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草|避雷炼铜癖作家
来自:碎月
上世纪80年代,法国被一股绝对自由和反对旧道德的倾向裹挟,知识分子反对美国清教徒式的道德和资本主义框架内的道德限制,主张“完全的自由”,而这自由中就包含未成年人的性自由。于是,在罗曼·波兰斯基在美国因为qj未成年人受审并仓皇逃亡欧洲的年代,法国知识分子却在出版界和文化界争取恋童行为的非罪化。1977年,马茨涅夫在《世界报》上匿名发表恋童非罪化的请愿书,得到大部分知识分子的支持,其中包括萨特、波伏娃、路易·阿拉贡、德勒兹甚至罗兰·巴特。马茨涅夫从未隐藏他对未成年少女的迷恋:在小说中,他多次书写自己在菲律宾嫖宿未成年人的经历,以及在法国和多位16岁以下少女的感情经历——未成年少女成为自然欲望的化身,她们渴望他成熟的身体和精神,于是他满足她们、教导她们,并以自己的方式让他们免受成人世界的污染。而故事的结局往往相同:少女总会长大,以一种令人惋惜的方式进入了污浊的成人世界,只留下作家本人在小说中反复叹息这种青春的易逝。
你的回复
回复请先 登录 , 或 注册相关内容推荐
最新讨论 ( 更多 )
- 大家有中文女同文学推荐吗 (momo)
- 拔草|【公开】针对《卿本著者》致江苏人民出版社的诉求与建议书 (王哪逃)
- 座谈|有没有觉得《杀死一只知更鸟》过誉的? (流景)
- 【有奖活动】来分享值得反复品味的好段落 (Futaba🍃)
- 咋感觉有点意有所指呢 (且慢)