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模式
悟仁(冰露)
德国:“双元制”模式 “双元制”是德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最引以为豪的主要运作模式。这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以培养应用型专门人才为目标的职业教育模式。学生既在企业中接受技能和专业知识培训,又在职业学校中接受专业理论和文化知识的教育。“双元制”的最大特点在于注重生产的实践性,要求学生在入学前须有企业实习经历。同时也注重企业的融入性,即学校按企业的要求培养高级技术人才,企业为学校提供财力资助和实训条件,达到学校和企业双赢的目的。 美国:“社区学院”模式 美国高中毕业生有一半会选择前往社区学院就读,社区学院已成为美国职业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社区学院的特点在于:第一,办学形式灵活多样。社区学院充分利用学校教育资源,从社会需求出发,力求教育服务功能最大化。第二,学校与社会、企业密切合作,理论和实践因此结合紧密。第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专业课教师要求必须具有在企业相应岗位工作的实际经验。第四,入学简便,收费低廉。 英国:“工读交替”模式 为了培养企业适用的工程技术人才,英国许多学校实行了“工读交替制”的合作教育模式。这种方式便是人们常说的“三明治”教学计划。这种人才培养方法分为三个阶段,学生中学毕业后,先在企业工作实践一年,接着在学校里学习完两年或三年的课程,然后再到企业工作实践一年。此外,英国还实行第一、二、四学年在学校学习三年理论,第三学年到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实践培养方式。 俄罗斯:力推“大职业教育”理念 依照《联邦教育法》,俄罗斯的职业教育分为四个层次: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和大学后职业教育与补充职业教育。这种“大职业教育”理念,使得中等职业学校为了满足所在区域的要求,开始更加关注本地企业所需雇员的培养。同时,俄罗斯在初等职业教育阶段通过建立国家教育标准来加强对人才培养质量的管理,它规定了成人教育工作者要从事教育活动必须具备的能力、习惯、知识和个性品质,甚至还规定了他们所需的学科的最低限度。 郑虹;徐文斌http://sh.sina.com.cn/news/h/2012-04-24/0851215299_2.html 大型企业:重视培训亦难留人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对技术工人的培训,是不可或缺的。信谊药厂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培训主管岳东波说:“制药行业的标准每年都在提高,为了保证生产,我们必须对生产线上的技术工人进行培训。” “我们厂现在的技工结构性断层很厉害,30岁到40岁的技术工人特别少,尤其是35岁到40岁的技术工人,全厂竟然只有一个人。”岳东波不禁担心“老法师们”退休之后,很多需要依靠经验累积起来的技术和知识可能面临“失传”。面对青黄不接的技术工人队伍现状,他们越发注意到企业培训的重要性。目前,信谊的工业企业每年培训经费的50%以上都是花在技术工人的培训上,培训量也已经达到了每年6600人次左右。岳东波介绍说,除了传统的高师带徒和技能竞赛外,他们还设立了讲师团。这支队伍的成员都是资深技师,会给广大一线工人们集中授课,同时不定期下车间辅导他们的业务操作。此外,信谊药厂还有一个职后培训的品牌———“火花计划”,专门为青年核心技术人才提供落地项目的集中培训。 但是,如此大力度的培训,最后却难免“为他人做嫁衣”。岳东波苦笑地称他们有时候就像外企的培训基地,“现在很多企业都认为相比培训,把财力花在挖人上才是捷径。对于技术工人而言,跳槽也的确是升职加薪的最快方法。”面对不少企业急功近利的心态和职工的集体性浮躁,岳东波觉得他们仍需将员工培训进行到底。 在他看来,高薪挖人并非长久之计。针对企业自身发展需求和岗位实际情况制定的职后培训,才是最佳的培训模式。从根本上进行“培土施肥”,才能推动技术工人队伍的茁壮成长。 《上海技校已从300所锐减到3所 工人供给现严重贫血》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寻找热爱文学、心理学、哲学等人文社科类的读书搭子,共同成长~ (修心悦读会)
- 游泳池中,下什么“药”会让人的尿变成红色? (宋先生)
- ❤ 处女情结不是女权问题,而是男权问题 ❤ (宋先生)
- 长孙皇后的儿子李泰为什么被过继给李玄霸? (白玉茶)
- 一起锻炼表达能力,逻辑思维 (排骨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