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阅读】大众教育的非民主根源:来自200年的证据
阅读理解
The Non-Democratic Roots of Mass Education: Evidence from 200 Years
Published online b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1 September 2020
https://doi.org/10.1017/S0003055420000647

一、摘要
由于初等教育往往被概念化为有利于穷人的再分配政策,一个共同的论点是,民主化增加了初等教育的提供。但初等教育也可以服务于独裁者的目标,包括再分配、促进忠诚、国家建设或工业化。为了从经验上研究民主化与教育提供之间的关系,我利用了涵盖109个国家和200年的新数据集。双重差分法和中断的时间序列估计发现,平均而言,民主化对小学入学率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当解开这个平均零结果时,我发现,与选民中位数理论一致,民主化可以导致小学教育的扩大,但它的关键条件——当大多数人在民主化之前缺乏接受小学教育的机会时——很少成立。在世界各地,国家控制的小学教育在民主化前一个世纪就出现了,在民主化的国家中,四分之三的国家在民主化之前就已经有机会接受初等教育。
二、引言
教育是一个政治问题。
政治学和经济学的大量文献认为,民主化将导致更多有利于穷人的再分配政策,初等教育是渐进式再分配的最锋利边缘。民主化是推动初等教育全球扩张的主导力量。
但本文对此论点提出质疑。证明了在非民主制度下国家政府提供了大规模的初等教育;同时,只有在中位数选民在国家民主化之前无法获得初等教育的情况下,才有可能导致初等教育的扩张。
于是本文的研究意义就在于,强调了未来对大众教育的非民主根源研究的重要性,以及对发展政治经济学、再分配政治、现代化理论和公共产品供应的决定因素等文献产生影响。
三、理论综述
(一)重新审视民主与教育理论
政治经济学教育的普遍论点认为教育可以影响经济地位,而民主国家的政治家能够比独裁者更能满足提供更多教育这一民众要求。确实,民选政治家有可能会受到大多数选民想要的东西的影响,但并不意味着这一影响包含提供更多的初等教育。
我认为,在中位数选民理论的框架中,关于民主化将如何影响初等教育数量的预测取决于以前有多少教育,特别是中位数选民在民主化之前是否已经有机会接受初等教育。如果他们这样做了,那么选民中位数理论将预测由于民主化,小学教育不会扩大。但如果中位数选民无法获得这些,我们可能会看到中等或高等教育的增加。相比之下,中位数选民理论将预测,如果中位数选民在民主化之前无法获得初等教育,那么初等教育的提供就会增加。民主化对接受初等教育的平均影响将是两种设想下民主化效果的加权平均数,并将取决于属于每种设想的国家比例。

(二)替代理论
此外,替代理论表明,中位数选民理论在民主中不是决定性的。民主国家可能会回应富裕选民的利益,同时对一些代表富人阶级的利益集团作出回应,抑或是对企业游说者或者工会的利益做出反应。
四、非民主制度下初等教育系统的兴起与发展
(一)塑造政治价值观和行为
专制独裁国家政府通过塑造穷人的道德品质来维系自身非民主政权。
在18世纪60年代的普鲁士和19世纪30年代的法国,精英们都使用“道德教育”一词来描述他们决定建立公立初等教育系统背后的主要目标。道德教育包括一系列目标,例如灌输公民对君主的“忠诚、服从和奉献”,培养“公民对国家基本法的依恋”,传播民族认同以建立团结,教授共同语言以促进遵守国家指令,以及通过纳税和为国家而战使公民“愿意承担他们的国家负担”。
(二)工业化和军事力量的技能
专制独裁国家政府提供大规模初等教育是为了支持国家主导的工业化。
斯大林时期的苏联,着重扩大初等教育以支持自身工业化发展、提高国家军事实力,从而进行争霸。同样在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也是通过扩大初等教育规模,教授实践技术技能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初等教育不仅寻求提高劳动力技能,还寻求塑造未来公民的政治价值观,使他们愿意为国家工作和战斗。
(三)从富人到穷人的再分配
如果专制国家接受左翼意识形态或需要下层阶级生存,他们也可能扩大初等教育的提供,从富人向穷人重新分配。所以,左翼掌权的独裁者在扩大初等教育的机会方面非常大胆。
(四)关于教育作用的全球理念
“初等教育对支持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经济而言十分重要”。这样一种想法形成之后,在全球范围内传播并得到认同。于是不管是非民主政权国家还是民主政权国家都接受了这样一种想法。加之联合国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积极传播教育在促进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这一思想,可能加速了战后时期初等教育的扩张,无论国家政权类型如何。
五、现有实证研究的缺陷
之所以出现“民主化促进了初等教育的扩张”这一错误论断,是因为在以往的实证研究中缺乏对国家固定效应以及年度固定效应的测量,导致一些早期研究高估了民主的影响。于是本文旨在帮助填补这一重要空白。
六、研究设计
(一)四个步骤评估民主制度在解释初等教育全球扩张方面的作用
①国家对提供初等教育或民主的兴趣从何时开始;②非民主政权在多大程度上扩大了提供初等教育的机会;③利用DID模型和中断时间序列法来估计民主化对初等SER的影响;④利用DID模型对中位数选民理论、代表富人利益集团的选民理论进行测试。
(二)扩充的历史数据集
①国家对初等教育进行初步干预的时机,②学校入学率(School Enrollment Rates/SER);③民主化
七、研究结论
(一)国家控制下的初等教育系统在独裁统治下出现
比较民主化和国家对初等教育的初步干预的时机表明,在世界范围内,国家早在穷人获得公民权之前就开始干预初等教育。

橙色三角形表示义务教育法首次通过的时间。红点表示中央政府对初等教育采取其他形式的干预的时间。蓝色方块表示由政体衡量的民主化时间。模式很清楚:红色点在橙色三角形之前,橙色三角形在蓝色方块之前。
(二)独裁统治下初等教育的规模呈现大规模扩张
在大多数国家,大多数儿童早在第一次向民主过渡之前就已经上小学。

(三)民主对初等教育的平均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平均而言,民主化对主要SER几乎没有积极影响。该图用黑色显示民主化国家在第一次向民主过渡之前和之后的平均SER,用灰色显示在任何特定时间点处于非民主状态的比较国家的平均趋势。图A显示了1820-2010年整个时期的这些趋势,图B显示了1820年至1945年间发生的民主化,图C显示了1945年之后发生的民主化。

为了量化民主化对主要 SER 的平均影响并计算估计效应周围的置信区间,使用以下两个等式进行测量。

其中,如果 t 年的国家 i 是民主国家,则等于 1,否则等于 0; 是民主化对初级SER的平均处理效果,其识别假设是,民主化的国家的SER如果不这样做,就会像没有民主的国家一样变化。在上述图A和图C显示出的平行趋势假设结果的证据表明,在估计整个时期(1820-2010)和战后时期(1945-2010)民主化的平均效果时,DID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然而,面板B中缺乏平行趋势假设检验结果,突出了对1820-1945年使用不同的因果推断方法的必要性。于是在那段时间使用 ITS。

在等式(2)中,是相对于国家 i 的民主化的年数,如果国家 i 在分析期间曾经民主化,则等于 1,否则等于 0,如果国家 i在 t 年已经民主化,则取值 1,否则等于 0。
最终得出结果如下图所示,民主化并没有导致SER的平均增加。

(四)对模型稳健性的测量说明
上述研究结果为民主平均导致小学教育扩大的说法提供了有限的支持。
八、总结
(一)民主化不会转化为有利于穷人的再分配政策
当大多数儿童在民主化之前就已经接受到初等教育时,民主化更有利于增加中等和高等教育的入学率。因为上层阶级更有可能要求中等教育而不是初等教育。所以,民主并没有导致初等育规模的扩大,而是由于富人或代表富人的利益集团掌握了民主决策过程,导致了中学教育的扩大。

(二)提供初等教育并非为了公民福祉
虽然对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和公共产品提供的决定因素的研究通常将学校概念化为许多公共提供的“商品”或“服务”之一,以增加个人福祉,但本文在线注释中提供的定性证据表明,提供初等教育有时与对公民福祉的关注脱节。
(三)审查提供教育是有助于巩固还是有助于破坏非民主政权是一个可继续研究的方向
在非民主制度下提供大众教育,即使是在主要试图灌输群众的情况下,是否以及何时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研究这一点将是未来研究的一个富有成效的领域。
(四)但总得来说民主政权还是比非民主政权更加可取
尽管提出了调查结果,但民主国家可能仍然比专制国家更能促进人类发展。如果我们同意“人类发展需要自由决定我们想要如何生活的能力,这需要某些只有在民主制度下才能存在的政治和公民权利”,那么几乎根据定义,民主在促进人类发展方面将比非民主政权更可取——即使它不会导致更多的初等教育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