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2023》的一些感想:再也不想看“音综”的浪姐
青玉(昆曲者真善美也~)
《乘风2023》的一些感想,任洋还真是做音综的,乘风夜用音乐带动情绪,撬动和渲染观众的共情和感动。无论是四季主题曲串烧,还是队长歌曲,队长和队员一字排开边哭边唱,让你不感动都不行。那个长时间洗nao式地想让你记住第四季的主题曲,可惜我到现在还是记不住那个唱词是什么,只能说勉强熟悉了旋律。
音综是有前提的,以音乐本身为第一属性,前置了自带了很多东西,你都不需要费太多工夫去折腾。相当于一个技巧性技术性见长的剧种,做得OK很容易,要做得很好做得高级就难了。
而做一个舞台加真人秀的节目,最重要的是掌控驾驭整个大项目的能力,以及与节目本身和与场外观众呼吸的能力,展现人的魅力和精神,这是一个更加综合更加复杂的动态系统工程。
对浪姐这个类型的综艺来说,节目组、姐姐们、观众舆论场是一个时而三方角力、时而合作共生的关系。
什么叫呼吸,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浪三的各种组名和cp名和各种梗更多都是观众在自然而然的发酵中传播开来且被姐姐们自己在节目内外和社交媒体上长期大量使用,相信涂鸦夜那个玻璃门上大写的SIXTA镜头,很多人都不会忘记。
而到了风1,我原本一直期待着这样的呼吸互动,结果节目组直到乘风夜大结局了才提了X E A几个字母了事,节目的迟滞感再一次刷新了我的认知。
风1的姐姐都是好姐姐,我都很爱,但姐姐们整体都相对自顾不暇,不像浪3的姐姐那种集体和节目组较着劲的感觉。
风1姐姐就尽量做好自己的,ella倒也自然坦荡,也并不回避节目组安排的一些功能性任务。让我大无语的是前期一些热点发酵之后,居然还能看到“剧中人”拎出一个一个热点问题进行一对一精准回应,我真的头一次见,对节目组这种low的行为真的大跌眼镜。
其实真正的浪姐是不需要直接回答问题的,当你被各种第三方其它的因素牵着鼻子走,像打地鼠一样出来一个扑一个,这种疲于应付各种情况的态度和行为本身就是违背了浪姐精神的。
——————————
还想说一下那天晚上的短片拍摄,是风1中为数不多的能从根本上展现人和思想定位的段落。
ella组的搞怪,在我看来相当于戏剧的“荒诞派”,可以带给观众欢笑之余,在浪内对于本季节目和节目组完全可以形成一种无意识的调侃与反讽,在这个意义上来说,“搞笑”才变得有分量。
而X 组以刘导为代表的,关注情绪的包容性,追求专业性艺术性,是在当下的社会生态中极为难能可贵的精神,也是体现了浪姐精神很重要的一部分。散点分布,和而不同,在有限时空内将个体都尽量饱满,而这中间连结的艺术又非常深情、自然而高级。
——————————
风1乘风夜的优点还是说一下:1有姐姐们的集体出场刷脸,2有大合唱曲目。
但是表白环节合并到了大合唱曲里面还是有点可惜了,还想多看看姐姐们的~
总之,永远爱姐姐们,爱你们!
浪姐精神和乘风破浪的过程需要不断被提及被发掘被展现,夏天为什么美好,因为她们和我们一起挥洒过!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婉管乐子人闲聊楼,快乐老家3.0(2.0炸了) (纯缺德吃瓜群众)
- 除了陈昊宇粉丝真的有人觉得实至名归吗 (momoko)
- 粉红女郎的四位主演能来下季浪姐吗 (阿箬)
- 突然想问一下,历届大热cp,就是明面上大家还有互动的有哪几... (互联网路人)
- 双丹是不是有可能真的在谈 (xi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