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兰西的伤痕
来自:心是孤独的猎手(几回魂梦与君同)
二战初期法国满足于马其诺防线拒敌国土之外的幻想。 怎知隆美尔率领“魔鬼之师”仅用时1个多月左右就开到了英吉利海峡边吹海风。 浪漫的法国人死于他们的浪漫幻想。 然后由戴高乐领导自由法国奋起反击。 或许法国人的浪漫情怀也深深地把法国足球烙上了印记 两次高潮,两次低谷,交错着如同演义历史的波浪曲线 80年代的法国,把球袜拉到脚踝的普拉蒂尼和吉雷瑟、蒂加纳等穿越于历史的绿茵场 每一场比赛如同一次宫廷舞会, 而结局,总蕴藏着一种曲终人赛的凄凉和悲哀。 法国足球的第一次高潮,艺术而哀伤。 伴随着1990、1994两届无缘世界杯的绝望, 痛定思痛的法国人,开始崛起。 齐达内,维尔托德,亨利,特雷泽盖,马克莱莱,维埃拉,德塞利,图拉姆, 儒帅雅凯麾下的98一代,几乎全是外来移民的后裔, 也正是他们为法国足球注入了实用元素。 法国4-5-1的整体实用主义打法,也在短短的时间里被世界足坛所熟知。 宏伟的凡尔赛又一次沐浴着太阳王的光辉, 荣耀的凯旋门在20世界末,重响着波拿巴时代的赞歌。 而转过头来的2002,好似历史的又一分水岭,分开了光荣和耻辱。 未免冠军小组赛的回家。本应成为一场足球盛会主角的人悻悻而归。 06年,类似98,而今年类似02。 马克思所言的“历史总有惊人相似的一幕。” 在足球世界也同样适用。 高卢人的足球历史,一面是雄鸡之鸣,一面是马赛悲歌。 而塞纳河中,流淌的有血水也有泪水,是历史也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