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一次午夜的谈话
来自:Relax
ChangLe 624 是我2020年之前特别喜欢的地方,充满了所有的年轻和美好。旁边有家叫老友记的面馆,老板diao 的不行,腰花面确实很棒,隔一条街长寿路上有无数网红精致咖啡馆,周末一天是可以轻松的打发掉的, 补充一下距离不远还有摁脚,这几条街简直一条龙中的一条龙。虽然是一家正经精酿/Whisky馆子,但是我们一般会去喝红酒,由于没有坐,众生平等,一律站在店门外面。这是我最喜欢的,所以我自己打算只带两类人去这个地方,1/ Big Deal (从未有)2/ Best Friend.
前面一周工作日在上海,作为厂工的我身心疲惫,但是有一个地方好像一直在呼唤,那就是长乐路624,扒了一下朋友圈和相册终究又过去了三年(Appendix 1 Shanghai Changle No.624 2020 vs 2023)。周四晚10点,我已吃完饭,best friend 也已经吃完饭,摇人门口见。当然,他也带了他的好朋友,算圈内大佬一起来了,于是展开了一系列曼妙的谈话,大家站到腿麻,硬生生站到凌晨1:30. I think it's a long journey.Appendix 1 Shanghai Changle No.624 2020 vs 2023
[关于产品] 这是一个通常会谈的话题,我看到的产品定义是矛盾和妥协中反复挣扎的一个状态,严肃的产品定义一定是痛苦的。无论个体还是组织,都要预期在产品中赚到钱。当产品被推向市场的时候,理论上会有天使用户和随之而来的产品冲突,作为创始人需要承担这样的痛苦,需要甄别 repeatable case,需要扛住一线团队传递过来的巨大压力。用户和一线团队的反馈并不一定是对的,C 位对这点的认识意味着当产品到达临界点之后冲下雪坡的时候雪坡有多长。而退而求其次的解决方案则是在充分融资的基础上,通过人力资源的投入弥补 Gap,无论产研还是服务,本质是没有人会知道明确的答案,可尝试的和解决的问题可能会扩展边界。我猜本组里的人对此话题几乎不会有兴趣,略过略过。
[关于个体] 个体的话题轻松很多,大家的理解也基本在一个水位上。个体是有明确特征的人,而控制个体成为具备明确特征(思考方式&行为习惯)的因素可能非常多,像 ChatGPT 一样,可能相应的参与会有千万亿。但个体自我意识到的影响因素可能非常少,所以所谓的学习能力即主动or被动参数调整能力。拥有越少动态参数的个体在思考上约坚定,这可能造就伟大,但是也可能造就无所成。大家共同认为调参数是一件巨痛苦的事情,痛苦而有意义。但是这也会造就另外一个有趣的现象,拥有较多动态参数的人大概率不会过的特别幸福。
[关于边界]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边界,个体或组织通常为了自我保护而设定边界。比如一个小朋友认为某件事情超出业务域的事情不应该他做,实际上的潜台词是他认为他不能,或者浪费时间,或者害怕犯错。从管理者的视角来看,这实际上是自我边界保护的一种展现形式,优秀的管理者通常会有共情,我见过一个大姐面对下面小朋友这样的抱怨,自己冲上去把最脏最累的活自己干掉,然后告诉小朋友说:我可以,你也可以。但实际上,绝大部分管理者都不会有这样的耐心,标准 action 是协助小朋友搞定资源,然后默默在心里打上一个 limited individual contributor 的标签。谈到这个话题,不得不回顾一下早年下海的一些经历,也确实打过日均睡眠2-3个的消耗战,飞过一天三个城市,赶完场子最后在回酒店路上哭。没有人愿意过那样的日子,包括现在的我。
心里平静下来了,不写了,哈哈
Appendix 1 Shanghai Changle No. 624 2020 vs 2023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Brain rot': Oxford word of the year (Relax)
- 求推荐更自由的写作平台 (Relax)
- 情人节,让我们来谈谈爱---从近20年的婚恋变迁,来聊聊为什么... (Alice.Lee🚴🏻)
- 记一次午夜的谈话 (Relax)
- 【观察】电商直播的一些现象 (Rel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