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伊莎贝拉

八点钟有骨气

来自:八点钟有骨气
2008-04-04 00:06:17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苏更生

    苏更生 (听远山而来的火车呼啸驶入梦里) 2008-04-04 17:55:48

    恩恩...可是她对那个妓女的态度似乎有些太自私了

    PS 哪都碰到你哦

  • 八点钟有骨气

    八点钟有骨气 楼主 2008-04-05 16:34:37

    哈哈哈,那说明我们的嗜好相同:)

  • [已注销]

    [已注销] 2008-04-05 20:16:02

    [内容不可见]

  • 走走

    走走 2008-04-06 11:40:14

    同意,毛姆也不回避,拉里不是喜欢过伊莎贝尔。 最喜欢他作品的一点就是人物的成长性,不同于狄更斯那样的静态人物。

  • slash

    slash (“我一定像望远镜中那样缩小了”) 2010-02-13 23:11:39

    lz的分析真是透彻,我又明白了许多...

  • 正

    (被管理真令人窒息) 2010-02-18 20:40:31

    写得很好呀,我也很喜欢伊莎贝拉

  • Micky

    Micky 2010-02-18 22:44:58

    伊莎贝拉很真实,聪明也很明白,但是我不喜欢她,有一条是对,她和莱雷不是一条路上的。莱雷寻找的是“什么是人生", 而她的着眼点是“怎么过人生",这是两回事,she is the queen for the world, not the goddess for the dream。

  • factory puppet

    factory puppet 2010-02-19 16:42:49

    毛姆说格雷是典型的美国男人,我觉得伊莎贝拉也是典型的美国女人,她的价值观和现代大多数人都很接近的吧

  • 冬季

    冬季 2010-02-22 14:58:50

    说得很好,这才是平和客观的态度。我听过很多人站在道德制高点对她的鄙视,我很惊异,我在生活中见过的大多数人包括一些学生、小资我并不认为他们处在那个位置会表现更好更“脱俗”,然而他们看书的时候却出于对拉里那种主人公的崇敬而轻率地把自己也抬高了,失去了平常心和普世的慈悲。

  • 瑟瑟

    瑟瑟 2010-02-24 12:24:48

    呵呵,“平常心和普世的慈悲”?请问伊莎贝拉有没有“慈悲心”?毛姆在书中对她“冷酷”的讽刺是如此的明显~~我看那些为伊莎贝拉大唱赞歌的人大约也是伊莎贝拉之流~~

  • 出岫无心

    出岫无心 2010-02-24 13:36:46

    真有意思。我们似乎从未摆正过物质和精神的位置。伊莎贝尔的问题不在于她甘于平凡,而在于自我迷失。人,不是只有在缺失的状态下才会迷失。平凡的幸福?幸福的人无所求,可是伊莎贝尔的内心可曾满足?若真满足,何来嫉妒? 如果把精神从生活中彻底清除,人不会有空虚感,那么和动物又有什么区别?你可以没有力量追求,但是对有追求的人嗤之以鼻就好像不那么厚道了。你可以把不想追求的人引为同类,但歌功颂德却也大可不必。 批评小说中的人是为了提醒自己,而非谴责,谴责虚无,吃饱啦?!

  • 冬季

    冬季 2010-02-24 13:46:27

    我看到很多“谴责”伊莎贝尔的人连她也不如。

  • 冬季

    冬季 2010-02-24 13:56:13

    谁会为伊莎贝尔大唱赞歌?反正我没有见过。我对她的好感还不及此文作者多。即使是楼主,也谈不上唱赞歌。我只是看过那么多人腆着脸非要挤上道德高点去大肆踩扁一个普通人,我知道他们不配,如果有那么多人配鄙视她,这社会就不会是这个样子,满街的庸俗人和自私自利小孩子哪里来的??就是他们中的哪些个回到家捧起书本或者看起肖申克救赎之类的影片就俨然以为与主人公同行飘飘然超脱“俗世”了!

  • 冬季

    冬季 2010-02-24 14:37:24

    其实出于对拉里的热爱、偏爱(我也一样)和对索菲的同情而对这个女人难免厌恶我是理解的,看得出作者对她的主人公超出本分之外的喜爱,他也难免带着这样的视角,然而作者毕竟是清醒的、多面的。文中的“我”在叹其世俗精明的同时又不由得对她有一点好感,我想这并不仅仅因为纯粹的肉体美,即使纯粹为肉体迷惑,毛姆笔下的“我”也已经显露一点世俗本相,已无法进行居高临下的全盘否定。 我的理解,毛姆借由“我”出发表露他的立场,也是摆出一个未脱世俗的人对于高精神境界的赞美与神往(自然作家有更深邃的理解力),这是人类可爱之处、希望之源。然而毛姆并无意认为普通人对美好与崇高的追求有必要借助对另一个世俗人的贬低与唾骂来完成。未经社会历练的小青年很容易高估自己,也容易把一些东西浪漫化,多少人以为自己会很享受跟随拉里那样的人物自由走天下呢!他们不知道精神境界不到某一程度是体验不到那个层次的乐趣的,而很可能在他平庸的心灵中最终只看到简陋枯燥与苦难!我认为,对现今大多数人来说,等他活到了40岁,回顾自己的半生,才有资格判断自己是否在多数问题上做出过比伊莎贝尔高尚的选择,能否义正词严的蔑视她。当然在感情上如何厌恶她是另一回事

  • zhaohaochu66

    zhaohaochu66 2012-01-18 22:52:37

    伊萨贝尔只是个普通的女孩子,她20岁,正是年轻的时候,正是要找乐子的时候;而拉里只愿意去读书去寻找有没有上帝,他是一个被上帝选中而又怀疑并探究上帝的人,他要回到美国还是

  • zhaohaochu66

    zhaohaochu66 2012-01-18 23:00:15

    他俩就像一个要去南极打海豹,一个要去夏威夷钓鱼(原话我忘了) 毛姆根本没有否定伊萨贝尔的意图,毛姆对所有的女性的塑造都是满怀热情,同情。

  • zhaohaochu66

    zhaohaochu66 2012-01-18 23:03:31

    毛姆最后还在同情伊莎贝尔,他就伊莎贝尔的口说,如果我那个时候更懂事一些,就溜出去跟他过三个月,然后再把他从我的生活中彻底赶走,一了百了

  • zhaohaochu66

    zhaohaochu66 2012-01-18 23:05:48

    毛姆只是表达正常的人性,他对人性中的卑鄙,邪恶,自私,既冷嘲热讽又满怀悲悯,既同情又厌恶!

  • [已注销]

    [已注销] 2014-10-14 16:45:40

    [内容不可见]

  • 末路狂花

    末路狂花 (对所有人都对的事,对于我不对。) 2015-01-12 16:58:03

    写得很棒,毛姆有自己对于伊莎贝尔的看法,但是读者也应该有自己的解读。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20641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