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蛋分析十大逻辑心理与犯罪心理2——破窗效应
奶酪(爱阅读的孩纸加我就对了!我爱写)
其实就是垃圾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 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 心理学家研究一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 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 这个效应在犯罪心理中是如何体现的呢?先举个实例,我朋友跟我讲的一个事情。朋友的同学眼睛本来没什么毛病,却被周围人开玩笑,每当有人经过那人面前时,都会假装用惊奇的眼光看他,并且说他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久而久之他自己都信了,当再有人要如此说的时候,他竟然哭了,说:“我就一只眼睛大一只眼睛小怎么了?” 破窗效应也是我所列举的十大逻辑心理的一种,这十个心理都是人不可抗逆的,不是说人人都能绝对避免。所以破窗效应也会在犯罪心理中产生,那么它在犯罪心理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体现? 纽约市在80年代的时候,真是无处不抢,无日不杀,大白天走在马路上也会害怕。地铁更不用说了,车厢脏乱,到处涂满了秽句,坐在地铁里,人人自危。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他的研究生涯。引这一段资料是为了以下更好的陈述。 有一种连环犯罪叫做模仿犯罪。当一个人学着之前发生过的历史案例而进行犯罪的时候,便是一种破窗效应。有的变态心理犯罪者,是怀着一种崇拜的态度去看旧时发生的一些案情,比如崇拜割皮案,开膛手杰克,十二宫案等等,这样的结果会产生模仿犯罪。因为在旧时的成功让他们得到一种心理暗示,觉得是可行的。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个犯罪行为的开始,而后又会发生类似的犯罪行为,却会感知两个按键有联系却有不同,原因就是后者属于模仿犯罪,实际案例可参考犯罪心理学读物《辨读凶手》,好多悬疑片或者小说也会运用这样的方法阐述故事。 破窗效应,无非是罪犯在进行犯罪之前因获得一些实际的成功案例而完全引发出犯罪欲望。所以法制和道德才会出现,因为这些秩序是阻止和善后一些犯罪行为的,不能让一个社会成为垃圾场,一旦有一个污点产生,将会产生一种共振的效果。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有无法侦破的完美犯罪么 (蜜枣小仙女啊)
- 犯罪学和犯罪心理学的区别是什么?或者是包含关系? (momo)
- 求中国悬疑类推理小说介绍~ (分享大侠)
- 学而时习之|我猜想在未来,犯罪会彻底消失。 (医学家)
- 在国内学犯罪心理学可以从事什么工作 (下一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