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王老师的桃花坞社交观察笔记——第四期衍生篇
桃桃
今天是采访粉狂喜的一天,一期衍生+一期节目宣传采访接踵而来,让人很有输出欲望。小王老师从小的采访输出就非常有看点,他确实说不了漂亮话,一是积累和年龄都还不到,二来他可能真的也不是那个风格 ,但他总是能输出一些触动你内心、让你思考的观点。
1、在集体生活中该怎么keep real。
小王老师的不内耗再次得到了印证,他选择首先进行充分沟通,坦诚自己的想法和需求,并且认为在充分沟通和有良好沟通环境的前提下,绝大部分个人意志会被尊重。在充分沟通前提下如果本次的需求没有被接受或满足,那一定是有原因的,那是他会选择接受。这是非常明显的效率意识,先表达、争取,无法达成的情况下就接受,完全不去纠结到底为什么不能达成,因为纠结并不能完成个人需求的达成,只有解决问题可以。

透过小王老师的自爆,我们才第一次了解到在第一集分房中匿名的no push投票环节,小王老师原来是选择了明牌操作,他单手执筒不光是在调皮,也是在投票。他真是完全不内耗也不拘泥于规则,明牌投票、明目张胆地换瓶子,还有比他更real的吗?By the way,我非常好奇他的明牌投票在当时现场是不是就已经被众人知晓了?一直在观察大家在投票中的种种表现的周一围老师是怎么观察他的明牌投票的呢?嘿嘿,这个问题可能永远没有答案了。

2、对于超出自己的认知接受边界的事情与表达他会明确说NO
既然说到了明牌投NO,忽然想到我今天看节目的一个感受,首先声明一下这纯粹是我的个人感受,也许不对。对于把节目录成了《爸爸去哪儿》,把大王处成了”爸“这个梗,小王看来是不太接受的,今天的节目里我是第二次看他明确拒绝这个梗了,上一次是在“主创很桃气”节目里。但是管国立老师叫“老汉儿”(四川话爸爸的意思)他是没有问题的。所以虽然看起来小王老师是个欢脱、无所顾忌的人,但看来在这类事情上他还是看得挺认真挺传统的,并且不会轻易为了这是个有宣传价值的热梗就改变自己的原则,是个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人,嗯,我还有点儿欣赏了呢。



3、还来说说小王老师的综艺感
最后,还是想爆吹一下小王老师的综艺感和配合度,一个非常尬的“机器人”访谈节目生生让小王老师做出了好多意料之外的效果。
《发现目标坞民》是桃花坞的衍生节目,本质上是一个对应桃花坞这种集体嘉宾节目而开发的一个针对个体嘉宾的幕后谈话节目,能看得出节目组在形态出新上的努力,但是我个人觉得有情节的、有特别角色设定谈话节目是非常难做的,因为铺陈得不够情节和角色设定就显得很突兀,而且通常形式越奇特效果越尴尬。
这个衍生节目我第一期看了两眼后就放弃了。本期,因为有大小王在,我硬着头皮看了下去。大王那期感觉主持人非常紧张,而且和嘉宾自始至终就没在一个频道。大王一如既往的有个性不去配合自己不愿意配合的环节,而在他开始想表达一些内容的时候主持人仿佛又接不太上。其实大王这一期已经非常打开了,不知道是不是和他们预设的节目设定不太一致,主持人都没有接下去。
小王这一期按照弹幕上的说法,主持人已经被小王老师带跑了,但节目非常欢乐,因为小王老师几乎是时时刻刻的、本能的在从节目效果和自身需求(给家里多赚点桃花币)来考虑推进节目的。
小王老师无时无刻的不在接梗、造梗和给点:抛笔耍帅梗、不能播出的外号梗、双卡双待梗、跷跷板梗、拜托拜托梗。被cue跳舞时忘了怎么跳就主动改成我和你学跳这个舞,为了给家里多赚点桃花币就主动要求各种加时赛,充分发挥自己是回答刁钻问题小天才和中华电视剧台词库(话说是真没少看,真是童子功啊)的优势把个加时赛打得趣味横生,现场都一片欢腾,观众也渐渐忽略了那个奇怪的节目设定。


这个衍生节目就是个设定在15分钟左右的节目,小王老师这期多长?26分钟。这个综艺感,这个出片率,绝了。
碰巧今天的搜狐娱乐观察发的文章也是桃花坞总导演之一的池源谈节目,他是这么说小王老师的,“王鹤棣也是综艺里面会受观众喜欢的类型。他是一个相对比较清澈的人,他很少负担,没有负能量,所以我们能从他身上感受到愉悦,感受到活力和真诚。他绝对是个宝藏男孩儿。”
他还说“但他不管是红了还是没红都一样,他从来没有改变过自己…用四个字来形容,有情有义。”
可不,他一直是那个想成为海贼王的男人呢,从来没变过。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单依纯能不能飞行一下桃花坞 (momo)
- 讨论一下|丹妈在老辈艺人里是很有幽默感的了 (real__阿k)
- 这一季很有可能还不如第四季,变数在于皮裤。 (穷困潦倒)
- 孟姐去跑男而不来桃花坞不太理解 (穷困潦倒)
- 没人觉得吗,甘之如饴当当铺这个创意是真的绝了!! (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