧文化的熏陶,以此来滋养心灵。现在最有效的方式是鼓励他们阅读一些好书,慢慢培养一家老少的阅读习惯。 比如,每读一本书,或每写一篇读后感,你就奖励他们一些金钱或物资,佛家称之为“先以欲勾牵,再令入佛智”。这样下去,他们就会渐渐喜欢上读书,形成读书的习惯,最后,就算你不奖励他们,他们也会主动找一些好书来读。久而久之,他们的家庭就会成为书香世家。 这个形成阅读习惯的过程,其实就是文化渗透的过程,文化的渗透可以让一个人的命运发生质变,到了后来,你即使不在物质和金钱上资助他们,他们也能活得很好,而且能拥有一种自力更生的尊严。 很多被资助者之所以会仇恨资助他们的人,就是因为自己在长期接受资助的同时失掉了尊严。所以,真正地扶贫不是提供一时的身体所需,也不是长期用金钱和物质去援助别人,而是一项既能帮助别人又能完善自己的心灵工程。 你不要以为扶贫是单纯在帮助别人,其实扶贫真正的受益者是自己,就像贡献社会真正的受益者是自己一样。因为,在贡献社会扶助他人的过程中,我们会进入别人的世界,看到真实的生活,看到别人承受的很多痛苦,然后用自己对痛苦的感受去理解他们,在这种理解中滋长同情心和同理心,让自己变得更加慈悲,更愿意毫无目的地放弃小我的一些东西,去帮助甚至成就别人。 当你真正做到这一步,能用一颗单纯无造作的心来贡献国家乃至人类时,你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了,因为你的小我已经被打碎了,你跟阳光雨露是一样的。这时,你会觉得自己非常幸福,觉得自己的人生非常圆满,于是由衷地感谢那些被你帮助的人,感谢他们允许你走进他们的世界,允许你帮助他们,允许你通过帮助他们来完善自己。 “山人都市梦醒,仰躺万顷绿海。”幸福本来就很简单,就是从欲望的梦里醒过来,静静地享受大自然的诗意,像大自然那样活着,将多余的东西分享给别人,将美好的智慧传递给别人,让别人也能像自己一样好好地活着。这种不贪婪、充满爱的心态,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现在的社会生活表面上非常丰富多彩,但内里其实充满了矛盾和纷争,社会上时有暴力事件不说,家庭矛盾也日益严重。我常常听到父母打骂孩子——做孩子的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错了,父母为啥老是这么凶;父母不知道怎么才能让孩子听话、懂事,也觉得照顾孩子让自己失去了所有的个人空间,于是心里非常烦闷,时不时就会忍不住爆发。 另外,很多人的个人生活也是一团糟,好像什么都不对,心里总有各种抱怨,抱怨生活,抱怨工作,抱怨另一半,抱怨孩子……似乎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诸多不满,每个人的生活都充满了不如意的事情,在没有信仰的群体里,好像很少有人觉得自己很幸福,觉得自己的人生是圆满的。 丫头,每逢听到人们谈起这些事,我就想让他们看看你的信,让他们看看你是怎么活着的,看看健康的自己是多么幸福…… 很多问题其实是不难理解的,但不知道为什么,人总是有意无意地忽略那些答案,似乎人们并不关心自己与其他人——包括自己最亲近的人——的交流和相处,只关心自己的欲望有没有得到满足。而诱惑自己的外物却越来越多,需要满足的欲望也越来越多,于是人们就越来越忙碌了。 这种忙碌让他们觉得安全,觉得充实,好像自己越是忙碌,生活就越是安稳,不幸的可能性就会越低。而他们也从来没有问过自己:真是这样吗? 因为,他们一旦开始思考,就会发现并不是这样,忙碌并没有让他们感到充实,只是让他们没有时间去考虑很多东西,一旦停下来,有时间感受一些东西的时候,不幸的感觉就会在他们的生命中蔓延,他们会发现自己并不明白命运的秘密。 于是,人们就在不懂得中,因为自己的行为走向各自的命运,只有在自己再也没有机会去选择的时候,才会明白,所有奔忙的理由,都不过是一时的情绪,一时的欲望罢了,而自己却因此付出了一生。 ——文章选自《爱不落下》雪漠 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