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
Trovatore(我思我想我怕我会心意变灰)
二九五〇页:观太史公之文,平津侯公孙弘直卑鄙小人也,可以“伪君子”称之。其“恢奇多闻”,故得以面貌言谈而重也。观其所行:“布被丞相”,沽名钓誉;背约顺上,阿谀逢迎;以退为进,消汲黯之谏劾;无治而忧,告病老以乞归——有此丞相不如无。然而“弘年六十,征以贤良为博士。使匈奴,还报,不合上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病免归。”则病根或仍在武帝。若不合上意便遭贬逐,则群臣欲保前途者,岂有不兢兢顺言,见风使舵者乎。 二九五四页:主父偃论伐匈奴一段,引李斯语曰:“夫匈奴无城郭之居,委积之守,迁徙鸟举,难得而制也。轻兵深入;粮食必绝;踵粮以行,重不及事。得其地不足以为利也,遇其民不可役而守也。胜必杀之,非民父母也。靡蔽中国,快心匈奴,非长策也。”真切中肯綮之论也。然而今日则不同,盖汉时不知地下或有石油,知亦不能采,采亦不能用也。 二九五七页:徐乐之“土崩瓦解”论亦颇可观。“天下之患在土崩不在瓦解”,此社稷以民为重之思想也。又:“故虽有强国劲兵,陛下逐走兽,射蜚鸟,弘游燕之囿,淫纵恣之观,极驰骋之乐,自若也。金石丝竹之声不绝于耳,帷帐之私俳优侏儒之笑不乏于前,而天下无宿忧。名何必汤武,俗何必成康!虽然,臣窃以为陛下天然之圣,宽仁之资,而诚以天下为务,则汤、武之名不难侔,而成、康之俗可复兴也。此二体者立,然后处尊安之实,扬名广誉于当世,亲天下而服四夷,余恩遗德为数世隆,南面负扆摄袂而揖王公,此陛下之所服也。臣闻图王不成,其敝足以安。安则陛下何求而不得,何为而不成,何征而不服乎哉!”——此一段令人捧腹不已,徐乐真幽默有趣之人也,与“土崩瓦解”论之中,忽然夹入一段讽喻,劝谏武帝不可纵情声色,然而正话反说,不留把柄,又担心武帝或仍不悦,话锋一转,大拍马屁,高帽无数。想武帝听得此书,亦当啼笑皆非也。 二九六〇页:严安之书谏汉当避匈奴而削藩王,然而阐述不精,文气不强,比之主父偃、徐乐而稍逊。 二九六一页:主父偃之“日暮途远,故倒行暴施”,为其未遇时受尽世人白眼,故一旦上位,欲报仇伸怨而不惜鱼死网破也。是以其犯众怒,被公孙弘等落井下石而诛杀,可谓自取灭亡,然而亦在主父偃预料中,其临死之时,当自慰曰无憾也。 二九六三页:太史公曰:“主父偃当路,诸公皆誉之,及名败身诛,士争言其恶。悲夫!”此炎凉之事,史记中已数见矣。太史公特发悲声于此,盖或其事距当时不远,有势利之徒彼时尚在朝为官,而太史公愤而讥刺之欤?吾不得而知也。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战国策史记微信读书群 (敦敏)
- 有没有想一起读《史记》的小伙伴呀~(群图) (甜润沁鼻🍃)
- 《史记会注考证》到手 (心之所向)
- 求史记电子书 (豆友188606371)
- 二十五史马拉松活动线上成员招募 (sime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