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华现实主义雕塑 底层民众沉重的生存影像记录
尼罗河的左岸
一幅优秀的艺术作品,它能够代表生命、社会、观点和我们未曾体验过的经历。 张建华一直在专注地从事这件事,他想通过自己的雕塑作品,具象的传达一个我们已被忽略的社会层级----矿工、农民、性工作者等等等等。他的雕塑创作赋予了新的艺术语言,他在创作环境下不断地突破自我,将一次次新的认知注入到自己的雕塑作品中去。 张建华1973年出生在河南商丘的一户普通农民家,少年时期他就和父辈们一起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直到现在,张建华都说自己是个农民,年少的记忆对他日后的创作有非常深的影响。 此次在六月蜂艺术社区展出的作品,是张建华雕塑的完整版。在创作《黑金》(曾用名《矿难矿难》)时,为了体验生活,这个留着胡子的雕塑家深入到矿工当中,断断续续地到辽宁、山西一带的煤矿上打工。他与矿工们同吃同住,共同劳动。时间最长的一次,他在煤矿待了将近一个月。他下过最深的矿井,是在地下800米。最为艰苦时,他曾半蹲在只有约1.2米高的矿坑里,干了整整一天。上井后,连腰都直不起来。“我只干了一天,可据我所知,那儿有些矿工,已经这样干了两年了。”再次谈及这段经历的时候,张建华唏嘘不已。 在创作“夜来香”系列雕塑作品时,他通过长期与这些底层的性工作者生活在一起,真实再现了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性工作者的生活及工作状态。他很尊重这些被社会边缘化的性工作者,并且能够用自己理解的角度去还原她们真实的生活情景。这些雕塑作品未曾切断了艺术和生活的联系。雕塑如果仅仅是假装融入到这个社会当中,然后躲在自以为是的自己的风格模仿中,那是远远不够的。张建华希望在自己的作品中消除一切的距离---当“夜来香”当代雕塑展在六月蜂艺术社区展出的时候,我们从多次的沟通过程中,了解到这位专注的艺术家的创作初衷。张建华希望在自己的作品当中,不经限制、不加修饰,把生活、工作和理想自我毁灭的完美瞬间展现在普罗大众面前。“单纯”就是这些描绘性工作者生活的本质,而不是某种想法的象征,它比一个行为或者一个表述传达的东西要多得多。 《庄塘村》是张建华深入农村数年对庄塘村村民生活的真实感受。他说:“农民是我最为熟悉的一个群体,他们的质朴善良和贫苦落后互相交织。我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我要用我的作品,来真实再现中国贫困地区的农民形象。”张建华的作品,自然有美国超写实主义雕塑家汉森的启发,但在风格上,有中国民间玩具造型的因素——即在整体上强调敦实和“圆吞吞”的造型,塑造上强调堆塑和斧凿痕,让形象保持粗壮感觉。包括他作品的着色,也保持了类似民间色彩纯色倾向的浓烈感觉,突出“土”的感觉,使这些形象具有中国农民的某种“典型性”。 中国当代艺术中需要表达弱势群体发自底层的声音,即便展现中上阶层亦不可疏远社会底层而飘浮在上,淡泊了忧患意识与人道主义情感。张建华在《庄塘村》、《黑金》、《夜来香》等一系列作品中所呈现出的最为可贵的品质,就是对底层民生苦难的关注,他对于底层的展现切入了中国社会弱势群体的生存现状,感同身受的呈现自有一种真实朴素且而震撼人心的力量。张建华更多作品欣赏:http://zhanting.liuyuefeng.com/yelaixiangzhangjianhua/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艺术品拍卖:罗丹致好友亲笔信 (独乐斋主人)
- 人体模特求职,附作品,可商业也可互免 (NovaMind)
- 模特兼职 男 北京在校学生 (豆友LNAvQ2m0rY)
- 我 (似火年华)
- . (先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