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人称视角之我流心得

叮咚叮咚叮

叮咚叮咚叮
2023-07-06 21:14:25 安徽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叮咚叮咚叮

    叮咚叮咚叮 楼主 2023-07-08 15:27:45 安徽

    uu好厉害!分析滴好透彻! uu好厉害!分析滴好透彻! 剩照银釭

    谢谢uu!能够有帮助就好🥰

  • 叮咚叮咚叮

    叮咚叮咚叮 楼主 2023-07-08 15:33:13 安徽

    极乐迪斯科。。哈哈哈突然想起第一次打看都看不懂只能瞎几把选,十分钟就挂掉了的事🤧 极乐迪斯科。。哈哈哈突然想起第一次打看都看不懂只能瞎几把选,十分钟就挂掉了的事🤧 8便士的占卜家

    同舟共济【成功】—而你,我的警探,才是真正的传奇(金如是说) 玩下极乐迪斯科的文本梗hhh

  • 叮咚叮咚叮

    叮咚叮咚叮 楼主 2023-07-17 18:42:32 安徽

    举手🙋🏻老师说的第二视角很好,但我解释一点,当你文学不能看作传统视角。当你出身同人圈就 举手🙋🏻老师说的第二视角很好,但我解释一点,当你文学不能看作传统视角。当你出身同人圈就决定它的重点是代入感,对于作者的第二视角,实际上对于读者是第一视角,不能当做隐藏摄像头来写。“你”的感观其实就是“我”的感观,所以会出现一些不符合第二视角的混乱感。看似写你,其实你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可以当做第三视角写一个叫“你”的人物。 ...

    非常谢谢你的补充! 因为篇幅的问题,没有具体讨论“你”在文本中具体承担的功能。 申丹老师在《西方叙事学》中有探讨“你”的不同作用,“当你文学”使用的是双重指示性的“你”(既指代故事内的主人公,同时也指代故事外的读者) 但第二人称因为代词“你”的缘故,不可避免会增加文本的间离效果,作者作为“隐含的叙述者”其实贯穿始终。 故“当你文学”给我的不适感在于作者和“你”的共振,就像uu说的出现了“混乱感”。作者比“你”更像“你”,文本中的“作者”在此时拥有绝对的权威,从而决定了“你”的感受,而且大范围式的,所有信息毫无保留。 我不否认有些读者会喜欢此类,但一旦故事中的“你”性格是非常规的,或者故事外的读者抵抗这种不自由,那就只能限制作者在文本里的权力,原文分享的也是这个角度。 所以我一直不理解为什么不是“当我文学”,那样不是更好代入吗2333,难道有个画外音作者在旁边复述会更爽?(目移)

  • 叮咚叮咚叮

    叮咚叮咚叮 楼主 2023-07-17 23:15:04 安徽

    因为俺是写过类似当你这种小短篇,我肤浅理解一下,很多当你都是梦向,当我如何如何就会有一种作 因为俺是写过类似当你这种小短篇,我肤浅理解一下,很多当你都是梦向,当我如何如何就会有一种作者自我代入的感觉,这对梦女非常不友好❌ 阅读的时候就不是“我”如何,而是看作者和纸片人如何如何了 ...

    原来如此!但很多的“当你文学”会感知到还是作者的代入向,大部分把“你”当“我”写,给人的观感只是使用一个代词来掩盖意图。 在写手吐槽bot里“当你文学”是被吐槽的重灾区,但我觉得这种文体很有意思,因为俺也是写乙女的嘛。如果能对其中使用的叙事手法再讲究一点,就算是梦向又咋样,还不是让你们美美吃下(bushi)😎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 或 注册

58952 人聚集在这个小组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