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物理的人会因知识的累积而对自己人生哲学和信仰产生影响吗?
-
镜知者 (HolySpirtis) 2012-05-01 21:37:17
费米实验室的科学家决定建造名为“holometer”的机器去测试时空的平滑度。 理论物理学家如斯蒂芬霍金等曾指出,时空并不平滑——类似数字照片,放大后能看到像素化的颗粒。但和许多纯物理理论一样,它是数学推导的结果,没有过硬的实际观察数据检验。去年,德国引力波探测器GEO600报导观察到无法解释的噪声源,被一些科学家怀疑是全息宇宙论的证据。现在费米实验室的科学家试图通过建造两个相对小的设备去测试“全息干涉”行为。全息原理是量子引力和弦论的重要结论。
-
阿烟 (在下……愿意。) 2012-05-01 21:50:59
费米实验室的科学家决定建造名为“holometer”的机器去测试时空的平滑度。 理论物理学家如斯蒂 费米实验室的科学家决定建造名为“holometer”的机器去测试时空的平滑度。 理论物理学家如斯蒂芬霍金等曾指出,时空并不平滑——类似数字照片,放大后能看到像素化的颗粒。但和许多纯物理理论一样,它是数学推导的结果,没有过硬的实际观察数据检验。去年,德国引力波探测器GEO600报导观察到无法解释的噪声源,被一些科学家怀疑是全息宇宙论的证据。现在费米实验室的科学家试图通过建造两个相对小的设备去测试“全息干涉”行为。全息原理是量子引力和弦论的重要结论。 http://tech.qq.com/a/20110120/000115.htm ... 镜知者[内容不可见]
-
镜知者 (HolySpirtis) 2012-05-02 09:50:54
费米实验室的科学家决定建造名为“holometer”的机器去测试时空的平滑度。 理论物理学家如斯蒂芬霍金等曾指出,时空并不平滑——类似数字照片,放大后能看到像素化的颗粒。但和许多纯物理理论一样,它是数学推导的结果,没有过硬的实际观察数据检验。去年,德国引力波探测器GEO600报导观察到无法解释的噪声源,被一些科学家怀疑是全息宇宙论的证据。现在费米实验室的科学家试图通过建造两个相对小的设备去测试“全息干涉”行为。全息原理是量子引力和弦论的重要结论。 原文:
http://science.solidot.org/article.pl?sid=10/10/22/0544235
我们的宇宙也许是全息图
德国的引力波探测器GEO600也许无意间获得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发现。令人他们头疼的神秘噪声或可用全息宇宙论观点去解释。 几年来,寻找引力波却一无所获的研究人员努力定位和消除试验中的干涉和噪声来源。几个月来,他们苦苦思考无法解释的噪声源。随后费米实验室粒子物理实验室的物理学家Craig Hogan,接触了他们,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答案,那就是:GEO600也许偶然发现了时空的根本性限制—时空停留点,不是如爱因斯坦所描述的光滑而连续,而是分解成“粒状”—就像放大新闻照片时呈现的颗粒那样。Hogan称,如果GEO600所发现的就是他所推测的,那么人类其实就生活在一个巨大的宇宙全息图中。Hogan的“全息原理(holographic principle)”认为宇宙在小尺寸上将是模糊的,它的最小尺寸要远大于普朗克长度(约10^(-35)米),可以被现有的设备如GEO600探测到。如果得到证实,它将驱除量子引力论,因为量子引力论无法合并到全息原理中。相反它会推动如弦论和矩阵理论的发展。但GEO600的首席科学家表示现在高兴还早。 http://science.solidot.org/article.pl?sid=09/01/17/0941229&tid=102
-
镜知者 (HolySpirtis) 2012-05-02 09:53:39
我们的宇宙也许是全息图
德国的引力波探测器GEO600也许无意间获得了近半个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发现。令人他们头疼的神秘噪声或可用全息宇宙论观点去解释。 几年来,寻找引力波却一无所获的研究人员努力定位和消除试验中的干涉和噪声来源。几个月来,他们苦苦思考无法解释的噪声源。随后费米实验室粒子物理实验室的物理学家Craig Hogan,接触了他们,提供了一个可能的答案,那就是:GEO600也许偶然发现了时空的根本性限制—时空停留点,不是如爱因斯坦所描述的光滑而连续,而是分解成“粒状”—就像放大新闻照片时呈现的颗粒那样。Hogan称,如果GEO600所发现的就是他所推测的,那么人类其实就生活在一个巨大的宇宙全息图中。Hogan的“全息原理(holographic principle)”认为宇宙在小尺寸上将是模糊的,它的最小尺寸要远大于普朗克长度(约10^(-35)米),可以被现有的设备如GEO600探测到。如果得到证实,它将驱除量子引力论,因为量子引力论无法合并到全息原理中。相反它会推动如弦论和矩阵理论的发展。但GEO600的首席科学家表示现在高兴还早。
-
LoEnd老字号 (有些时候,歌词是会很扫兴的。) 2012-05-04 09:09:01
之前的一个关于全息宇宙的老帖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339116/ 可能热衷科学把它当作一切标准甚至真理的人会觉得扯,不过我觉得很有意思
-
空and洞 2012-05-04 10:43:05
新人哈,但这个问题很有趣。我也谈谈自己的看法吧~ 首先,拿哥本哈根派的看法,月亮在那里,是因为你看见了。至于它在你没看见的时间里,在没在那里,那都无所谓。 同样,这适用于“神”。神有没有,也就是你“看”没“看见”,即它对你的生活是否造成影响。当然,很多人连“神”都没看见过,但的确对他们的生活造成了影响。所以,我这里的“看见”也不是表面意义上的看见。 “神”是什么?我觉得,这本身就是见仁见智的问题。我见过最有趣的说法是Laplace的,God is just an unnecessary hypothesis. 这确实是我一直在想的问题,它是不是本来就是假设呢?假如,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人”存在,是否还有“神”这个概念存在呢? 的确,我们仍有很多问题想不清楚,比如说是终极的存在问题。但是,这些问题产生的本身是否就是由于我们人类思维局限或者惯性产生的呢?换句话说,假如没有人的存在,那些困扰我们的问题也许根本也同时就不存在。只不过是“虚空”罢了,当然,“虚空”也不过是人的另一番惯性想象罢了。就好比,死亡没有任何感觉,于是人们习惯把死亡本身想象成无休止的黑暗。但实际黑暗不就是一种感觉吗? 但是,“神”也许的确是一种假设。但当这个假设融入整个社会体系,并成为根基,我觉得它成为必要的,和其他“实实在在”的东西(比如月亮)已经同等“实在”的了。
-
sonya 2012-05-08 09:53:25
以下来自百度百科,其他的五感你也可以百度看看,都有范围的: 科学研究表明,眼睛的性能与太阳的关系最为密切。这正如前苏联科学家瓦比洛夫所指出的:“眼睛是人类经过长期的极其复杂的自然选择结果。它是外部世界、外界媒质作用以及生存斗争,人们对外部世界很好适应性水平的总变异”。他同时还认为:“地球上人眼是对太阳光线的适应结果。不掌握太阳知识,就不能明白眼睛的作用机制”。事实上,人眼发展成为今天这样一个复杂灵巧、维妙传神的光学系统,是人类漫长进化的一个必然结果。这正是太阳的杰作。 科学实验和研究表明,宇宙天体发出的电磁波,包括了从无线电波到γ射线波长的很宽范围。对于这些从宇宙空间投来的电磁辐射,地球大气层仅仅留下两个允许通行的“天窗”,一个是波长范围大约在0.39~0.76μm 的光学窗口(或称可见光窗口),另一个是波长大约是1mm~10m左右的射电窗口(或称无线电窗口)。也就是说,地球大气层只对这两个波段的电磁辐射才是“透明”的。 拿太阳来说,它除了发出可见光之外,其它波段的电磁辐射则由于受到地球大气的吸收,在到达地面之前就已基本“耗尽”。既然它们不能“参与”照明,那么,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眼也就没有必要再为它们“设置”感光细胞了。这就说明了,为什么人眼能够感受的所谓的“可见光”是在这样的一个波段,而不是在电磁波谱的其它波段。 人眼所能接受的光波波长约在390nm~760nm,这个波段范围正好与光学窗口所透过的波段相吻合,这是人眼对大自然(或说对太阳)适应的必然结果。
-
阿烟 (在下……愿意。) 2012-05-08 10:00:00
以下来自百度百科,其他的五感你也可以百度看看,都有范围的: 科学研究表明,眼睛的性能与太阳 以下来自百度百科,其他的五感你也可以百度看看,都有范围的: 科学研究表明,眼睛的性能与太阳的关系最为密切。这正如前苏联科学家瓦比洛夫所指出的:“眼睛是人类经过长期的极其复杂的自然选择结果。它是外部世界、外界媒质作用以及生存斗争,人们对外部世界很好适应性水平的总变异”。他同时还认为:“地球上人眼是对太阳光线的适应结果。不掌握太阳知识,就不能明白眼睛的作用机制”。事实上,人眼发展成为今天这样一个复杂灵巧、维妙传神的光学系统,是人类漫长进化的一个必然结果。这正是太阳的杰作。 科学实验和研究表明,宇宙天体发出的电磁波,包括了从无线电波到γ射线波长的很宽范围。对于这些从宇宙空间投来的电磁辐射,地球大气层仅仅留下两个允许通行的“天窗”,一个是波长范围大约在0.39~0.76μm 的光学窗口(或称可见光窗口),另一个是波长大约是1mm~10m左右的射电窗口(或称无线电窗口)。也就是说,地球大气层只对这两个波段的电磁辐射才是“透明”的。 拿太阳来说,它除了发出可见光之外,其它波段的电磁辐射则由于受到地球大气的吸收,在到达地面之前就已基本“耗尽”。既然它们不能“参与”照明,那么,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眼也就没有必要再为它们“设置”感光细胞了。这就说明了,为什么人眼能够感受的所谓的“可见光”是在这样的一个波段,而不是在电磁波谱的其它波段。 人眼所能接受的光波波长约在390nm~760nm,这个波段范围正好与光学窗口所透过的波段相吻合,这是人眼对大自然(或说对太阳)适应的必然结果。 ... sonya[内容不可见]
-
阿烟 (在下……愿意。) 2012-05-08 10:04:41
以下来自百度百科,其他的五感你也可以百度看看,都有范围的: 科学研究表明,眼睛的性能与太阳 以下来自百度百科,其他的五感你也可以百度看看,都有范围的: 科学研究表明,眼睛的性能与太阳的关系最为密切。这正如前苏联科学家瓦比洛夫所指出的:“眼睛是人类经过长期的极其复杂的自然选择结果。它是外部世界、外界媒质作用以及生存斗争,人们对外部世界很好适应性水平的总变异”。他同时还认为:“地球上人眼是对太阳光线的适应结果。不掌握太阳知识,就不能明白眼睛的作用机制”。事实上,人眼发展成为今天这样一个复杂灵巧、维妙传神的光学系统,是人类漫长进化的一个必然结果。这正是太阳的杰作。 科学实验和研究表明,宇宙天体发出的电磁波,包括了从无线电波到γ射线波长的很宽范围。对于这些从宇宙空间投来的电磁辐射,地球大气层仅仅留下两个允许通行的“天窗”,一个是波长范围大约在0.39~0.76μm 的光学窗口(或称可见光窗口),另一个是波长大约是1mm~10m左右的射电窗口(或称无线电窗口)。也就是说,地球大气层只对这两个波段的电磁辐射才是“透明”的。 拿太阳来说,它除了发出可见光之外,其它波段的电磁辐射则由于受到地球大气的吸收,在到达地面之前就已基本“耗尽”。既然它们不能“参与”照明,那么,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人眼也就没有必要再为它们“设置”感光细胞了。这就说明了,为什么人眼能够感受的所谓的“可见光”是在这样的一个波段,而不是在电磁波谱的其它波段。 人眼所能接受的光波波长约在390nm~760nm,这个波段范围正好与光学窗口所透过的波段相吻合,这是人眼对大自然(或说对太阳)适应的必然结果。 ... sonya[内容不可见]
-
绣花枕头 (享受生活,天天好心情) 楼主 2012-05-08 13:40:33
哈哈哈 lz笑一下先,其实本帖讨论的就是学物理对思维的影响与变化。如果回帖属实的话,也可看出诸位朋友的思维曲线吧 嘿嘿
-
write in winte (r) 2012-05-08 14:15:50
还不如第一页,第二页的讨论我没看出有任何学过物理的痕迹。当然,对"学物理"的定义及话题指向理解可能有所不同,呵呵到底是讨论而已,我只是希望小组的背景讨论风气能明显些。吐槽而已。
-
林深觅彩霞 (献给深爱这个世界的人) 2012-05-08 18:31:53
宗教的信仰产生的原因是为了服务于统治阶级,不管佛教,天主教,伊斯兰,儒,道,法,从本质上都 宗教的信仰产生的原因是为了服务于统治阶级,不管佛教,天主教,伊斯兰,儒,道,法,从本质上都是统治阶层压迫人民时候用的麻醉剂。 这句话我认为你说对了一半,还有一半是我不能认同的,比如佛教:我可以推断你并没有细读过佛教经典,只是拿一般意义上对宗教的理解来当作了自己的理解。比如佛教著作里有大量对宇宙的理解观念,而这些观念并非与政治相关,只是一种对人生意义的提炼和理解,所以科学家之所以探究物质的内涵,其实也是想触摸到最根本奥义,在这个目的上我看不出有何差别。 唯一区别可能是手段不同,物理上更信奉靠算出和探测而得的数据,而宗教上更直接的表现为猜想。我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就想通过对数据有分析和接触的物理学者们的感受而更深的了解某种事物(比如宇宙)本身的震撼力 ... 绣花枕头佛教看世界的方法是“空”,是讲世界存在的角度。佛教是纯粹的哲学。不幸被利用成迷信的工具。建议找一些藏传佛教的佛经看。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学术讨论|物理入门 (kiki)
- 帮学弟填个问卷🤣🤣 (豆友ujPRwCuM5E)
- 学术讨论|这道题怎么做… (Koi)
- 想组个物理讨论小组有约的吗? (孤勇者)
- 引力是怎么产生的?如果物体会产生引力那么物体中的什么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