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勒交响曲入门建议(zt)
来自:nocturne(未来的主人翁)
馬勒是一個生活在交響曲世界的作曲家,除了聲樂套曲外,他很少寫交響曲以外的作品。他的交響曲對於有些剛入門的樂迷來說,會有「不知從何聽起」的感覺。其實,要親近馬勒的交響曲,仍有方法可循,可先掌握以下幾個特色: 樂曲規模、編制龐大 馬勒的交響曲需運用到樂團的規模,較當時其他作曲家龐大,因此在音色變化、情感處理也比其他作品家的音樂複雜。樂迷不妨可從第一、第四和第五號這三部旋律優美、長度較短的交響曲來入門。 配器獨特,動態對比大 馬勒交響曲中,極少有樂團齊奏,他盡量讓樂器有各自發揮的空間,常有美妙的獨奏或彼此形成對比的樂器演奏,製造出明亮、陰暗的效果,管弦樂色調豐富,聽來有如大型室內樂的感覺。此外,馬勒擅長以快、慢、強、弱來營造樂曲情緒,在他交響曲中經常能聽見長時間醞釀後,突然拔高的音樂表現;高潮過後,又逐漸或立即恢復原先醞釀時的和緩情緒。 第一號交響曲「巨人」第四樂章 為您重建馬勒指揮實況! 他的指揮動作極大。 第二號交響曲「復活」第一樂章 第五號交響曲第一樂章 第六號交響曲「悲劇」第一樂章 令人驚艷的慢板 有人批評馬勒的音樂太吵、太亂、太長,但除了「大聲公」特色之外,您若仔細留意他交響曲的慢板或稍慢板樂章,相信會有驚人發現! 第三號交響曲,第六樂章 第四號交響曲,第三樂章 第五號交響曲,第四樂章 第六號交響曲「悲劇」,第三樂章 第七號交響曲「夜之歌」第四樂章 第八號交響曲「千人」,第二部 第九號交響曲,第四樂章 人聲的運用 第二號交響曲「復活」首次加入聲樂,其他積極採用聲樂的作品還包括第三、四、八、「大地之歌」以及第十號交響曲。 歌曲與交響曲密不可分 馬勒交響曲中的許多旋律,都是取自他所寫的歌曲,旋律相當豐富,具濃厚田園風味、波西米亞的淳樸性,聆聽馬勒的「青年旅人之歌」、「少年的魔法號角」等歌曲集,有助於了解他的交響曲。 第一號交響曲「巨人」第一樂章, 取自「青年旅人之歌」『當走在清晨的原野上』 第一號交響曲「巨人」第三樂章,取自「青年旅人之歌」-『情人的藍眼睛』 第二、三、四號交響曲被稱為「魔法號角三部曲」,因為這三首的歌詞與旋律,部分皆來自於歌曲集「少年的魔法號角」: 第二號交響曲「復活」第三樂章,取自『帕多瓦的聖安東尼向魚傳教』 第二號交響曲「復活」第四樂章,取自『初始的光』 第三號交響曲第五樂章,取自『三個快樂的天使在唱歌』 第四號交響曲第四樂章,取自『天國的生活』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转帖)入门古典曲目推荐(附版本、小评) (nocturne)
- 分享给喜爱古典乐的朋友们 (大音若希)
- 济南维也纳新年音乐会 (momo)
- 大家平时都是在哪个APP听古典音乐的呀 (Song of Solomo)
- 古典古典乐同好微信群 (pe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