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天》by陈茵茵
来自:方块次次茶
《台风天》里选取了作家陈茵茵九篇短篇小说,正如扉页所言这些故事“讲述的都是平凡人物的生活,但也许人物并不重要,主人公其实正是生活本身,它无形、淡漠,像一场台风刮过,渺小的人物仿佛被风扫荡的杂物,但他们又对生活投注了那么多的感情,认定这生活是属于自己的,哪怕所有的愿望都被风吹散了。”
《台风天》算是前半年我读过最细腻的小说之一了,不看名字也能猜得出是女性作家所著,文字细致,情感丰富,九篇小说各有千秋,让人读起来毫不费劲,顺着陈茵茵的书写轨迹,就这么自然而然地进入了每一个故事情节里面。更高明的是,她毫不费力地就将每一个女性角色内心的情感波动通过轻描淡写生动地呈现在我们眼前,作为一名女性读者,我会惊叹地发出共鸣,认为“她在写我”。多么神奇的共振,也许是来自于女性之间的某种默契,文学会将我们的时空距离无限缩小,直至我们情感产生联结。
很多人喜欢里面的《菩萨》,在经历三年世事变幻之后小童放下了心中对于爱情的执念,也许爱情本身就是造神到弑神的过程,人生就是供奉信仰最后坍塌的循环。三年时间物是人非,在最后的瞬间,她窥得菩萨的玉面,也许是在冥冥之中参透她人生的本质其实就是虚无。
而我最喜欢的一篇是《夜航》,可能是代入了自己作为一名东亚小孩在历经应试教育的折磨摧残之后,对于文章中的主人公有种同情与恻隐之心,尤其是前半段阿山寻找老师补习功课以及高三沉重生活的描写,让人又回忆起不堪一击的年少时光。
“才是中午,但星期六短得就像刚刚割下来的草,只有早晨,只有夜晚。”
“…高考的时候要怎么办。是的,不知道怎么办,那个时刻就像一个神话,不会真的到来。它只是在到来的途中不断恐吓他们,而她的命运,就是生来被恐吓。所以,不要害怕恐惧本身。糟糕,又错过了虚拟语气,他不会再讲一遍了,班上的英语老师也不会。”
“爸爸在那一头等着。坐上自行车就可以回家吃饭。
果然是红烧鸡翅,和所有她不配享用的菜。”
“你有什么理想,他问她,你知道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吗?她不知道,将来是什么,是高考以后一小截发芽的花吗。将来也好像是一个神话,是山洞另一边据说存在的光。”
不懂为什么而高考,不清楚自己的人生走向,只知道考上大学就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了,这是东亚小孩的悲哀,也是教育的失败。
后来即使阿山考上了大学,参加了社团做自己喜欢广播电台,甚至毕业之后成为一名能够采访年少时偶像的记者,可是当她在面对曾经的偶像时,她也只想提问“你小时候是一个相信自己会飞的小孩吗?你觉得快乐比较多还是痛苦比较多?从少年到中年,你经历过那么多事情,现在还愿不愿意再有来生?”
这些故事真的应证了开头所说的每个人其实都是生活的本身,我们终其一生都想学会的应该是如何与生活和平相处,与自己和解吧。陈茵茵的《台风天》是上半年意外收获,我想隔一段时间再来看,被生活磨砺过后的我又会有不一样的心情。
最新讨论 ( 更多 )
- 《错觉红线》by柏君 (隐士盘丝洞跳伞)
- 《马可瓦尔多》by伊塔洛·卡尔维诺 (方块次次茶)
- 读后感之《落俗游戏》by云上飞鱼 (天生演员)
- 《天岛效应》by池总渣 (隐士盘丝洞跳伞)
- 《闭经记》by伊藤吕美 (方块次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