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称视角之我流心得
叮咚叮咚叮
因为在cg做了一段时间的第二人称文游,看到自己刚开始写的东西,真尬得十指蜷缩,写到后面逐渐发现第二人称不能简单使用其他人称的叙述方式。
先说明第二人称视角的优势:
直接与读者建立‘联系’,‘你’的称谓将读者安放在故事里的一部分;能够传达每个时刻的感受,可以将视听嗅味触直接传递给读者。
如果做得好,可以让读者完全沉浸在叙事中。
例:《极乐迪斯科》、《如果在冬夜一个旅人》
同理缺点也很易见,可能让读者感到被强迫或不自在,例如一些‘当你文学’,作者的个人意志未经克制直接伸进文字,导致叙事氛围被破坏,角色讲了或做了不属于他/她性格的话和事。
下述我流经验的总结,参考了赵毅衡老师的《当说者被说的时候》,可能不适用快节奏网文,但秉着既然已经看了不如整理出来,也许会有需要的人。
首先:确定文章或者目前情境下的主要视角,是‘谁在看’和‘谁在说’。
第二人称的灵活处在于,可将视角从故事外的‘隐藏作者’和故事内的‘你’之间来回游移,‘隐藏作者’可以上帝般透视角色的心理,补充角色未能展露在表面的内心。而使用‘你’的视角时,又可以于故事中直接临场。
所以不适感基本来源于:
- 充当摄像机的‘隐藏作者’大范围介入叙事,给角色的行为下定语,主观判定角色的行为结果。解决方法自然就成了删减作为作者‘我’对角色的臆测,使用中性和客观的词语展示画面,像‘拍电影’和‘写剧本’那样去写。
- 叙述视角混乱导致叙述声音不一致,重灾区还是‘当你文学’,基本当作第一人称去写,有1就会有2。
例:“你酸痛的身体僵直了,正不知道怎么回答B的时候,A摸了摸B的头。”
如何知道‘酸痛’和“正不知道”?‘隐藏作者’和‘你’的叙述声音混在一起,改成‘我’也不影响原句的意思。
摄像式视角会是:“你僵在原地,一直没有开口回答B,这时,A摸了摸B的头。”
尽管是一件事,视角的不同,会直接影响文字的真实度;摄像式视角的客观性,会让读者自己判断人物的性格和动机。
总结:第二人称结合了第一、三人称的优缺点,把第二当第一去写,会直接踩全部的雷。
第二人称的爽点之一就是‘隐藏作者’的上帝视角,这视角有种很微妙的‘窥视’和‘掌控’感,直接透视了角色的隐秘。
摘一段《极乐迪斯科》的描写:
“你的喉咙中融化了一轮金色的太阳,甜美的阳光充溢着你的鼻腔。太阳的温融化了你的肠胃——把那里变成了一团快活的黏浆!你的意识也随之融化,一切不悦都在酒中消融。”
这么爽的东西,最好克制着留在最关键和需要的时候去用,类似揭露‘傲娇’类不长嘴角色的内心,或通过预述秘密的真相和私密的感受,增加戏剧张力。
因为我不是叙事学专业,如果有错误使用的术语,非常欢迎指正。
顺便安利大家去阅读原书,一些写作的底层问题基本都能在里面找到答案。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提问/树洞|把之前我的小说构思更改了一下,叙事方法有变但是... (Patricia)
- 提问/树洞|各位觉得哪个平台最容易挣💰啊 (llandllland)
- 提问/树洞|有没有对这种题材感兴趣的呀?这类型的小说适合发... (Patricia)
- 灌水/吐槽|第一次签约,好激动 (亦天)
- 提问/树洞|可以不标注或者不回复sc相关问题吗 (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