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网络语言“放亮”新闻标题?
来自:Roc(苦逼的新闻民工一枚)
2010年11月10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发表了赵京安的文章《江苏给力“文化强省”》,一时引起评论热潮,使原本就十分火的网络词汇“给力”再高一浪。这一现象说明,网络词汇已日渐从网络上走下来,渗进了纸质媒体的新闻标题制作中。 1.紧扣新闻要素,恰当地选用网络词汇绽放精彩。把最精彩的东西给人看,把读者最关心的、最新的、最重要的、最精彩的信息点放在标题里,使受众在快速浏览的一瞥之间被紧紧地抓住眼球,欲罢不能,只有如此,传播者才能使受众来接受自己的传播,发生有效的互动。如浙江日报2010年11月11日刊发了这样一则新闻《土项目HIGH到尖叫》,引题是“民族体育大联欢在畲乡景宁举行”,相比该事件发生的景宁本土报纸所拟的《民族体育大联欢 全面体育嘉年华》,显然浙江日报所拟的标题更为生动,符合了读者的阅读需求。“土”、“HIGH”、“尖叫”等频频出现于网络的词汇引进到新闻的标题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选用简洁而不简单的网络词汇,拟出简要鲜明的新闻标题。新闻标题要求简洁传神、耐人寻味,简洁的标题要说明一个新闻事实,突出其中最为重要的新闻因素,揭示新闻中最新、最为本质的意义。如钱江晚报2010年9月23日刊发的新闻《宁波首批高校创业讲师亮相 “80后”指导“90后”》,“80后”、“90”后都是网络词汇,也是这则新闻中最重要的一个亮点,都能简要地概括出一个时代的青年群体,而如果用“80年代出生的人”指导“90年代出生的人”就不能取得原先的效果了。 3。选用有人情味而不煽情的网络词汇,避免媚俗化倾向…… 4.修辞手法与网络词汇的完美融合…… 详文见:http://www.mediaunion.net/html/mediagroup/media-academy/201204/311.html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自由设计师在线接单( LOGO\VI\产品包装\画册\折页\海报\... (大鹏·设计)
- TOP品牌求优质乙方服务商 (汪汪)
- 🍠写手,美食类文章30元/篇 (夏无边际)
- 有没有可以小虹书撰写图文的姐妹 (妮妮)
- 剪辑,只需5个 (晚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