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墨人物的问题在于编剧太想让大众共情,扭转人物,使这个人就很矛盾。
hodor
编剧一边不想让沈墨做纯坏人,所以给她开了很多“金手指”让这个人物显得很被动,殷红是自己送上门的;王阳是自己不小心死的;就连大爷都是送死的。
然而这样的被动和前后的狠的反差是极度矛盾的。临时起意杀殷红,那怎么会直接杀人分尸,替换身份,一个突然的杀意但又安排了一个缜密的计划,这里人物就开始矛盾,抽象。
已经开始杀戮,港商毁尸灭迹,就连殷红都要碎尸万断,看起来已经不在意人命,这时又对大爷万恶之源迟迟不下手,又带一种扭捏感。
杀大爷也被设定为大爷要杀她,所以她反攻,一种本能的反击,然而又在杀人之后杀了沉默的大娘,果断又直接,又让人觉得有细细的谋划, 让她十几年对大爷的避而不谈显得荒唐,这不该如此,一种缜密与本能的矛盾。
编剧一边要用自己的手指引导故事发展路线,但是事件发展又开始失控,一个如此狠有谋略的人又怎么会苦苦被欺压多年?
一边是无助的少女一边是深谋的杀人魔
编剧根本无法协调俩者的平衡
最后形成这个人物的一种失控
能感受到导演对这个人物有着极强的控制欲,想牢牢把控住。被动情节,都像是给大众的一种展示,你看她不想杀殷红,她都让她走,是她自己送上门的啊。王阳是沈墨自己想死,他跳下去救她的意外,她又是这样被动的茫然的。但这样的无辜是很难和后面的阴谋丝滑接洽的。
编剧在沈墨这个人物,可能是想让她没有黑化到极致,所以大部分关键节点,都用了被动,被迫害,给这个人物的转变里强硬加入一种人为感,像笔直的路面被人横切一刀,指引你不该这样走啊,然而这样刻意的“金手指”使整个人物形成一种不连贯,像在地面散的小石子,一路摸起来疙疙瘩瘩的。
高级的人物描写是她的性格指引她,遇到她的因她的果,走到她的结局。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漫长的季节已经被网飞买下 (小刘)
- 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套牌那么巧刚刚好是飙哥新买的出租车牌? (泡过酒的曲奇饼)
- 王北是谁的小孩? (执着的outman)
- 看完漫长的季节,严重过誉了,有种被骗的感觉 (Hayson_Young)
- 剧情讨论|沈墨的大爷好恶心变态呀! (南朝寺.烟雨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