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利】收回对《长安三万里》的一切质疑,请都去看看!
来自:一只小透明
早前看组里有朋友推荐《长安三万里》。我最先看不上建模,又看不上追光的编剧,用以往追光作品比照,嘲讽还没会走就想要飞了,还敢写高适和李白,真是找死(后面有人说剧情太平了,我心说果然);后数日,有repo说影片中竟然是高适偷偷救了李白,便立刻嗤之以鼻,对这部影片存了《咯噔》的偏见;同时断言三个小时长度,难以匹配当今饮食男女,难免票房艰难。
但因为最近夸的人太多了,今天还是去看《长安三万里》了。现在看完了,收回一切质疑和不敬,真心实意,请大家有时间的话都能去看看。三次元也会尽我所能地安利。
首先技术点满了,虽然建模一开始看并不符合当下审美,但这是我记忆中追光动漫里,置景最具国风之美的一次,成熟、不炫技,但恰到好处。能看到明显在省钱的地方,但也融合得非常不错。
其次,编剧的功力,强得出乎意料。这个故事是在写高适、写李白,但我理解李、高均是围绕“长安”的意向塑造,故事核心还是在写“长安”,或者是中国人对于长安的感情,此处“长安”并不仅仅是盛唐国都,是从开元盛世,到宋元明清,再到今时今日,所有国人一直在写、写了几千年的长安,长安一片月,长安三万里。
其实在中国的历史中,任意截出一个朝代,都会有一座长安城,那座长安城的城墙内外,也都会有一个李白、一群高适。城墙之内,李白是仙人,也是凡人,尽写繁华,深情切意爱着最好的时代,同时因为爱得太赤忱,永远看不明白、或不想看明白凡世阴暗,谪仙人过得醉生梦死、随波逐流;我靠我第一次泪崩就是中年李白站在梁园的断墙上说“余生已短”。
但城墙之外,无论何时也总会有高适,高适们遥望长安,从青葱到白头,很多就平淡了此一生,可一旦长安危难,他们便长枪在手,百死不悔,挽狂澜之既倒,扶大厦于将倾。言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自古至今只会有一个李白,因为中国人心中最美的那座长安城里必然一定得有李白。自古至今有无数个高适、哥舒翰、郭子仪环戍周边,长安是信仰,也是故乡。李白永远是长安的一部分,所以最终由郭子仪来救,也必须由见证过李白一生的高适来救。
整体节奏娓娓道来,几处高光丰盈饱满,而剧情具有文学性,全力匹配诸位先贤大才,对观众真诚相待。我不觉得存在“平”的问题,且影片后四分之一,我一整个泪目状态。唐诗是中国人共有的血缘记忆真不是盖的,这种东西和“长安”这种意向嵌合到一起,真的不由得人热泪盈眶。
我看的是中午场,只有五个人,一个四十岁左右的大哥带着两个小孩,我,还有个高中生弟弟。大哥、弟弟和我应该是都泪目了,小朋友不明所以但也安静看完全场,会跟着念那些千古名句。看完这部影片,我会自问:今时今日,我们这一代人心中的长安还在吗?愿意用一生守护长安的人还在吗?
最后,我曾觉得这部影片是不合时宜的,估计票房艰难。但看完全片,我觉得主创比任何人都更知道自己“不合时宜”,应该也会对商业风险有了预测,但依旧全心全力做出这部长达近三个小时的动画电影,我觉得这可能也是当下他们能向“长安”致敬的最大浪漫了。电影结束,他们率先回答一句“长安还在,我等还在。”
希望这部电影能有好的回报,我希望也相信,它应该值得有很好的回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能把摄影师挖过来来吗? (黄色的momo)
- 淮水……雾蒙蒙 (GladysSea)
- Wonderland母版封面艺人 (GladysSea)
- 笑死,🐏要挺住啊 (黄色的momo)
- 关于月红与竹叶 (m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