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6年日本再度遭受全国规模的粮食歉收,1837年暴动和骚乱在日本全国各地爆发,进入18世纪后,百姓一揆的单位有了明显扩大。
来自:Da Yong
再次,商品经济的基本特征是商品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受供求关系影响。因此歉收必然引起米价上涨,使民众生活成本增加。为此,尽管幕府和诸藩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但收效不大。天保七年(1836 年)日本再度遭受全国规模的粮食歉收,米价上涨,社会下层民众入不敷出,无法生存。 天保八年(1837 年),暴动和骚乱在日本全国各地爆发,而且与以往不同:“进入 18 世纪后,百姓一揆的单位有了明显扩大。以往一个村或充其量数个村的请愿,扩大为藩和代官所支配的范围,即几个村的联合。这种大范围的“强烈要求’被称为‘全藩一揆’”(佐佐木润之介:《江户时代论》,吉川弘文馆,2005 年,第 372 页。)在当时波及日本全国的动乱中,最著名的是爆发于大坂的“大盐之乱”。中国史书谓之“大盐平八郎起义”。 大盐平八郎(1793—1837年)名后素,字子起,通称平八郎,为江户时代后期阳明学派儒者。大盐平八郎 14 岁承袭父职,担任了大坂“町奉行”(市政长官)的“与力”(协助奉行管理政务,类似于“助理”)。1830 年辞职开设私塾“洗心洞”,专事教育与著述。 “凶作”(歉收)发生后,被称为“天下厨房”的大坂米价急涨,引起原为“与力”、自诩“良吏”的平八郎不满,向町政府提出“穷民救济策”,但是不仅未遭采纳,反遭当时的町奉行迹部良弼威胁,称既然已经离职隐居,若干预政事将受处罚。町政如此态度令其极为愤怒。此时,恰逢“甲斐一揆”消息传来,对町政极为不满的平八郎遂决定起事,并筹措武器,急召门徒教习枪炮使用方法,翌年又将所藏书籍 1 200 余册出售,所获 660 两黄金全部赈济灾民,因此获得了民众支持。并于 2 月 17 日夜向大坂近郊发送讨伐檄文。 大盐平八郎将起事之日定为当年 2 月19日,计划首先趁迹部良弼和另一(348页)个町奉行崛利坚视察市场时进行袭击,并发出了著名的檄文。但是,由于内部出现叛徒,消息泄露,起义被迫提前开始。2 月 19 日上午,平八郎率 20 余门徒冲出洗心洞,以写有“救民”两字的旗帜为先导,向官吏私邸进发,沿途不时有民众加入,使人数迅速扩大至 300 余人。起事者一路鸣枪,放火焚烧衙门豪宅,但终因势单力薄,仅半天便被镇压。平八郎潜伏于市内一商人家,3 月 27日被发现,与其子同时自杀。当局虽然将平八郎起事镇压,但是两町奉行却在平乱中出尽洋相,曾相继落马,遭到町人嗤笑,留下民谣:“大坂天满正当中,翻 身落马倒栽葱,此等武士谁曾见?实在让人看不懂。”“大盐之乱”本身并非波澜壮阔,但是其影响波及各个地区。受其影响,4 月,备后(今广岛县)的三原农民打着“大盐平八郎弟子”的旗帜起事;7 月2日,摄津的能势、川边、丰岛三郡约 2 000 农民起事。虽然这些起事均被镇压,但给幕藩统治者留下的教训却极为深刻。大盐平八郎被誉为“名实相副的阳明学者”,因为他实践了阳明学的基本理念:知行合一。他的讨伐檄文以汉文写成,慷慨激昂。在此择其一段,从中可见起事之诉求:“我等兴师问罪,不同于乱民之骚扰;既欲减轻各处年贡诸役,并欲中兴神武天皇之政道;待民一以宽仁为本,重建道德纪纲,一扫年来骄奢淫逸之风。俾四海共沐天恩,得养父母妻子,救当前之苦难,使来生之安乐世界得见于今日。尧、舜、天照大神之盛世,虽或难于重现;而中兴气象,当可光复也。”
《日本通史 珍藏本 第八章 江户时代》冯玮著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无底价拍卖💝诺奖作家新春贺卡、代表作初版复刻本 (独乐斋主人)
- 日本侵华战争民间中国战争受害者纷纷提起跨国诉讼。至2007年4... (Da Yong)
- 日本底线高的原因|寺子屋的平民化普及教育——“World Terak... (Da Yong)
- 台湾人对日本的态度,看街头采访 (Da Yong)
- 日本坦克TK-X10号,号称亚洲最强! (Da Y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